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3 13:20...藏书楼前水池中心点的巨型北太湖石玲峰石的底座也被发现,这些大型条石是通过铁质的银锭锁、扒锔钉牢牢固定成的平面基底,承担着高达数米的玲峰石重量。专家表示,从这些地基基础可以看出,文源阁作为皇家建筑,在建造上可以说是精益求精。首次发现完备的供排水设施对于藏书楼,当时最重要的设计是预留防火灭火的设施。所以,文源阁的院落内,专... 0
-
11-13 12:10...出自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来10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项目和两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转为主动性考古发掘的项目,库车友谊路墓地、库俄铁路沿线遗址、乌鲁木齐萨恩萨伊墓地、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等都在其中。这批文物的年代属于青铜时代至宋元时期,包含石、陶、骨、木、铜金、玻璃等材质的器物,有生产生活工具如石磨盘、石臼、铜刀、纺轮、马具、... 0
-
11-13 11:30...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遗址,自1978年发掘以来,陶寺遗址先后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突破性的考古和研究发现,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生动写照。陶寺遗址,距今大约4300年至3900年,是黄河中游最有影响力的都邑性遗址之一。46年考古工作,中国考古工作者完成遗址... 0
-
11-13 03:00...更多地方频道新闻当前位置:正文发现供排水设施等遗迹圆明园考古有多项新发现2024-11-1307:46:39来源:分享微信微博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1共3页推荐阅读中国青年报2024-11-1302:23:16中国军号2024-11-1302:20:23中国青年报2024-11-1302:16:52环球时报... 0
-
11-12 20:50...“浙江文物寻宝团”导师聘任仪式。曹丹摄从史前星火到古代辉煌,从近代变革到当代发展,浙江构建了“100万年人类史”“1万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和丝、瓷、茶之源等文化谱系。近年来,浙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定地走上了“文博强省”的道路。当下,浙江社会各界正共同推动文物工作创新发展。在此次活动中,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 0
-
11-12 20:40...技艺精湛、形象飘逸,代表了当时高超的琢玉水平,其造型影响了中国后代凤鸟艺术,被称为“中华第一凤”,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为纪念石家河遗址发现70周年,天门市博物馆举行“凤归故里——石家河文化精品展”,“中华第一凤”惊喜亮相。本次展览分为“横空出世”“琢玉巅峰”“源远流长”三个单元,展出玉器、陶器、青铜器、石器等精美文物... 1
-
-
11-12 20:40...它们为古人类制作各种各样的骨器,提供了原材料基础。除了动物骨骼之外,在普定穿洞遗址内,还出土了丰富的人类化石。考古专家们在这里共发现了3座墓葬,出土人类骨骼3件,随葬骨器5件,而一件初步推断年代为距今5万—6万年的早期现代人臼齿化石的出土,更是为遗址带来了更多待解之谜。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张兴龙说,贵... 0
-
11-12 20:20...本场活动将邀请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翁彦俊作题为《瓷越千年:景德镇陶瓷与东西文明互鉴》的演讲。2018年10月,翁彦俊到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任职,从事景德镇落马桥和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发掘、整理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调查和研究,以及陶瓷文化的策展和传播等工作。经济学和金融学双硕士、考古学博士的“跨界”... 0
-
11-12 20:10...已经不复当年的颜值,但考古学家通过显微观察和丝蛋白分析,在多个祭祀坑中发现了丝绸,有的附着于青铜器等出土文物上,有的隐藏在灰烬中。深度参与了三星堆丝织品的发掘、保护及研究工作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告诉记者,4号祭祀坑堆积着15厘米的灰烬层,通过分析检测,在不同层面都能检测到强烈的丝素蛋白信号,这是焚烧丝绸后留下的锦... 0
-
11-12 20:00...从事景德镇落马桥和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发掘、整理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调查和研究,以及陶瓷文化的策展和传播等工作。经济学和金融学双硕士、考古学博士的“跨界”背景,让他在面对博物院工作时有了更具多元化、国际化的视角。他介绍说:“一方面,我们以‘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做学术打底,做好陶瓷的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另一方面,打造以‘岁... 0
-
11-12 19:20...为配合国道209线改线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会同吕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工程用地范围内勘探发现的38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36座为东周时期墓葬,两座商代墓葬分布在墓地西南部,编号分别为M32、M21。该项目负责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赵辉介绍,本次发掘最有价值的是M32墓葬。该墓葬形制为土坑竖... 0
-
