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 , 11631 , 116 , 220
与女儿谈金融-5:基准利率
我们经常听到,美联储某个季度的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至某个范围,即加息0.25个百分点或0.5个百分点,于是整个金融市场发生波动,股市、债市应声而落,市场利率随即上升。这里美联储调整的是基准利率,我们面对的是市场利率。
中国在2010年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到位之后,也经常采取类似的间接调控措施。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某日晚间宣布,自某年某月某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
除活期存款利率未调整外,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
两国央行在政策操作上都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基准利率。
什么是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商业银行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下浮动,浮动的比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展而扩大。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利率水平作参考。
所以,基准利率也就成了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一般来说,基准利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市场化。
基准利率必须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且不仅反映实际市场供求状况,还要反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第二,基础性。
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金融产品价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它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或金融资产的价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第三,传递性。
基准利率所反映的市场信号,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所发出的调控信号,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价格上。
基准利率一般由中央银行调控。只要掌控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就能对其他利率施加影响,进而影响全国的资金流动。
在我国(中国),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是最重要的基准利率。
媒体经常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加息或减息的决定,那个 “息”一般就是指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一般普通民众也把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指标,银行则是把隔夜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
过去,中国的金融机构办理存贷款业务时执行的利率也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但那是固定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折扣。现在利率逐步市场化了,金融机构在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时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浮动利率的高低是一个重要优势。
吸收存款时,倾向于利率上浮,吸引客户; 贷款营销中倾向于利率下浮。
中小银行在竞争中,利率浮动的比例会更大一些。
金融机构可以灵活设置贷款利率水平,条件是不低于中央银行发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幅度,目前这个幅度是90%-70%;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调幅度为不低于贷款基准利率的85%。金融机构也可以灵活确定存款利率水平,条件在中央银行制定的存款基准利率之上可上浮30%-50%。
上述利率管理方式称为贷款利率的下限管理和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浮动范围随时变化,数据也不完整,本质上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理论上,中国人民银行在确定基准利率水平时,主要考虑以下四个宏观经济因素:
一是全社会资金的供求。
资金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商品,利率则是资金的价格,可以被当做平衡资金供求的调节工具。
二是企业利润水平。
许多企业要向银行贷款,贷了款就得支付利息。利息支出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如果贷款利率水平太高,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
三是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
商业银行是资金的媒介,它的主要收益就是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两者的利息之差。中央银行的利率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
四是物价水平。
如果物价上涨过高,中央银行往往会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相反,如果物价太低,出现通货紧缩,中央银行就会考虑降低利率,帮助经济摆脱困境。
改革前,中国金融系统的利率是固定的、统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各金融机构执行统一的标准,任何浮动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这样的利率管制与计划经济体制配套的,与国有企业占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也是配套的。通过人为压低利率水平,来补贴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从而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但是这些低效率的投资最终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也为银行体系埋下系统性风险隐患。
利率管制下的信贷配给导致资源向少数大型企业倾斜,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由于金融抑制、利率管制,中国的实际利率水平被压制在均衡利率水平之下,导致全社会的资金出现了明显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
在供需明显不平衡的背景之下,金融管制盛行,特殊行业和部门,尤其是垄断行业和中大型国有企业,获得了较多的信贷资源。
而作为中国GDP创造主体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则很难通过正规银行体系获得较为合理的资金支持。这个问题呼吁了20多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所创造的GDP与信贷支持,在各自的比重上很不相称。
生产与金融支持的不匹配,导致了这些企业必须从其他渠道进行融资,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于是地下钱庄与高利贷盛行。
在民间借贷较为发达的地区,非银行金融体系的资金成本达到年利率20%以上,是正常银行体系贷款利率的3倍以上。中小企业承受了金融定价扭曲与融资渠道匮乏的苦果。
尽管,中国已经通过小额贷款公司、鼓励银行投放小微贷款等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但并不能完全满足这部门企业的资金需求,还需要整个融资体系的改革与利率定价的市场化来进行金融资源的重新合理分配,提高金融的效率。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之初,利率市场化就是一个重要内容,20多年来一直向着这个目标缓步推进。从金融机构入手,从贷款入手,逐步过渡到个人,过渡到存款。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同业拆借利率为突破口,先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1996年1 月,我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生成了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Chibor)。在Chibor 运行半年的成功基础上,1996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指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从而,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开端,为此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依次放开债券市场利率。 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是从国债发行的市场化开始的。1996 年,财政部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平台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
1997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利用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开办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同步放开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1998 年9 月,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首次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发行了政策性金融债券。1998 年,财政部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发行了国债。
从而全面实现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 伴随着债券市场利率定价的放开与投资机构的专业化,信用债市场对我国经济的融资支持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信用债对经济贡献度上升。
UfqiLong
第三步,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2004年,人民银行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值基准利率的4倍,2012年,我国又将贷款利率下限调整基准利率的0.7倍,由于利率协商空间已经较大,贷款基本实现了定价的市场化。根据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末,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下浮比例仅占14.16%,而上浮比例达到了59.74%,贷款比例基本由银行与客户协调决定。
从金融机构实际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的比较来看,两者存在明显的价差,也显示基准利率对于贷款定价的约束已经很小。因此,我国贷款利率定价率先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2012年,我国正式开始了官方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这是利率市场化中最重要的一步。
允许金融机构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适当上浮,对于广大存款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所以必须稳步推进,逐步扩大上浮空间,目前仍在探索中。金融机构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间接的利率市场化,间接的利率市场化主要通过保险、信托、银行理财、基金等机构实现。
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央行制定的,这个基准也要经过实践检验并不断修正。于是,在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又出现一个更时髦的指导利率LPR利率。
LPR全称为Loan Prime Rate,意为贷款基础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考虑抵押、期限、利率浮动方式和类型等要素,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加减点确定。
LPR的计算方法由18家银行共同报价产生,计算方法为去掉一个最高价和一个最低价,最后算术平均得出,每月20日重新报价计算,可以简单解读为,这个LPR利率取决于一个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过程,是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基础,市场化定价,贷款基础利率的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是在报价行自主报出本行贷款基础利率的基础上,指定发布人对报价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形成报价行的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其他贷款应该在这个LPR基础上向上浮动。 简单来说,基准利率是央行公布的贷款利率,但广大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基准利率,做出一定的上下浮动。
而贷款基础利率,主要是针对贷款市场,其利率的大小,一般由商业银行所决定。贷款基础利率有利于形成市场化的定价基准;可以有效反映整个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有利于提高信贷产品定价效率和透明度。
有了LPR之后,首先应用在房贷上。
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定价基准转换后,全国新发放的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利率;两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利率加60个基点。
这项政策本身并不是直接提高或降低现有的抵押贷款利率水平,而是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对房贷实施更严格的规定。
房贷利率更改为LPR后,需要再次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新合同签订后,旧合同将失效。除了将住房贷款定价基准利率改为LPR外,还需要选择LPR利率的有效期。最短期限为1年,最长期限为整个贷款期限。需要注意的是,当住房贷款利率转换为LPR时,每个用户只能转换一次。
转换成功后,不能再次更改。
这是为了打压房地产而实行的各种政策之一,不合理,不合法之处甚多,眼下又要维护这个 “支柱产业”了,LPR又可以下浮了吧?
2023年3月22日
(未完待续, To be contd)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