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1 23:00...始终不改初心的坚守,共同彰显了一种崇高的精神风尚与行为范式,淬炼出历久弥新的“两路”精神。2014年,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 0
-
12-28 02:40...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积极响应,共收到图片、短视频等影像作品800余件,这些作品聚焦“两路”主题,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展现天路传奇。最终经过网络展播投票和专家评委会初评、复评及终评等多个阶段,评选出一等图片作品1件,二等图片作品2件,三等图片作品3件,优秀图片作品10件;一等短视频作品1件,二等短视频作品1件,三等短视频作... 0
-
12-26 17:10...已于1954年12月25日同时通车。新华社记者刘诗临、任用昭摄以两路为起点,世界屋脊上的路网密织、交通更畅70年前的西藏,广袤的土地上没有一条公路。两路修通后,由青海、四川通往拉萨的公路也仅不到5000公里。如今,铺设在西藏、青海的公路总里程已达21.27万公里。世界屋脊上所有县城均已通了公路。从当初的砂石路,到如今的... 0
-
12-26 11:00...在标志着革命必定胜利的红旗所指的方向,数万各族军民齐心协力,挖填土石3000多万立方米,造桥400余座,征服重重天险,使得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终建成“两路”,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这是当年筑路军民理想事业高于天的体现,也是多年护路军民为国家恪尽职守的体现。图为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摄影:席勤“两路”通车本身就是理想信念... 1
-
12-25 22:50...在西藏那曲市申扎县马跃乡贝嘎四村偏远乡镇果蔬配送试点项目直销点,店主西热加措在整理供销合作社配送来的新鲜蔬菜(2024年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帆摄路,方便高原群众就医求学。以前交通不便,每个村都有因突发疾病救治不及时去世的,现在很少听到这样的悲剧了。桑加说。数据显示,西藏人均预期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35.5岁提... 0
-
12-25 22:40...“这条路改变了我的命运。”昂青说,“从世代为奴到如今安享晚年,这条路让我感受到什么是民族团结,什么是汉藏一家亲。”2024年12月1日拍摄的青藏公路景色。新华社记者姜帆摄作为经济和人文往来的要道,川藏公路与川藏茶马古道的走向一致。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将茶叶从长安带到西藏。从此,茶叶成为高原人家生活必需... 0
-
-
12-25 22:30...管护的也是青藏公路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路段,所以才会有“天下第一道班”的称呼。往年这个时候,青藏公路安多段已经下起了大雪,道路结冰经常引发大堵车。今年12月份,这一路段没有出现持续的降雪,对往来的大货车司机来说情况比较有利。青藏公路是西藏最繁忙的公路,高峰期每天的车流量有1.5万辆次。路面上以20米长的半挂车、大件平... 0
-
12-25 19:30...走过海通沟、觉巴山、怒江72拐,泥巴路只比车身宽一点,一边是高耸的峭壁,一边是深深的悬崖。当车队行至通麦大桥桥头,杨林看到,“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轻轻诵读碑上镌刻的英雄事迹,他泪如雨下。退伍后,杨林精心搜集保存与父亲有关的遗存,把川藏公路上的故事讲给子侄们听。2019年,杨林再次踏上了看望父亲的路,与他... 0
-
12-25 19:00...今年12月份,这一路段没有出现持续的降雪,对往来的大货车司机来说情况比较有利。青藏公路是西藏最繁忙的公路,高峰期每天的车流量有1.5万辆次。路面上以20米长的半挂车、大件平板车、油罐车为主,偶尔会有一些私家车。虽然没有下雪,但室外的气温已经降到零下20℃,风力达到了七八级。公路沿线的许多涵洞结冰严重,冰层厚度超过50厘... 0
-
12-25 03:30...他从山东淄博被千里迢迢征召到青海格尔木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二师,成为了一名军垦战士。在去往格尔木的路上,讲解员讲述了慕生忠将军的感人故事:组建西藏运输总队,担任政治委员,拉骆驼向西藏运进几百万斤粮食和物资;为修通青藏公路立下汗马功劳;率领运输队和修路队亲手将格尔木建成了戈壁新城……这些故事让张荣大听得... 1
-
12-25 02:50...便将25岁的青春留在了雀儿山下。今天,从张福林牺牲的地方延伸出的公路已通向甘孜州最北端石渠县的扎溪卡草原深处。70多年前,草原上的父老乡亲为支援公路建设贡献了6000头牦牛。如今,牦牛养殖仍是当地群众赖以为生的产业,这个常住人口仅10万人的县2023年牧业产值超6.1亿元。脱贫路与“两路”一样,凝聚着无数干部群众的奋斗... 1
-
12-25 02:30...让熠熠生辉的“两路”精神照亮新时代奋进之路。图为杨力源摄影:边子捷“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提升各族群众的生活品质是党领导西藏工作的‘理想的意图’,具体到筑路、养路及发展西藏交通网层面就是确保西藏与祖国其他地方,以及雪域高原内部各地的畅通。”研讨会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所副研究员杨力源围绕筑路历史,点出了“两路”... 0
-
-
