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7: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作准备-7
军工企业的 “军转民”
邓小平成为中国头号领导人时,深知生产大多数军用装备的地方工厂和直接受军队控制的军工企业都是靠政府财政过日子。这些企业效率低下,无法生产能够与先进的军事大国相媲美的武器装备。因此他关闭了效率低... 3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7: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作准备-6 扩大国防战略
邓小平从毛泽东那里继承的国防战略,严重依赖于两种极端方式的结合: “人民战争”和核武器。“人民战争”是指动员地方民众骚扰和消耗装备更精良的入侵之敌,这在抗战时期曾被有效地用于对付日本的长期占领。它也使苏联在1... 3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7: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作准备-5
推迟军事现代化
在邓小平认为同苏联交战的可能性减少后,他开始不再把国家资源投向军事现代化,而是转向其他三个现代化,尤其是陈云倡导的优先领域——农业和轻工业。军事现代化可以等一等。1979年3月19日,中国从越南撤军三天后,邓小平...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7: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作准备-4
减少苏联的威胁
毛泽东曾说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邓小平有时也重复毛的这个说法。但在解放军从越南撤兵后,他有理由变得更加乐观:中苏开战的危险本来就不大,在他的努力下又进一步降低了。早在1977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全会上讲话时就...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7: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作准备-3 就像中国的许多司令员一样,邓小平想打一场歼灭战。当年打淮海战役时,军队的目标是把国民党军歼灭在长江以北;同样,邓小平想迅速攻入越南,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歼灭越南军队的主力部队,这次决定性战役可以使越南威胁中国的能力拖后许多年。
越南的军官曾跟中国...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7: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作准备-2
攻打越南: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
1978年夏天,苏联和越南不断加强合作,使中国官员担心越南军队可能利用便于调动摩托化部队的旱季进攻柬埔寨。越南在1977年7月已经占领了老挝,而12月就将进入旱季。
邓小平曾对美国人说,... 0 -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7: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作准备
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做准备
1977年夏天邓小平复出后,开始着手和叶剑英等老干部一起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打基础。然而未过一年这项工作便被推迟,因为他断定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必须立刻准备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1979年3月对越...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11 1989年1月,邓小平为了控制骚乱,向西藏派了一名新的党委书记——胡锦涛。胡锦涛和不同的干部谈话,但其基本目标反映了邓小平的政策:发展经济,扩大汉语教育,加强外部联系,和一些藏人展开合作,保持对分裂主义活动的严密控制。1989年春天,在北京学生示威的同时...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10 在胡耀邦去西藏之前,分布于各省藏区的军工厂垄断着藏民所喜爱的氊帽、皮靴和其他货物的生产。胡耀邦的西藏之行后,军队的垄断被打破,西藏政府下属的工厂也得到允许生产这类产品。在胡耀邦1980年访问西藏后的几年里,在提拔藏族干部、改善藏民生活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定...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9
遏制西藏的自治要求
邓小平在1978年底成为头号领导人后,希望设法改善北京领导层与藏人的关系。为此他试图与一个他认为可能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人重新建立联系,此人便是当时与八万流亡藏人一起住在印度达兰萨拉的达赖喇嘛。邓小平给...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8
随后由英国外交官卫奕信(David Wilson)和中国外交部官员柯在烁率领的团队花费了很长时间来敲定协议的细节。9月26日,伊文思(Richard Evans)大使和副外长周南正式签署了最后文件。中方在附件中详细列出了有关保留在港英政府...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7 许家屯离京赴香港之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对他说,他应当让大陆增加对香港的理解。杨由于常在香港过冬,与当地知识界关系密切。作为回应,许家屯聘请杨振宁的弟弟杨振汉在香港组建了一个不大的独立智库,为中国官员分析及解释香港的经济及学术形势。
... 0 -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6
撒切尔首相访华
撒切尔首相在1982年6月份的福克兰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于9月22日抵达北京。这次胜利使她变得过于自信,这让她的顾问爱德华・尤德(Edward Youde)等人感到担心。他们并没有强而有力地向撒切尔...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5 1979年3月24日麦理浩与邓小平见面时,一些英国外交官已经开始猜测,1997年需要把租约到期的新界归还中国时,英国将不得不放弃对整个香港的主权,因为香港新界以外的地方无法作为独立的行政单位存在。但是当时的北京政权——它刚刚走出文革,完全缺乏治理一个现代资...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4
收回香港主权
1975年5月25日,邓小平陪同毛泽东会见了1970年至1974年担任英国首相的爱德华・希思(Edward Heath)。毛泽东当时表示,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还不到,他指着旁边的邓小平和另一些年轻干部说: &...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3 里根手下的国务卿黑格(Alexander Haig)应邓小平之邀于1981年6月访问了北京。6月16日邓小平会见黑格时重复了他对其他人说过的话:中国希望中美关系顺利发展,但是假如不能正确处理对台售武问题,则可能造成中美关系的停滞甚至倒退。[17-15]他还...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2 同时,美国国会使局势变得更为复杂——它于1979年4月10日通过了《台湾关系法》,使蒋经国大受鼓舞。该法案旨在调整美国与台湾的贸易、交往和其他领域的一系列相关条约。由于台湾政府不再是全中国的正式代表,这是必要的一步。
但是,《台湾关系...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6: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
第17章
一国两制:台湾、香港和西藏
纵观中国帝制时代的历史,每当一个朝代衰落时,广袤的边境地区就开始试图摆脱中央的控制。而在豪强兴起建立新的朝代后,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又会被收回和加强。随着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国在19... 0 -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5:第16章 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7
中苏改革的比较
社会主义计划体制最先是由苏联采用的,之后又进入中国,旨在帮助后发展国家追赶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地区。它使中国能够积累资本,并将资源用于最优先的领域。就像早期苏联的情况一样,这种计划体制使中国得以在1950年代推动重工...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5:第16章 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6
通货膨胀的恐慌与反击:1988
正如陈云在1980年至1981年的经济调整政策为邓小平加快发展和改革铺平了道路那样,陈云在1985年至1986年的紧缩政策再次为邓小平继续向前闯提供了条件。1987年2月,在为即将于秋天召开的中共...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5:第16章 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5
邓小平的经济攻势:1984
当经济运行良好时,邓小平更易于获得加快改革开放所需要的政治支持。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之类的问题时,陈云和谨慎的平衡派则会获得更大的势力,使他们得以收紧计划的缰绳,对抗通货膨胀压力。1982年和1983年... 0 -
2023-01-25...邓小平时代-下部-5:第16章 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4 1980年代初期,中国领导人在探讨东欧经验和利用世界银行顾问的同时,也在研究日本经验。尽管日本是世行成员国,它与中国主要以双边的方式进行合作,而合作规模则超过中国与任何其他国家。中国对台湾和韩国的现代化经验也有兴趣,但中国大陆直到1980年代后期才与之有直接交往,... 0
-
-
本页Url:
-
2023-02-09-00:4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