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02 02:40...赵窑遗址为一处中商时期聚落,居址中出土卜甲、原始青瓷片、仿铜陶器、骨雕凤鸟纹笄等重要文物,根据铜器与陶器上发现“↑”形符号,推测赵窑遗址可能为商代“矢族”的中心聚落;栾城周家庄遗址为一处晚商时期墓地,发现17座墓葬,其中2座为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为河北地区首次发现带墓道的商代高等级贵族墓葬;灵寿西木佛遗址为一处晚商... 0
-
06-02 02:30...发掘的260多座墓葬中出土文物近3万件。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发掘的虢季和虢仲两座国君大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价值高和墓主人级别高,分别入选1990年、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虢仲墓(M2009)作为其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随葬文物数量最多的一座大墓,随葬器物达4598件,仅青铜器就有2312件,其中青铜礼器共1... 0
-
06-02 02:20...古代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包括其分布地、特征等并没有被确认,也没有专门的考古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张骞出使西域两千年后,西北大学考古团队踏着其足迹,从中国境内到中亚,找寻古代月氏的考古文化遗存,探索古丝绸之路上的交流,意义重大。丝绸之路的概念是西方学者在100多年前提出来的,自然带着西方视角。而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流要道,对其... 0
-
06-02 01:00...遗迹遗物丰富。今天,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新宫遗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苑街道,地处燕山南麓古永定河流域的冲积扇平原。为配合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勘探发现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发掘揭露面积约80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遗迹单位300余处。遗址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夏商周时期聚落和墓地,兼有两汉墓葬、... 0
-
06-01 22:00...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高度集权、精心规划、统筹组织、长期营建才能完成。良渚博物院展示的现代稻谷和良渚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右)的实物对比。据新华社“良渚遗址的水利主要有防洪、运输、灌溉等用途。良渚文明是建立在发达的稻作农业基础上,而稻作农业就离不开水利灌溉这一基础设施。”王宁远说。良渚时期开始普遍使用犁耕,水稻生产规模大,仅... 0
-
06-01 18:20...验收组专家在听取项目负责人以及地区调查领队的情况汇报后,从考古学调查技术方法、史料文献论证、党史研究、建筑规划等多学科角度论证了调查成果的科学性,对调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建立吉林省东北抗联遗址清单、总结吉林省境内抗联遗址类型及特点、建立吉林省境内东北抗联遗址时空体系,完善我党在东北地区革命... 0
-
-
06-01 18:20...洹北商城遗址“郭城”考古新发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于城市形态的认识。发掘者认为,“郭城”应为城壕而不是城墙;城壕上发现的通道以及不同时期的道路遗迹,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洹北商城城市布局;殷墟时期的大型祭祀沟叠压在城壕之上,表明晚商时期该区域功能已发生变化,是中晚商时期聚落功能演变的生动例证。河北商代考古取得丰硕成果,开辟... 0
-
05-31 18:30...分布着众多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文物。加强晋阳古城遗址保护与传承、展示与发展,彰显古城特色,讲好晋源故事,打造晋源文化品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要在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中扎实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积极... 0
-
05-31 17:20...54处公园设置了游客服务中心和综合办公用房。其中,二里头游客服务中心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报告认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共管理与服务能力逐渐加强,社会服务提质升级,社会效益逐步凸显。5年来,55处公园举办社会活动4733项,展览活动367项。报告认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法规制度不断完善,文保规划稳步推进。55处公园中,... 0
-
05-31 17:10...洹北商城遗址略呈方形,南北长2.2千米,东西宽2.15千米,总面积约4.7平方千米。洹北商城的宫城位于洹北商城南部略偏东,是城内核心部分,经勘探发现宫城四周有夯土城垣,宫城内的宫殿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基址近30处。洹北商城的发现,是商代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完善了商王朝的编年框架,不仅以确凿证据证实了早商和晚商之间存在着中商... 0
-
05-31 11:50...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大势进行系统性阐释。从国家层面,支持各地依托相关考古遗址建立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教育实践基地。将遗址保护、遗址公园建设、馆藏建设等相结合,打造干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青少年研学项目。多形式开展考古遗址和考古成果的展示传播。除电视、广播、书报、网络等传播外,着力打造以考古遗址为载体的精品旅游项目... 0