11-12 18:20...还出土了丰富的人类化石。考古专家们在这里共发现了3座墓葬,出土人类骨骼3件,随葬骨器5件,而一件初步推断年代为距今5万—6万年的早期现代人臼齿化石的出土,更是为遗址带来了更多待解之谜。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张兴龙说,贵州普定穿洞遗址出土的化石和墓葬,跨越了旧石器时代中期和过渡阶段,对探讨东亚地区现代人类... 0
-
-
11-12 18:20...”省实验闽剧院院长,文华奖、梅花奖得主周虹表示,电影版《双蝶扇》既不同于传统戏曲舞台剧,也有别于一般的电影故事片。主创团队参考了包括国画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找寻最匹配的视觉元素,既彰显闽剧非遗原本具有的典雅秀美,又通过对主题设定、人物关系的重新诠释,让年轻观众产生情感共鸣。闽剧是我省非遗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福建是非遗大... 0
-
11-12 18:10...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据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研究表明,陶寺早、中期聚落(即距今约4300年—4000年)已经初步具备早期国家特征,为揭示5000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陶寺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集中呈现陶寺遗址考古... 0
-
11-12 18:10...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人员交往、文化交流日益紧密,国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机遇下,高校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当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在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不断深化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 0
-
11-12 14:10...他们通过对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开展的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对各个地区的中心性遗址的考古工作,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经过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结合研究,以坚实的考古材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证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是真实可信的历史... 0
-
11-12 13:10...该院联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同时,创新考古发掘模式,按照把“工地变成实验室”的考古发掘新理念,在地下4.6米的M1020椁室原位建设考古发掘地下方舱,将墓室整体置于实验室内进行精细化发掘。地下方舱配备了温湿度调控设备、新风系统、超景... 0
-
11-12 10:50...(人民网记者董童)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现场。人民网卢鹏宇摄陶寺遗址博物馆大厅。人民网张超宁摄据了解,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发现于1958年,正式科学发掘则始于1978年,迄今已有46年,先后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取得许多突破性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四大早期都邑性遗... 0
-
-
11-11 22:10...但咱大女主不虚这一套,坦言:“你喜欢我说明我有魅力,你戳穿了这个对你是耻辱。”这就是内核强大的人说出的话:我没错,错的是你的曝光。无独有偶,今年7月份,刘晓庆参加采访时,被问到最想演哪个角色时,她脱口而出。理由是自己的眼睛会说话,所以能够演出妲己的妩媚。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过也源于观众苦“丫头文学”久矣,不是少女硬演少女... 1
-
11-11 19:30...张献忠究竟有没有千船沉银?这个数百年来民间津津乐道的传说,在考古人员手中成功解谜。2017年起,考古人员在四川彭山江口先后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以出水7.6万余件明代文物,证实了张献忠沉宝传说。而包括张献忠永昌大元帅金印、蜀世子宝、西王赏功金币以及无数精美的金银首饰,不仅让明末战争史变得更加清晰可辨,也勾勒出明末鲜活的社... 0
-
11-11 19:10...感受中华蓝色文明的辉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主任、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首席专家王结华说。走出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展厅,港博其他几个展厅人流如织,一派热闹景象一楼核心固定陈列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依然是游客主要打卡点;升级后开放的海濡之地北仑史迹陈列,高度概括了东方港城北仑地理特征和社会人文形态,大胆的撞... 0
-
11-11 18:20...搜索新闻报料热线:966123南海网移动端产品:客户端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如果文物会说话丨这些“工具”构成了4000多年前的计时系统来源:作者:时间:2024-11-1121:19:57人类对探索宇宙有着不懈的追求而早在4000多年前的陶寺智慧的先民就用独特的方式开启了与时空的对话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 0
-
-
-
本页Url:
-
2024-11-14-02:1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