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2 18:20...最早一例是在公元前433年或稍晚入葬的随州曾侯乙墓竹简。春秋以前的简牍,由于年代久远,可能还有埋藏条件的原因,更不易保存,目前尚未能得见。简牍的取材、制作、书写,都比较方便,降低了识字、教育的门槛。商代、西周,学在官府,知识圈狭小,文献的种类、篇幅也有限,简牍的优势不容易发挥。春秋以降,私学勃兴,著述蜂起。战国时各国相... 0
-
12-24 00:10...由于年代久远,可能还有埋藏条件的原因,更不易保存,目前尚未能得见。简牍的取材、制作、书写,都比较方便,降低了识字、教育的门槛。商代、西周,学在官府,知识圈狭小,文献的种类、篇幅也有限,简牍的优势不容易发挥。春秋以降,私学勃兴,著述蜂起。战国时各国相继变法,建立以郡县制、官僚制为基础的新兴国家,文书、律令的行用骤然增长。... 9
-
06-22 14:40...01殷墟出土的刻辞甲骨已超16万片在殷墟众多的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是重中之重。截至目前,殷墟出土的刻辞甲骨已超过16万片,发现单字约4500个,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彼时,商人好问,问天问神问祖先,王室为了占卜和记事,在龟甲兽骨上契刻文字,称为甲骨文。“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的发现接通了古今对话,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 3
-
06-22 10:10...致力于破解古文字的‘密码’,立志坚守甲骨‘绝学’。”“甲骨文传承研究创新团队”第二代青年代表,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介绍。当时,包括甲骨学大家胡厚宣在内的一批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培养了第一代青年骨干力量,创办了甲骨学专业期刊《殷都学刊》,是国内最早一批关于古文字研究的专业期刊,是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刊... 1
-
05-06 18:20...立志坚守甲骨“绝学”。当时,包括甲骨学大家胡厚宣在内的一批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培养了第一代青年骨干力量,创办了甲骨学专业期刊《殷都学刊》,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关于古文字研究的专业期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张展在电脑上进行甲骨缀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甲骨文的研究逐渐引入了现代科技。2000年,面对将甲骨文输入电脑的难题,... 0
-
04-21 22:50...这些陈列在博物馆的器具,看似悠久古老遥不可及。但透过与鬲相关的“徹”字,仿佛看到每件器具曾经的使命,背后承载的王朝气象和生活情境重现眼前。“其实,这并非我最有成就感的破译。”陈剑自谦地认为,此次技术难度不算高。但背后则是数十年积累的功底:既要谙悉甲骨文字形体的笔画特征,全面梳理用字情况,又要深入把握已识字形的演变序列和... 5
-
-
04-14 10:20...最后变成“徹”,简化汉字写作“彻”。由此不妨想象,3000多年前的一次祭祀,肉在鬲中烹煮,热气蒸腾,商人虔诚膜拜,献给祖先。如今,这些陈列在博物馆的器具,看似悠久古老遥不可及。但透过与鬲相关的“徹”字,仿佛看到每件器具曾经的使命,背后承载的王朝气象和生活情境重现眼前。“其实,这并非我最有成就感的破译。”陈剑自谦地认为,... 2
-
03-29 10:00...由该实验室打造的集甲骨文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三库合一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向全球开放。目前,网站已收录甲骨著录153种、甲骨图像23.9万余幅、甲骨论著3.3万余种。“‘殷契文渊’将于近期开启第五期建设。”张展说,按照计划,将继续补充基础数据,采用AI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受地层压力、水湿浸润、发掘翻动等影响,不... 1
-
01-15 16:00...就判定出这些文字就是久远的商代文字。有了这个发现后,王懿荣便以高价将这些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买下,此后许多学者,如罗振玉、刘鹗等人也纷纷参与到了购买甲骨片当中。安阳市文物局研究馆员于成龙:那么在收购大量甲骨之后,罗振玉终于探明,这些甲骨的真正出土地是在安阳小屯。我们都知道安阳小屯它是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这些刻有文字... 1
-
01-04 02:40...他认定:这些刻痕是一种“确在篆籀之前”的文字,应是商代文字!而这些甲骨,正是商人占卜用的卜骨!这一发现震惊了学界,而贩卖甲骨的古董商却对其出土地秘而不宣。直到1908年,著名学者罗振玉几经查访,才得知这些甲骨大多来自洹水之滨的安阳小屯。受条件所限,在当时,大规模考古发掘还是空中楼阁,但学者们仍然尽力搜求甲骨,苦心整理与... 0
-
12-23 03:40...乘法口诀如今家喻户晓,此前所知最早的《九九表》见于里耶秦简,此次出土的楚简《九九术》较之早约一个世纪。据悉,秦家咀M1093为战国中期楚墓,时代相当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公元前4世纪)。杨开勇介绍,此次出土战国楚简揭取编号3910枚,预计可缀合整简约1200枚—1500枚,字数约三万字。竹简字体为战国楚系简帛文字,从笔... 1
-
12-21 21:30...他认定:这些刻痕是一种“确在篆籀之前”的文字,应是商代文字!而这些甲骨,正是商人占卜用的卜骨!这一发现震惊了学界,而贩卖甲骨的古董商却对其出土地秘而不宣。直到1908年,著名学者罗振玉几经查访,才得知这些甲骨大多来自洹水之滨的安阳小屯。受条件所限,在当时,大规模考古发掘还是空中楼阁,但学者们仍然尽力搜求甲骨,苦心整理与... 0
-
-
12-19 21:50...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带动各学科快速发展,全面提升。“甲骨文信息处理学科群”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成立甲骨文研究院、甲骨文活化利用中心,建成集科研、学习、体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甲骨文陈列馆”“甲骨文汉字文化体验馆”“殷商历史文化馆”,获批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甲骨文汉字文化研... 0
-
11-25 20:20...编纂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国图积极参与其中,国图曾毅公担任编委,除为编辑组提供馆藏甲骨和拓本情况外,还把所编《甲骨文捃》拓本提供编辑组参考。《合集》及《甲骨文合集补编》收录甲骨5.5万余片,其中国图甲骨约1.5万片,国图所藏甲骨精华多在其中,为甲骨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为更好保护甲骨文物并揭示馆藏甲骨资料,国图完成... 2
-
-
-
本页Url:
-
2025-02-02-21:5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