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23 16:50...孩子们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三峡移民展厅和万州历史展厅。特别是在三峡移民展厅,该展厅通过三峡工程最初的规划、论证、移民、竣工等方面展现了三峡工程这一历史性工程背后的故事。尤其是移民过程中无数党员干部深入群众的敬业奉献、无数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牺牲,其铸就的三峡移民精神,让大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学生... 0
-
03-23 16:50...是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增强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坚强支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化文物交流合作和传播传承,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支撑。各地文物行政部门及文博单位应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内容丰... 0
-
03-23 01:40...全面覆盖观众视角,通过互动感应系统与观众互动,让观众沉浸在充满趣味性、梦幻化的体验中。除了河南洛阳的《无上龙门》体验馆,湖北武汉的《夜上黄鹤楼》光影演艺也通过打造沉浸式故事场景成功“出圈”;甘肃敦煌的文旅演艺《乐动敦煌》,以数字化演艺手段展示敦煌历史文化古韵。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基于5G、... 0
-
03-23 00:40...2022年度10个重要发掘项目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考古发掘项目的新发现、新研究、新进展。来自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中国古陶瓷学会、新华社河南分社、河南日报的16名专家、领导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在10个汇报项目中,最终推选“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布局”“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 0
-
03-23 00:00...采用手制泥条盘筑,器表用较细不含沙的泥料通体敷成,器表细滑,外壁口沿处施一圈红色宽带纹,是一件古代先民的炊食用具。红色宽带纹作为中国彩陶上最早的花样纹饰,犹如曙光的一抹朝霞。彩陶上这简单的一抹红,在当时也堪称硬科技彩陶的精髓其实是对铁元素的掌控,因为陶胎与烧制前于胎体上绘制的矿物质颜料,它们的红色或黑色本质上都出自不同... 0
-
03-22 22:00...“月令承应戏”又称节令承应戏,在清宫演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海昆剧团将结合“传统·民俗”节庆品牌演出项目,对部分节令戏进行挖掘整理,于中秋、除夕、七夕等传统佳节陆续推出。在活化创新方面,上海昆剧团将结合故宫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戏曲音乐、服装、化妆、道具以及文化创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探索。特别是在昆曲音乐... 0
-
-
03-21 21:40...首次明确唐宋钜鹿故城的具体位置、规模和平面布局,并首次明确钜鹿故城保存现状和遗迹分布情况。据了解,钜鹿故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县城西南部。钜鹿故城是中国古代城市由唐代封闭里坊制向北宋开放街巷制转变的绝佳实证材料,在城市考古、建筑考古、陶瓷考古乃至黄河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2021年12月,钜鹿故城遗址入选河北... 0
-
03-21 21:40...收获了网友们“随手一拍都好看”“高级”“出片”等如潮好评。“网红机位”青瓷屏扇门以瓷仿玉、大气铺陈,在阳光的映射下清澈透亮,在光影的流动中仿佛携缕缕宋韵风华踏美而来,将简约与灵动之美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一片梅子青前拍个照、打个卡,是许多观众进馆后的必选项目。一张张美景美图通过社交媒体飞速传播,为版本馆“出圈”添了把火。随... 0
-
03-21 21:40...揭土面积共3300余平方米,清理墓葬130余座,出土青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2500余件。2001年,罗家坝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十三五”专项规划,是四川省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罗家坝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可谓一波三折。1976年,普... 0
-
03-21 21:30...行宫枕碧流”的寺庙景象便直观而立体地跃然眼前。“就像真的一样,我好像已经置身其中了。”北京游客陈永辉在参观结束后分享着自己最真实的感受。随着“正色山川又见盛华”——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的持续展出,像陈先生一样,许多游客都沉浸在这些通过数字化手段“复活”的避暑山庄经典的园林庭院和代表性寺庙景观之中,古色古香的亭... 0
-
03-21 21:30...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介绍了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有关情况。本次大赛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总决赛将于3月25日至2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届时,文物技能人才将现场展示文物修复和考古探掘技术。罗静介绍,总决赛中,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9名选手将同台... 0