-
05-31 07:40...在寨沟遗址及周边约300万平方米区域内的11个山峁上,分别发现了大型夯土建筑、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铸铜遗存等多种类型的功能区,它们以大型夯土建筑所在的寨塬盖地点为中心,分列不同山峁,功能上彼此互补。其中,共发现9处商代晚期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包括7座“甲”字形墓葬,均为南北向分布,是陕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数量最多... 0
-
-
05-31 07:30...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赵窑遗址为一处中商时期聚落,居址中出土卜甲、原始青瓷片、仿铜陶器、骨雕凤鸟纹笄等重要文物,根据铜器与陶器上发现“↑”形符号,推测赵窑遗址可能为商代“矢族”的中心聚落;栾城周家庄遗址为一处晚商时期墓地,发现17座墓葬,其中2座为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为河北地区首次发现带墓道的商代高等级贵族墓葬;灵寿... 0
-
05-31 02:30...洹北商城及其以北38公里的陶家营遗址则是只有城壕。“这可能是中商时期城址的一个特色:用壕不用墙。到了晚商的殷墟,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城壕或城墙”。何毓灵推测,从早商到晚商,可能存在一个从墙到壕,再到无墙、壕的演变,这或许是因为随着商王朝实力增强、威慑力变大,对墙或壕防御功能的倚仗越来越弱。最新的考古发现还有一个“惊喜”:... 0
-
05-31 02:30...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洹北商城城市布局。殷墟时期的大型祭祀沟叠压在城壕之上,表明晚商时期该区域功能已发生变化,是中晚商时期聚落功能演变的生动例证。河北商代考古发现:开辟新的研究视角河北南部为商代王畿重地,中北部为商王朝重要战略地带。出土遗物(商)(国家文物局供图)河北商代考古取得丰硕成果,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赵窑遗址为一... 0
-
05-30 07:00...王晓毅便进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开始自己的考古生涯。该机构负责山西境内地下文物的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等工作,承担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实证、黄河文化、“一带一路”考古重点课题研究等。二十余年来,王晓毅始终将保护理念贯穿于考古工作中,其参与或主持的考古项目多达几十项。其中,由他担任领队的“山西河津... 0
-
05-29 11:50...螺蛳山定格下“平常的一天”,石寨山的“滇王之印”“并入益州郡”都在指向大一统,《寻古中国》将古滇国的文明碎片一片片拾取拼接,在文明的纵深处进行探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梳理与阐释,展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在文明纵深处探寻,解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如今,“滇”作为云南省的简称众所周知,但2000多年前古滇人创造的文明却鲜为人... 0
-
05-28 16:00...在本科三年级夏学期,进行田野考古实习;并积极与各省、市文博单位开展合作,拓展合作项目,在考古调查、发掘、资料整理、学术研究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培养学生逐步成长为具有引领式思想的高层次人才。据介绍,2021年,教育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浙江大学入选为13家高校之一,与国家... 0
-
-
05-28 15:20...洛河沿岸50公里范围内密集分布的“五大都城遗址”,描绘出神州大地上早期王朝的起源历程,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文物尤其是大遗址分布密集,是洛阳鲜明的城市特点。保护难度大、保护成本高、矛盾问题多,是洛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才能既保护好大遗址,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洛阳确定了“规划引领、依法保护”这一重... 0
-
05-28 11:00...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28家。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处,中国传统村落36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2325项,包括国家级40项、省级450项。可移动文物544799件/套,包括一级文物1018件/套、二级文物2566件/套... 0
-
05-28 10:50...更需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近年来,朱瑛培和队员们长年坚守田野一线,圆满完成了城北片区30余项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发掘了大堡子墓地、蒋刘遗址等重要考古项目,为促进经济建设与遗产保护作出了贡献。因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大堡子墓地入选“2021中国重要考古发现”。除了考古工作,朱瑛培和同事们还通过直播、义务讲解等形式加强对... 0
-
05-28 10:30...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生动地描绘了虹桥附近舟船如梭的景象,从中可以看到北宋东京城外汴河漕运物资转运的繁荣。与之相比,州桥则彰显的是北宋东京内城作为都城核心区的庄严繁华。州桥遗址出土的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熏炉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州桥本体距离今日东西城墙的直线距离均约1600米,是真正的城市中轴线。在州桥之上北面而... 0
-
-
-
本页Url:
-
2023-06-02-09:4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