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22 18:40 ..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在相关海域成功实施两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若干沉船和遗物点。
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
其中一处遗物以瓷器为主,推测文物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
另一处以大量原木为主,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时代约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这一发现,迅速组织专业力量制定水下考古调查方案,开展已提取文物的保护修复。
海南省人民政府落实保护责任,开展所在海域巡查、监测,保障文物安全。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将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 .. UfqiNews ↓
21
...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新成果.
国家文物局介绍,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开展了3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
据了解,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发现于2022年10月,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遗址水深约1500米,两艘沉船其年代分别属于明朝正德、弘治年间.
现已确认: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
其中,核心区长约37米、宽约11米,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约3米,由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瓷器、铜器、竹木器等构成.
一号沉船遗物数量超10万件.
二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
其中,核心区南北长约21米、东西最宽约8米,遗物以原木为主.. 06-14 02:50 ↓ 18
...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在海南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近期的这次重大进展.
记者看到国家文物局关于“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的细节描述:“5月20日,国家文物局主要负责同志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参加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第一次考古调查,在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进行了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正式启动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的考古调查工作,开启了我国深海考古的新篇章.
海南省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参加本次调查工作.”
据新华社消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达3米多,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
另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发现大量原木,尺寸相近、码放整齐,大多经过简单加工,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初步.. 05-23 00:20 ↓ 18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