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30 23:20 ..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其子报告《2023—2032年中国奶制品市场展望报告》显示,中国奶类产量保持增长势头,奶源自给率持续提升,预计2023年全国奶类产量4227万吨,比上年增长5%;2032年产量将达到5602万吨,年均增速4.0%。
报告显示,我国虽然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新生儿的减少给婴幼儿配方奶粉、学生奶市场消费带来压力,但随着人们健康认知转变和多年奶类消费科普教育,全民饮奶意识明显提高,奶制品消费增长显著。
预计2023年全国奶类消费量达6098万吨,比上年增长3.9%;2032年消费量将达7902万吨,年均增速3.3%;年人均消费奶量55.9千克,将提升至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餐饮店等多收费、不按标价收费等宰客行为成吐槽重点5月12日,根据北京消协公众号,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五一”消费维权 .. UfqiNews ↓
5
...2022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约43公斤,比2010年提高48.3%,但仍远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业内普遍认为,牛奶消费潜力巨大.
近些年,奶牛养殖场户积极投资,就是看好消费需求.
今年,随着经济恢复,奶类消费有望较大增长.
此外,生育政策优化、老龄人口增长等因素,都对需求产生拉动.
可以说,乳制品中长期的增长趋势并没有改变,生鲜乳供需不平衡问题将会改善.
我国奶业的一个奇特现象是生鲜乳价格低位徘徊与乳制品价格高位运行并存.
原因在于奶业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完善,养殖环节利益得不到足够保护.
由于奶牛养殖场户组织化程度较低,谈判议价能力相对弱,收购价格由乳制品加工企业掌握.
这导致养殖环节处于产业链弱势地位,市场波动的风险主要由养殖环节承担.
2010年至2020年,加工牛奶利润提高了1.4倍,而生鲜乳利润仅提高了5.3%.
我国终端乳制品价格与原料.. 04-05 22:20 ↓ 25
...复原乳可以用作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等奶类产品的原料奶,也规定了“复原乳”或“复原奶”与产品名称应标示在包装容器的同一展示版面.
且要求标识字样应醒目,其字号不小于产品名称字号,字体高度不小于主要展示版面高度的五分之一.
换句话说,奶类包装上醒目的“复原乳”字样,是因为国家强制乳品企业告知消费者该产品的原料奶不全是生牛乳,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比于生牛乳,复原乳的加工过程更复杂,要经过生乳杀菌、热喷奶粉等至少两次高温处理.
这样一来,其中的营养素难免有部分损失,主要损失的是对高温比较敏感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B12等,同时,牛奶的风味也会有一些改变.
但这种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并不意味着复原乳不好.
从营养角度看,喝牛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优质蛋白质和钙,以及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D等,这几种营养素相对耐热,高温处理不会对其含量和吸收率.. 04-01 14:40 ↓ 19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