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 11801 , 2422 , 178
留学美国33年:从服务员做到银行副总裁-2
经过多年的打拼,我发现,华尔街不仅有光鲜,华丽的一面,也有声色犬马,坑蒙拐骗的一面,就像电影中演的一样。
刚进华尔街时,我因为理念、观念的不同,受到很大冲击。五年以后,就习以为常了。
华尔街每天都在上演一线业务与合规阵线的 “魔道之战”。2012年之前,我都在“魔”一边,不断的打擦边球,不断的想越界,希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012年之后,我进入了加拿大最大的财团——皇家银行,做风险管理资深顾问,主管合规监控,也就是 “道”阵线,一直做到2021年退休。
进入 “道”的阵线后,我的职责是不断的监管和限制“魔”的行为,努力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前两年国内说内卷,说996。在华尔街,996根本算不了什么。我们每周至少工作70个小时,叫8106(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一周工作6天。)。
(我<左一>和瑞信同事)
在家里休息的时候,我们也是随时待命的,特别是在做前台的时候,那就像妇产科的大夫一样,时刻待命。
所以说,华尔街适合中、青年人打拼。一般来说,白人过了40岁,像我们过了50岁,就要离开华尔街了,不可能再继续做,因为身体、精力,都承受不了。
我进入皇家银行之后,经常去加拿大出差,并进入半退休状态,每周只工作四五十个小时,我和太太就搬到了多伦多。
加拿大3000多万人口,华人有200多万,华人比例非常高。在加国,华人地位也非常高,我认识的华人议员就有三人。
(我和太太在加拿大魁北克)
当然,我们也可以一直留在美国,但我们选择了加国,后来证明,那是很明智的选择。
就写作来说,我是从业余爱好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我的后半生都在实现我的童年梦想。
我在出国之前,就已经是小有知名度的文学青年。那时,我在上海的一本知名杂志上开了专栏,每期都是翻译一篇欧美短篇小说,包括欧•亨利、爱伦·坡等作品。
留美之后,停了一段时间没写。9•11之后,我又开始恢复中文写作了。
最早,我是给国内的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专刊投稿。我开始是写人生的感悟、心路历程、美国的留学生活、华尔街的生活等。2005年到2007年,我应邀为他们写专栏。
2007年北京某报的财经版主编,联系到我,说我有华尔街背景,不写财经的话,太可惜了。然后,他就给我开了专栏,这是我的第一个财经专栏。
(我在美国)
没想到,我在圈内立刻就火了。因为我写的风格跟别人不太一样,我完全是写自己在华尔街多年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零距离的接触。
最高峰时,我同时在国内12家一线财经报刊上有专栏。上海的报纸没找我开专栏,但电视台每周一跟我有一个连线。
那时,很多人以为我是专职写财经的作者,其实我还在上班的,只是业余时间写作。
我上班的时候,想到什么主题,回家后一般二三十分钟,就写好了,基本上不用修改。写财经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
UfqiLong
一天写一篇,像玩儿一样。后来,纸媒渐渐衰落,自媒体开始兴起。2018年,我就停了很多纸媒专栏,而转战自媒体了。
其实,我早在2009年就开了自媒体账号,应该算是最早的一批。后来陆续在好几个平台上开了账号,我的号在平台上排名,从前100到后来常常进入榜首,最高时有300多万粉丝。
(我现在是作家)
那时,其他人发一篇文章,流量有10万+就很不错了,我发一篇文章经常是百万、千万+,有一篇甚至到了四五千万的流量。
后来,那家平台因资金问题关闭了。我又应邀在另一个平台开了账号,从它的问答,到图文再到音频、课程、圈子,我都做过。前年退休之后,自媒体直播开始火爆,我又开始做直播,也都有不错的流量。
我之前认识的很多纸媒编辑也转战自媒体了,所以在这个圈子里我有很多朋友,包括出版社我也有很好的关系。
我有专门的助理帮我整理文稿出书,已经出了三十五本书,还和太太合出了五本长篇小说。
前年,某平台邀请我参加他们的直播节目,以财经专家的身份跟国内的财经大咖PK,每次直播都有上百万的流量,最高时超过300万,这在财经类是非常不错的。
(未完待续, To be contd)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