2019-11-07 , 288 , 0 , 246
(续)
同在那时候,雷奋又演出了什么呢?
1911年底,革命党人筹备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先决定起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选举雷奋、马君武、王正廷三位17省议会成员为<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起草人。
而事实上,是雷奋执笔书写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仿效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所以可以说:《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文件,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宪法文件。
其形式虽不十分完备,但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共和政体,宣告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灭亡。它成为以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础。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起草和公布时孙文不在。但孙文后来为已《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为基础的《临时约法》奋斗终身。南京中山陵就镌刻着《临时约法》全文,陪伴着孙文。尽管起初,孙并不全部赞同《临时约法》。
杨荫杭后来又攻取得美国宾夕珐尼亚大学法学硕士。他的事情就不多说了。蔡东藩的《民国演义》中就有提到他把在位的交通部总长拘捕审查的事。
他宁可丢乌纱,也不肯接受国务院的内部调解。他后来辞去京师最高检察官,到上海当律师。组织中国第一个律师协会,他当会长。
还当过中国第一大报《申报》的总编。他女儿杨绛老先生在《回忆我的父亲》中娓娓道来的故事,是首长长的诗,是曲长长的歌。我怕说得不恰当,反而亵渎了原作。大家自己去看吧。
很糟糕的是,当代人知道杨绛和钱钟书,却不知道她们的父亲和岳父,也从中学语文课本知道杨荫榆,却不知道大名赫赫的兄长杨荫杭。而且即使是对他妹妹杨荫榆,也还是自某一篇文章从一个阴暗的角度去看待。
杨荫榆是面对日本兵的刺刀,严词指责日军暴行而被枪杀,弃尸于家门口桥下的河水中。
这里一口气说了许多有关杨荫杭、杨廷栋、杨志洵和雷奋后来的事,原因是想表明:本人没有狭隘的宗族偏向。一开头就拿杨崇伊来说事,并不表示本人对杨家的人有任何偏见。其实相反,本人非常崇拜这几位杨姓老前辈。
同时,也想在继续讲中国一段最暗无天日的历史前,先透点曙光和黎明。让我们怀着希望,怀着信心,去经历后来的那段黑暗。
回过头来讲大清的事。
9. 三 经元善通电
1900年.朝廷当心出事,偏偏就出事了。
第一件事,出在上海。
慈禧政变后,把光绪看成自己的心腹大患。总想找借口废除掉。
光绪二十五年(188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慈禧在荣禄等人的策划下立十五岁的溥儁为"大阿哥"(皇储),图谋废黜已在软禁之中的光绪皇帝。这就是晚清的"己亥建储"事件。
这太露骨不过了.。
每朝每代,皇帝总是要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为皇储(太子)。除非没有亲生儿或遇意外。现光绪年纪轻轻,才刚结婚。有人居然背着皇帝立别人的后代作皇储?这还不算大逆不道?
宫廷的秘密消息也总通过电报联系。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得到了消息。照理,他只是 "事外人"(道台级,相当于电讯局长),但既然管电报,那就瞒不过他。
经元善见到内容大惊,马上密电顶头上司盛宣怀,请其上言挽回。岂料盛氏的复电居然是一句话:
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
此时盛宣怀是大理寺少卿,铁道督办大臣,兼海运,电报和汉冶萍及南洋公学和北洋大学堂的督办。地位不算最高,但实权不小。
相当于把如今工业信息化部,铁道部和交通部全归他。还管教育,海关和银行。反正洋务的大小事都与他有关。
经元善见盛的复电十分惶然。但他考虑到国家的前途,决计顾不了这么多。
12月28日,他公然在上海张园聚众讲演。还联合了沪浙文化名士和乡绅富商叶瀚、章炳麟、蔡元培、吴眺(即吴稚晖)、唐才常、丁惠康、黄炎培等1231人,以上海电报局总办的名义领衔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通电抗议。上海中外报刊也大版地刊登消息和评论。国际舆论喧然。
慈禧大怒,于1900年2月8日责令盛宣怀严拿经元善等人治罪。盛宣怀虚以逶迤,存心包庇下人。经元善在赵凤昌等人的策划下逃到澳门。
盛宣怀便以需要国际引渡为由把这事推给总理衙门。拖延敷衍。
是的,唯一能镇住朝廷,只有洋人。那怕只是洋蚂蚁国,也是洋人。
当然当时的葡萄牙国国土不比大清帝国小(注意,葡萄牙管着巴西呢)。顺便说一下这赵凤昌此时正"闲居"上海电报局,他可不是个简单人物。
专门喜欢干涉中国内政的西方帝国主义者也总耐不住寂寞,朝廷向澳门当局引渡经元善没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帝国主义者倒找上门来,乘势向慈禧施加外交与舆论压力。
洋人们无非是质疑慈禧政变的合法性。
他们劝慈禧还政给光绪。还表示支持光绪维新。怀疑慈禧所说的光绪有病是谎言,要派医生给光绪体检治病。
步步进逼,老佛爷忍无可忍,却咬着牙忍。
(所以提到以下事件,是因为北洋大学堂因动乱校舍被毁停学,学生并入南洋公学.由此,产生王宠惠等人到南洋公学开始他的革命行程)
10. 四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
接着,河北山东的果然又出事了。首先就是义和团。
任何时代,农民聚众闹事,主因不外是两个:
饥饿和受气。
19世纪和20世纪交接的那个时候。两样都发生了。
前面已提到1898年秋黄河水灾及1889年水灾后紧接着的华北大旱,那是饥饿的起因。
而受气的原因是洋人传教士横行乡里,破坏民风民俗,欺百姓,酿成冲突。
于是,义和团起来了。红灯照也出来了。义和团和洋人干起来了。
洋人们因义和团的事,又向朝廷抗议。
原本对洋人使臣恼羞成怒的慈禧和后党们终于把宝押在义和团的身上。错误地向十一国列强宣战。调兵遣将与义和团一起攻打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
慈禧还通过电报把调兵勤王的圣旨发向各督抚。
向列强宣战?