12-24 19:20...节目组深入西藏、四川、青海、重庆、贵州、陕西、海南七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跋涉2万多公里,采访了60多位参与者、见证者和相关研究专家学者。通过他们的生动讲述,重现了那段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筑路往事。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原军长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女士回忆父亲时动情地讲道:“他一生都在秉行国家的需要,党的需要,就是他的选择。... 0
-
12-24 14:30...还没来得及在高原洒下希望的种子,便将25岁的青春留在了雀儿山下。今天,从张福林牺牲的地方延伸出的公路已通向甘孜州最北端石渠县的扎溪卡草原深处。70多年前,草原上的父老乡亲为支援公路建设贡献了6000头牦牛。如今,牦牛养殖仍是当地群众赖以为生的产业,这个常住人口仅10万人的县2023年牧业产值超6.1亿元。脱贫路与“两路... 1
-
12-24 11:00...这位揣着5包菜籽出征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在高原洒下希望的种子,便将25岁的青春留在了雀儿山下。今天,从张福林牺牲的地方延伸出的公路已通向甘孜州最北端石渠县的扎溪卡草原深处。70多年前,草原上的父老乡亲为支援公路建设贡献了6000头牦牛。如今,牦牛养殖仍是当地群众赖以为生的产业,这个常住人口仅10万人的县2023年牧业产... 5
-
12-24 03:00...起早贪黑地上路清除冰雪、疏通涵洞……养护工次仁多吉记得,2018年的一场大雪导致山口出现堵车,养路工人们铲了7天7夜的雪才疏通道路,手脚冻得没有一点知觉。今年70岁的本琼是安多县帕那镇腰恰村人,16岁时到109养护保通点,成为正式的养路工人。如今满头白发,是她坚守在“天下第一道班”的印证。“我是第一批正式招聘的养护工人... 1
-
12-21 19:00...12月1日,汽车行驶在位于昆仑山腹地的青藏公路上。新华社记者张龙摄昆仑山(“十二步山”)“十二步山”是慕生忠即兴给昆仑山起的一个别号。元代诗人王冕曾在《昆仑山》中写道:“昆仑玉柱当天立,古道西来难断绝。万丈峰头猿啸哀,九霄云海日月灭。”诗中昆仑山巍峨险峻,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相比,昆仑山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慕生忠... 0
-
12-21 04:40...遥望这些雄伟的山川、壮丽的河流,也翻开这本厚重的历史书,从地名中找寻青藏公路的密码。12月1日,一辆卡车行驶在青藏公路上。新华社记者张龙摄望柳庄戈壁滩上,人们最期待什么?如果要问70年前修筑青藏公路的筑路大军,他们肯定会说——最期待代表生命的绿意。70年前,格尔木还是茫茫戈壁,养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1954年,... 0
-
-
12-21 04:30...矗立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将军楼公园内的慕生忠将军雕像(2014年9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颂摄1953年,慕生忠将军率领筑路大军到达格尔木。可到了格尔木,大家却傻了眼,除了地图上标注的“噶尔穆”之外,茫茫戈壁之上哪有生机?正当大家疑惑之时,慕生忠将手中的铁锹插在地上,并大声告诉大家:“我们的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 0
-
12-20 06:40...为沿途的村镇和城市输送光明,也见证着可持续发展的脚步悄然走进高原生活。图为沿青藏公路铺设的“电力天路”。贡确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是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光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丰富资源,为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那曲市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大力支持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开发,促进高... 0
-
12-19 10:30...11万军民参与两路的修筑,是在没有一张完整的地图,没有任何地质水文资料,科研的水平和专家人才都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进行的。建立之初的新中国积贫积弱,各方面都是‘一穷二白’状态,但那时为修筑两路国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是艰难时期的‘举国之力’。千余名科研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组织调集过来,成为走在筑路大军最前面的勘察探路者。... 0
-
12-19 10:30...共收到图片、短视频等影像作品800余件,这些作品聚焦“两路”主题,用镜头记录时代变迁,展现天路传奇。最终经过网络展播投票和专家评委会初评、复评及终评等多个阶段,评选出一等图片作品1件,二等图片作品2件,三等图片作品3件,优秀图片作品10件;一等短视频作品1件,二等短视频作品1件,三等短视频作品1件,优秀短视频作品2件。... 0
-
-
-
本页Url:
-
2025-01-01-06:4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