-
03-21 21:00...对一部分游客来说,文化已经不是旅途中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旅途的“正餐”。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拍照打卡的传统观光游,已经难以满足他们对于历史文化、艺术思想的深度需求。与此相对应,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性需求。对于历史文化、艺术思想的深度学习、系统掌握,将成为形塑思想观念、情感审美的重要力量,广泛影响其日... 0
-
-
03-21 20:40...包括艾玛·纳迪在内的国际博物馆协会总部负责人、国际文博界知名学者、国内部分博物馆馆长和上海大学的近60位嘉宾和专家学者现场参加了研讨会开幕式。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与艾玛·纳迪在内的国际博协总部负责人亲切会面,并共恰合作事宜。上海大学供图艾玛·纳迪希望,专业智库和研究者们能够围绕“何为文物归还的权利?”“何人决定向何处... 0
-
03-21 20:30...彰显遗产魅力。本年度诗词大会邀请18位民间出题人,亮出拿手绝活为选手出题,其中不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中国诗词大会》用诗词唱诵祖国壮美山河,用经典诠释中国文化遗产,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思想观念、道德追求巧妙融入新时代人民生活与社会发展,充分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近年来,许多节目纷纷以歌舞形式讲述文物故事... 0
-
03-21 20:00...是四川省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遗址。罗家坝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可谓一波三折。1976年,普光镇进化村村民在日常采泥烧砖、修房造屋过程中,挖出了大量釜、剑、钺等青铜器,被当作废品卖给了当地废品收购站。1981年,四川省文物普查中,根据当地乡村教师提供的线索,罗家坝遗址被纳入重点普查范围,当地农民... 0
-
03-21 04:30...印背左边刻“万历十一年十二月日”“礼部造”,右边刻印释文“分巡东昌道印”;印墙左侧刻“萬字二千四十四号”,印背文字均为阴刻楷书。该官印材料为铜质,虽历400年风雨,仍保存完好。天门市博物馆馆长邓千武介绍,1972年,天门市博物馆干部在天门干驿镇郊区宣传文物保护政策,偶遇一村妇在卖一枚铜印,便花20元买下作为馆藏文物。“... 0
-
03-20 21:50...河泊所遗址出土的有字简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是滇文化核心居址区。考古研究表明,河泊所遗址是古滇国都邑、汉代益州郡和滇池县治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河泊所遗址考古领队蒋志龙介绍,2021年以来,河泊所遗址考古揭露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发现大量汉代封泥、简... 0
-
03-20 19:30...其释读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河泊所遗址出土的有字简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附近,是滇文化核心居址区。考古研究表明,河泊所遗址是古滇国都邑、汉代益州郡和滇池县治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河泊所遗址考古领队蒋志龙介绍,2021年以来,河泊所遗址考古揭露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 0
-
-
03-20 18:40...不同流派、不同区域、不同形态的文化竞相争辉,但也相互映衬、互为补充。建设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必须根据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既寻找共性,也要发现特质,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每个公园要把握好其沿线不同区域文化的关联点,善于在大时空下表达小时空的故事。而深入到每个点段的公园建设,则需具备点线面的思维,找准自身定位,把握共同主... 0
-
03-20 18:40...数十年来根植于每一个正定人心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如今,古街古巷、古寺古塔、古城古韵尽收眼底。一砖一瓦都是文化,城墙街巷皆有故事。正定,成为了一座“有记忆的城”。习近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正定是我从政起步的地方。”对正定念念不忘的年轻书记,三十年后成... 0
-
03-20 13:50...共出水各类文物200余件。近日,记者来到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与利用实验室,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泽冰与工作人员正在商讨此次出水的铁质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同期】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泽冰大概有60到70天的时间吧,我们一共布设了三条探沟,然后一共出水的文物大概是200来件,最主要的就是210毫米主炮的... 0
-
03-20 13:20...两个有着不同理念的“孩子”就这样在故宫内相遇了,他们围绕如何创新文物传承而展开了一段有趣、感人的旅程。除了主角“甪端”,剧中还有国宝级文物清乾隆金瓯永固杯、南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晋代书法家陆机的草隶书法作品《平复帖》等幻化成的重要角色,在舞台上与甪端就古典文化与当代潮流展开“大辩论”。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的行什,... 0
-
-
-
本页Url:
-
2023-03-23-17:27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