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1 21:30 .. 他认定:这些刻痕是一种“确在篆籀之前”的文字,应是商代文字!而这些甲骨,正是商人占卜用的卜骨!这一发现震惊了学界,而贩卖甲骨的古董商却对其出土地秘而不宣。
直到1908年,著名学者罗振玉几经查访,才得知这些甲骨大多来自洹水之滨的安阳小屯。
受条件所限,在当时,大规模考古发掘还是空中楼阁,但学者们仍然尽力搜求甲骨,苦心整理与研究——1903年,文学家刘鹗编著出版首部甲骨拓印图书《铁云藏龟》;1904年,经学大师孙诒让撰写首部甲骨考释著作《契文举例》;1917年,国学家王国维首次从甲骨卜辞中辑出商王世系表,与《史记·殷本纪》对照,两者惊人地相似……自此,中国有物证可考的历史,从此前的2000多年延至3300多年!1928年,在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董作宾等人主持下,对殷墟的首次挖掘正式展开。
此后近10年间,15次发掘,更多甲骨与世人见面。
尤其是1936年6月,在殷墟YH .. UfqiNews ↓
1
...也是我国第一次对一个古代都城遗址进行的大规模发掘.
科学的考古发掘也为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提供了契机.
1936年YH127坑、1973年小屯南地、1991年花园庄东地甲骨文的发掘,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次重要发现.
▲1936年YH127坑挖成灰土柱,装上箱底的情形.
▲1971年小屯西地卜骨出土情况.
▲2002年发掘小屯村南H9坑甲骨工作照.
回顾120多年甲骨文的发现历史、发掘过程和研究成果,我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两次重要的甲骨文发掘参与及主持者,可谓感慨万千.
首先,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使中国的考古发掘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从1928年至1937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殷墟进行了十五次发掘,收获巨大.
其中1931年梁思永领导的第四次殷墟发掘,在殷墟后岗遗址发现了小屯、龙山和仰韶文化的三叠层堆积,使学术界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这两种主要文化的早晚关系及他们与商文化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 06-12 04:10 ↓ 16
...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
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
展陈文物四分之三以上属于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
例如,集中展示的商代中期青铜器,成组展示的亚址墓、马危墓等随葬器物,集中展示的110余片花园庄东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甲骨,还有亚长墓出土文物.
这次还在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集中展示了殷墟出土的23辆马车.
新馆是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让观众能够走进甲骨文和文献中的“大邑商”,更直观地感受商文明的魅力.
2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展.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提升殷墟大遗址保护利用水平的关键节点】问:新馆的建成对于殷墟保护有哪些重要意义?答:作为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承载了殷墟遗址保护、考古展示和商文明研究等重要功能.
新馆的建成,是向殷墟9.. 02-27 09:30 ↓ 8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