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6: 第四讲 明代-3..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3-01-11 , 7005 , 896 , 136

听音频 🔊 . 看视频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6: 第四讲 明代-3

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这样,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甚至皇帝嫌麻烦,自己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监批。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手里,太监变成了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遇到太监懒批的,便把来当作包鱼包肉的废纸用。
  这种黑暗腐败,在历史上,只有明代有。   太监领袖称司礼监,明代政制最坏时,私礼监便是真宰相,而且是真皇帝。当初太祖定制,一面废去宰相,一面却也预防到太监预闻政事的可能。
  故在洪武十七年,铸了一块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在宫门里。可见太祖心里尽明白,废了宰相,由皇帝来独裁,太监接近皇帝,易于得弄权。正如汉武帝把相权揽在宫里,也预知嗣皇帝幼小,容易招致皇太后预政,所以要先把母后赐死。
  这些可有之流害,他们也是想到的,然而明太祖规定不准立宰相,这是他后人遵守了,始终没有敢违背。至于不准太监干预政事,他后人却没有遵守。明代太监预政,就比任何朝代干预得厉害。这哪里是太祖始料所及呢?

在这种情形下,外面弄得没办法,内阁学士若真要做点事,也必须先勾结太监。因为内阁见不着皇帝面,非结合太监,一切政事便透不上最高层。明代有名内阁大学士张居正,这是近人所推中国历史上大政治家之一个,但他也只能结合太监,才能揽实权。
  在神宗万历还没有做皇帝时,张居正就是神宗的师傅。神宗做了皇帝,张居正是当朝皇帝老师,而且又是内阁大学士。然而先生见不到学生面,大学士照政制论,是无法主持政令的。
  于是张居正只有同司礼监勾结,他才能舒展抱负,来策动当时的政事。但当时朝臣大家都反对张居正,说他不像前朝宰相,不是政府正式的行政首长,不该弄权专政。这批评实在也不错。当时尚书六部才是政府最高行政长官,他们只须听命于皇帝,并不须听命于内阁。若内阁和六部发生意见,六部可以说:你不是宰相,不是大臣,不该管我们的事。不该管的事而管,不该揽的权而揽,此是权臣,非大臣。
  权臣弄权与大臣当权,在中国传统政治观点上是大有分别的。大臣是在当时的制度上有他正当的地位的。在中国传统制度下,宰相无事不该问,无权不该把。

-loading- -loading--loading-



  他不问事,不当权,是失职,是无能。   并非宰相,而问事揽权,是奸臣,是权臣。   权臣弄权,这是违反国法的,也是违反政治上的传统道德的。

UfqiLong
  然而明代的制度,则根本没有一个正式的宰相。六部尚书乃及七卿九卿,始是名正言顺的大臣。当时反对张居正的人,他们心里想:部(六部)院(都察院)长官,分理国事,只受皇帝节制,你做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私人顾问,你在皇帝面前,   “从容论思”是你的责任,你不该借着这一点关系正式出面来干涉部院,那是你越权。
  因为张居正要管事,所以他要各衙门奏章公事每样备两份,一份送内阁,一份送六科给事中。这又是他不对。给事中虽官阶低,但在当时政制法理上,一切文件,该他过目,这是不错的。
  内阁则并无必须预闻之职权,只皇帝私下要他预闻才预闻。所以当时人反对张居正,张居正市没有理由答辩的。他于是只有向皇帝去辞职,他说他“所处者危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这几句话,丝毫也不错。
  然试问当时何尝有一道正式命令叫张居正代理皇帝呢?依照中国政治传统,皇帝不该干预宰相的事,此在讲汉、唐、宋三代政制时,已详细述及了。现在是内阁不得干预皇帝的权,就明论明,是不错的,张居正也无法自辩。
  现在我们不了解当时这情形,总认为张居正是一大政治家,他能主张讲法治,其实他本身就已违法了,而且违反了当时国家的大本大法呀。该皇帝管的事,他来管,那岂非不法之至吗?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也是明代之所以异于汉唐宋传统的。张居正要以相体自居,他一死,他家就被抄了。虽然他在明代有很大的建树,但当时清议,并不讲他好话,这就因为认他是一个权臣,非大臣。
  这不是专就他功业言,而是由他在政府之地位上的正义言。此刻我们要提倡法治,却又来推尊张居正,这正为不了解明代政治制度。当知明代的政治制度,早和汉、唐、宋传统有了很大的变化。
  张居正并未能先把当时制度改正,却在当时制度下曲折谋求事功,至少他是为目的不择手段,在政治影响上有利弊不相抵的所在呀!我们以上的说法,只就制度与法理论,不从事业和居心论。至少在当时那些反对派的意见是如此。我们详细讲述这一层,正为阐明制度如何牵制着人事,而明代此项制度之要不得,也就即此更可论定了。


