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7 02:10...关注10万亿定期存款去向香港总存款量逾18万亿元,当中定期占约10万亿元,其中约4.5万亿元是在短短34个月中受当时定期息口高企而快速聚集到银行,这笔资金在近期减息后逐渐回流市场。执笔时候已连续两个月共900亿元的定期流出,这笔资金的去向足以影响来年的市场大局。(4)深度悲情是否继续瘫痪市场机制社会深度悲情虽然不会改变... 0
-
12-31 17:50...尤其是推出了“组合拳”,有前后呼应及一气呵成的效果,是值得特区政府官员去学习。虽然香港在土地招标方面不太成功,但回想过去特区政府做对的一些事情,例如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容许投资成交价5000万元或以上的住宅物业,投资于房地产获计算入投资总额上限为1000万元。此举显然十分成功,即时刺激豪宅销量... 0
-
12-15 20:30...第二天虽然以下跌收市,但成交额亦有2475亿元,亦合乎我们期望的一个健康市场的情况。很多媒体指出今次是中央政府14年来首次使用“适度宽松”去形容货币政策的。内地经济一揽子提振政策当然对香港是有好处的,笔者认为股市将会是率先受惠。香港与内地目前都不存在严重的经济衰退,更重要的是内地M2有庞大的约310万亿元人民币,而香港... 0
-
12-11 18:10...第二天雖然以下跌收市,但成交額亦有2475億元,亦合乎我們期望的一個健康市場的情況。很多媒體指出今次是中央政府14年來首次使用「適度寬鬆」去形容貨幣政策的。內地經濟一攬子提振政策當然對香港是有好處的,筆者認為股市將會是率先受惠。香港與內地目前都不存在嚴重的經濟衰退,更重要的是內地M2有龐大的約310萬億元人民幣,而香港... 3
-
12-01 12:50...美股是充满泡沫的,相反港股是“负泡沫”的。如以一个正常的PE来衡量,香港很可能已经是全世界最多富人的地方。上述报告指出,美国与中国拥有多个上榜城市。其中,纽约是全球亿万富豪最多的城市,达144人,按年增加9人,增长最强劲。在香港居住的亿万富豪人数有107人,虽然按年减少5人,但仍抛离排名第三的三藩市(87人);第四位为... 1
-
11-20 20:20...很难满足这一群体的换楼需求?因为特区政府起码要坚持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为分隔房屋市场之后的换楼需求做好准备,即有足够的公营换楼放盘量,包括在地区及户型也能让住户有足够选择,那才可以实行到真正的公私营房屋分隔。就算真正实行到,一个买入细单位的居屋业主是否想换私楼呢?有没有人问过他们的意愿?笔者见到想换回居屋的案例是相对... 1
-
-
10-16 14:50...于是容易出现过度借贷。但这些问题并不是转流所引起的。2009年美国开始推行量化宽松(QE),肯定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量化货币,香港面对流动性宽松的压力,其实“楼市辣招”是很好的应对之策。事实上,面对环球资金氾滥,楼市辣招减低了转流甚至冻结了市场购买力,市场是极慢甚至停止活动,财富很多时候都没有去到其他板块,因此重复多次去... 1
-
10-10 07:50...即是所有申请按揭保险计划而不获批核的申请者,几乎都是不符合申请公屋的资格,若果他们要购买新居屋,到目前为止想成功上车仍然是不容易,于是这群本来是最需要房屋政策资助置业的人士,会不断积聚及滞留在市场,最后不少成为了㓥房户。然而,政府长期令该群体在不同房屋政策的罅隙中受挫。除了要有完整的按揭贷款计划之外,在房屋政策方面亦要... 2
-
10-01 23:00...增加财富的厚度足以令不少财困的公司和生意人可透过卖出股票以求存,给面临经济考验的人一个“生口位”。我们可以看到全港的住宅按揭贷款大概2万亿元,而全港的贷款逾9万亿元,股票的财富增长足以救援到香港经济。股票升值更加拯救了大部分需要补仓的人士,笔者近年见到很多商人在商业信贷上需要补仓,不少人其实不是借贷比率过高,只是在补仓... 5
-
09-18 18:30...评估市场情绪与官方政策不是笔者撰文的目的,因为楼市不应该靠估的,我一直都是靠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无论市场跟不跟着数据走也好,笔者作为专业地产代理,是应该站在市场数据的角度表达观点的。有一点希望读者诸君要明白的,就是减息之后其实市场成本亦会减低,购买力有所增加是理性的反应。而定期存款在减息后,须面对通胀上升,例如香港的通胀... 5
-
09-18 18:20...香港年轻人追求WorkLifeBalance,这些是新时代下的硬道理,但是的确需要平衡现实和效率,我们偏偏失去了过去的效率和拚搏精神。眼前是中美争端四起,打仗最重要是“前线”有坚强的意志。笔者认为,港人的最新使命是兼顾WorkLifeBalance情形之下,回复高效率竞争力。如果失去竞争力,其实什么都会失去。虽然外界高... 3
-
