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0 08:30 .. 可润燥止咳、消食行气。
针对春燥,建议食用藕和马蹄,脾胃虚寒者可搭配小米粥或南瓜粥以护脾。
作息调整:夜卧早起,避风防寒。
春季宜“夜卧早起”(尽量晚11点前入睡,早7点前起床),借助阳光升发阳气。
外出需注意“春捂”,尤其保护头颈、肩背部,避免倒春寒侵袭。
过敏体质者建议佩戴口罩。
科学运动:梳头导郁,升发阳气。
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轻柔运动,避免过度出汗。
晨起梳头120下可疏通头部经络,重点按摩百会穴(提神醒脑)、四神聪穴(改善失眠焦虑)及神庭穴(缓解头晕鼻塞)。
情志调理:疏肝解郁,静心养神。
春季易肝气郁结,推荐饮用“三花茶”(玳玳花、玫瑰花、白梅花)疏肝行气。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流感高发儿童可从三方面加强防护“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春天逐渐转暖,但昼夜温差较大,也是流感及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李敏指出,春季昼 .. UfqiNews ↓
1
...自古民间就有“秋燥”的说法.
因为到了秋天之后,气温下降,空气变得干燥,容易出现皮肤发干、眼睛发涩、口干咽干等各种症状.
这就需要养阴和润燥.
首先是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梨、莲藕、荸荠、鲜芦根和鲜麦冬,可以放在一起榨汁喝,还可以水煮之后喝,能够起到养阴、润肺、润燥的功效.
另外,还要注意保暖.
所谓“寒露脚不露”,就是寒凉已经显露了,足部要注意保暖的意思.
中医有很多方法御寒,全身都比较怕冷的人群,可以用艾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或用暖水袋外敷肚子、腰、腿等部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童朝晖说,每年的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整体增加.
从病原和症状上来讲,流感和支原体肺炎是不同的,流感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部分会加重导致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嗓子疼、干咳等,如果合并细菌感染或到了肺炎以后也会有痰.
流感的治疗需要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支原体肺炎一般是由肺炎.. 10-09 16:20 ↓ 1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姜默琳说,根据中医理论,秋分正是阴阳交替之际,阳气收敛,阴气渐长,因此,养生应注重秋季“收”的特点,收敛阳气,滋阴润燥,使机体保持阴阳平衡.
“进入秋分节气后,气温进一步下降,昼夜温差较大,增减衣物不可‘用力过猛’.”
姜默琳说,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根据一日内气温变化逐层增减衣服,从而避免早晚受秋寒、中午出汗多.
另外,儿童、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受寒感冒,应注意保暖,不可盲目跟风“秋冻”.
除了防秋寒,还要避“凉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韩强介绍,干燥是秋季的特点,但秋分之前暑热尚存,多为温燥,秋分之后寒气加重,以凉燥为主,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他说,秋分时节晨起可饮用一杯温开水以滋阴润燥.
饮食应以“少辛增酸、适量食甘”为原则,可选择梨、苹果、桔子、荸荠等食物.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 09-23 18:10 ↓ 12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