丙、明代地方政府

地方政治一向是中国政治史上最大一问题。因为中国国家大,地方行政之好坏,关系最重要。明代亡国以后,当时有两位大史学家,痛定思痛,来讨论明代政治制度,和此下中国政治的出路。
  一位是黄梨洲,他著了一部《明夷待访录》,他最注意的是明代废宰相那一事。他认为将来只有再立宰相,正名定义,把宰相来做政府领袖,不要由皇帝亲揽大权。另一位顾亭林,著有一部《日知录》,他曾说:天下太平,则小官多,大官少;
  天下之乱,则必然是大官多而小官少。   他举了历史上许多例来讲。   总而言之,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   地方政治干不好,天下就大乱。   他们两人的着眼点,一上一下,各有不同。   黄梨洲注意在上面,顾亭林注意在下面。   但我们若细看全部中国政治史,便知他们两位所说,同样是颠扑不破的教训。

从中国传统历史意见论,地方政府制度最好的要推汉代,但唐代地方制度也还好。让我们举一例来说:中国地方这样大,现在有飞机、火车、电报,政令传达,不感觉多么的困难。从前交通完全靠驿骑,这就不容易。驿路可通全国,到处都有站,当时则叫做亭。唐代首都在长安,若要发一公文到番禺(广州)或者到杭州与福州,都非常困难的,这我们可以想象到。但当时并不曾因交通之辽远,递讯之困难,而政事上有所失误。
  当时公文,也分缓急等次,好像现在发电报要分加急电和普通电一样。当时递送某种公文一点钟马该跑多少路,都有一定的规定。从这一站到那一站,快的多少时,慢的多少时,都规定了。
  每站都有守站的人,送公事的到达了,守站的早把吃的喝的都预备好,此人吃饱喝够,稍稍休息,再换一匹预先喂好了的马,继续跑。第一天到什么地方歇,第二天到什么地方歇,都有限定。因此几天内,如限赶到,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打电报利用科学,从前全靠人力马力。每天户部吏部,尚书各部都有公文送往各地,一匹马来,一匹马去,络绎于路。现在的火车轮船,有时还误点,古时驿骑误点,更该是寻常事。
  但也总得多少照规定时限到达。   否则,政事就会乱,国家就会垮台。   举此一例,便知现在我们所喜欢说的中国人一向没有时间观念那句话,也不尽正确呀。
  照理论,空间愈大,时间愈紧要,中国人若无时间观念,不该能统治管理偌大的空间。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朋友圈的风景: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河湖水人文城市-10

+皇帝 +宰相 +太监 +内阁 +制度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14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71:下卷二十:治理新疆-9:新疆移出穆斯林移入汉民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72:下卷二十一:治理新疆-10:大清王朝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127:下卷七十六:归因论-4:曾经厉害的阿拉伯人衰落了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70:下卷十九:治理新疆-8:杨遇春大胜平定南疆叛乱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102:下卷五十一:光复新疆-2:小小的琉球群岛

    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写在房价暴涨前-81

    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写在房价暴涨前-53

    明朝那些事儿-44:第三十八章 制度后的秘密-2

    皇权帝制结构的养人难题

    明朝那些事儿-7卷-3: 宁远决战-4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相关精选

    明朝那些事儿-7卷-4:疑惑

    明朝那些事儿-7卷-11: 斗争技术-2

    明朝那些事儿-5卷-6:最终的乱战-3

    明朝那些事儿-6卷-4: 游戏的开始-4

    明朝那些事儿-6卷-3: 和稀泥的艺术-4

    明朝那些事儿-5卷-12:千古奇才 张居正

    明朝那些事儿-4卷-3:大臣很强悍

    明朝那些事儿-6卷-2: 绝顶的官僚-2

    明朝那些事儿-6卷-4: 游戏的开始-2

    明朝那些事儿-6卷-4: 游戏的开始-3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尼琴 尼琴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