09-18 18:20...原因在于面对过去楼价愈来愈高的影响,为了满足当下的民意而放弃长远目标。笔者认为资助房屋政策要走的方向,无论两房或三房,单位的面积应该是愈来愈大。就算是人们买得起楼的市场,总会有人因为没有足够购买力而不能“住大啲”。资助房屋政策的责任不只是上车,亦要给予多成员家庭充裕的面积,很多时候私楼是满足不到的。过去的房屋政策是否因... 4
-
-
08-28 00:00...都会觉得香港地产“死硬”。近期笔者撰文《病态悲情!自毁长城!》得到很多回响,有人认为是正能量,亦有不少唱淡人士在网上反驳我的言论。笔者觉得很好,世事愈辩愈明,世上最怕的就是失去认知。大家讨论完之后发觉,不是全部唱负面的人都是想香港死,但一定容易找到有人对香港恶意中伤。因为事实放在眼前,公道自在人心。其实香港近十多年的苦... 3
-
09-30 02:20...笔者可以坦诚交流,完全是因为对方诚恳开明的态度,否则小市民根本不敢多言。笔者的意见如下:1)虽然发展局的职能主要是造地,有关楼市辣招等的意见只能转达予特首,但其实如果市场不景的话,亦会影响卖地的成绩。届时一样会影响发展局的运作,最近的卖地可用“惊险百出”来形容,政府已不容易出售土地。2)笔者认为发展局造地应配合二手市场... 4
-
09-22 20:30...买入单位所享受的红利自然较平价卖楼要多得多。市场上太喜欢唱空,其实中国经济是不错的,今年头八个月服务零售额按年增长19.4%,内地社会常态化释放的消费潜力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向前看,我们不要只看美国的传统板块,中国亦在科技方面有很多优势,而且已经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例如电动车、太阳能板,以及最近华为新款5G手机亦大受欢... 15
-
09-11 23:00...相信楼市的调整阶段是否应告一段落?其实特区政府近年都不断放宽楼市辣招,放宽按揭保险计划、放宽厘印费及放宽借贷,这些都是积极措施,笔者相信要完全取消楼市辣招,特区政府和公众人士或有以下顾虑:1)放宽辣招之后楼价会不会大升?2)会否让利于发展商?令到日后贫富进一步悬殊?3)在政治及宏观方向是否配合中央?以2002年为例,特... 2
-
09-11 22:50...港人是时候扪心自问,如何做好一点竞争力才对。特区政府提出振兴夜市,其实只是一个命题,背后是怎样令香港回复奋斗精神、创意、高效率。在今年《楼市十大忠告》文章中,笔者曾提出:“必须提醒投资者,中国式的复常不等于阁下期望的模样,无论价格水平还是企业伦理也好,投资者也必须重新学习才能在后市掌握到变化。”事实上,在疫情引发的经济... 4
-
06-22 17:50...从事创科项目的老友提出:“我们近两个季度审批入围的创科项目,九成以上都是内地团队,香港人不努力求上进,被淘汰是必然的。早年投行如是,现在创科也如是。”短视赚快钱跟不上转型洪流无错,港人的奋斗精神严重褪色才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大事。“香港人近年没有领袖人物去带班白纸一张的年轻人改变心态。”其他老友的分享也发人深省。“港人储到... 7
-
-
06-07 12:20...纵使楼价下跌会导致负资产增加,但坏账仍处于极低水平。进一步放宽首置按揭成数属于对症下药,此举针对的是年轻人上车困难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租金仍与供楼开支相差不远,因此付得起租金的年轻人,多数也有条件实现置业。特区政府提高首次置业的按揭成数反映出两点问题:一是特区政府不担心现在所谓的“高息环境恶化”,而事实上自去年9月将物业... 23
-
05-31 09:10...对症下药着手处理转流问题笔者认为特区政府是次处理的正是房屋问题的症结,换言之,症结不是供求紧张、购买力不足或者其他因素,而是转流率。公屋转流率长期平均只得1.1%,远比应该有的3%至6%为低,原因就是富户问题处理得不好。当然,为什么这种拥有资产的富户不交回公屋的趋势会兴起,也是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有关部门在施政方面是否有... 14
-
05-31 00:00...约须九十年才可以将全部租客更新一个循环,对于居住公屋的人可能是很好的福利,但是对轮候公屋的人就严重的不公平了。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将于本周三(24日)开会,据悉会作出多个建议,包括:1)只容许每间公屋只有1名成年子女,即长者户主不可以为第2名成年子女“加名”,减少“世袭”问题。2)住户购买物业后的申报期限,亦会由现时在下... 21
-
05-17 15:00...都是假设香港楼价在逾700万元水平,甚至可能找一些更贵的楼盘做标准。香港不少二手住宅楼价介乎300万至600万元,出租回报率2.7厘或以上,如果是内地人来香港买楼,按揭成数是五成或以下。而内地人买楼息口与香港人是一样,银行主要视乎贷款金额而决定利率(以贷款额300万元以上为例,一般H按利率为H+1.3%或封顶3.5%)... 7
-
-
-
本页Url:
-
2025-01-13-20:0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