这分明是自招亡国的荒唐行俓。
老太婆足不出门,显然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中国和列强各国势力有多悬殊。
刚刚惨败于小小的日本之手。现在还居然向世界宣战!?
疯了。
慈禧发向各省的第一道圣旨是要各省"召集义民,对外宣战"。
盛宣怀扣压往各地的该电报,而首先通报李鸿章。盛的电文如下:
千万秘密。
廿三署文,勒限各使出京,至今无信,各国咸来问讯。(指驻京使馆被围,各国到沪问讯)
以一敌众,理屈势穷。俄已据榆关,日本万余人已出广岛,英法德亦必发兵。瓦解即在目前,已无挽救之法。(指敌情危急)
初十以后,朝政皆为拳匪把持,文告恐有非两宫所出者,将来必如咸丰十一年故事,乃能了事。今为疆臣计,各省集义团御侮,必同归于尽。(指圣旨可伪)
欲全东南以保宗社,诸大帅须以权宜应之,以定各国之心,仍不背廿四旨,各督抚联络一气,以保疆土。(建议互保)
乞裁示,速定办法。
不能不叹服盛宣怀的胆略与见识!!李鸿章立即把这封电报转给了刘坤一、张之洞。
接着,李鸿章直指慈禧的宣战和勤王"圣旨"是"矫旨"!!
封疆大臣们本就心存怀疑。见盛宣怀的通报,又李鸿章如此果断,也就定下心。于是各自按兵不动。
当盛宣怀看到李鸿章公开斥圣旨为"矫旨"时,心中不免狐疑:莫非这老头铁了心,要南面为王了?李鸿章后来否认这念头。
但鼓李鸿章起事的,却大有人在。
鄂督张之洞就提到,此战(慈禧向列强宣战)非同小可,一旦慈禧光绪三长两短,他就要拥立李鸿章为大总统,以保中国不分裂,不亡国。
孙文更是一再通过港督卜立带话,鼓动李鸿章宣布独立。梁启超等改良派力劝说李鸿章举大旗。
但李鸿章不为所动,坚持观望。
他也正在预计:老太婆太不自量力,无需多久,必然大吃苦头。不论老太婆结局如何,朝廷最终总要逼自己去收拾残局。
他看透了。
的确,慈禧没大怒。倒是6月15日来了电报,殷切地催李鸿章迅速来京。
要向世界宣战,慈禧想到李鸿章,朝中拍马屁的有的是,唯一能定大局的却只有李鸿章。当然,慈禧更怕洋人支持李鸿章当皇帝。调李鸿章回京,是她唯一选择。
李鸿章把两广总督位子交广东巡抚代理,口头答应北上,但故意磨蹭徘徊,不肯动身。
到7月8日,慈禧明确重新忍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到7月16日才离开广州。到上海,李鸿章又与盛宣怀密谈了两天。又借口请病假,拖延近一个月。
知道李鸿章没有"谋大事"的野心,盛宣怀九建议李利用眼下中国形势,力挽狂澜,当中国的俾斯麦。
此时,北洋最得力的将领聂士成已经阵亡,精锐军队不堪一击,天津沦陷。
UfqiLong
八国联军在天津疯狂杀人放火、强奸掳掠。沙俄出兵屠杀江东六十四屯居民。没被杀死的,被赶下黑龙江淹死。几万中国人无一幸存。随后,整个东北沦丧。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北京失陷。中国蒙受了极大的耻辱,人民遭受空前灾难。
慈禧狼狈向山西陕西逃闯。狼狈之际,以光绪名义发"罪己诏"。只盼李鸿章来救自己的命。
你看,这"罪己"还要算到光绪头上去。中国人民历此浩劫,生灵塗炭,她一句轻描淡写的"罪己"了事。
当然这"罪己"诏是向各督抚讨情:你们没错,我错。但你们得出面救我。
这一招,还真起作用了。李鸿章向各国呼吁:停战。
天津激战聂士成阵亡处,就在北洋大学堂附近。那一战,北洋大学堂化为灰烬。
在闹义和团之际,北洋大学堂已无法继续开办,经盛宣怀同意,北洋大学堂师生南下,合并到南洋公学。南洋公学在上院特设铁道管理班,收容北洋大学堂南下学生学习。
这批铁道管理班有王宠惠王宠佑兄弟等。一同南下的王正廷因在上海找到一份工作,就没进铁道班。
南洋公学这以前没有工科专业。铁道班是第一次建立。不想,时过境迁,南洋公学这铁道班倒发达起来,分出机,电,土木和管理等等工科系科。发展成为学校的骨干。
到改名交通大学时,学校已是清一色的理工大学。原本强大的文科中除了外语,其它全部消失。
铁道班里的南下学生大都在1901年后毕业。许多人经选拔,作为公派留学生到美国留学。
1903年北洋大学堂恢复了预科。1905年恢复大学本科。学生由南洋公学的中院提供。这批从南洋公学中院到北洋的学生中,有徐谟,秦汾,张星烺等名人。
徐谟是首位海牙高级法官,副外长,大使等。张星烺,秦汾是名学者。
北洋大学堂自1895年建立后,经庚子风火,历难五年。终于在1905年重生。以后虽又经历抗日战争的艰难险阻。但作为中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大学。今日的成就令人景仰。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