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13 13:20 .. 藏书楼前水池中心点的巨型北太湖石玲峰石的底座也被发现,这些大型条石是通过铁质的银锭锁、扒锔钉牢牢固定成的平面基底,承担着高达数米的玲峰石重量。
专家表示,从这些地基基础可以看出,文源阁作为皇家建筑,在建造上可以说是精益求精。
首次发现完备的供排水设施对于藏书楼,当时最重要的设计是预留防火灭火的设施。
所以,文源阁的院落内,专门开辟了一个大型水池,一方面可供观赏,另一方面便于取水。
以往,研究人员虽然初步判断这里的水是活水,但并未发现明确佐证。
本次发掘,首次发现了完备的供排水设施。
考古人员通过对院落内外一些区域的勘探发掘,找到了多处通道,并有了初步判断。
历史上,文源阁附近有丰富的水源,院外河流内的水通过地下供水涵洞流入院内的水池,以备蓄水和救火使用,这与古建筑前的铜缸有相通之处。
文源阁是木建筑,大量书籍的堆放容易产生火情,因此在规划时就对防火措施有了设计。
而这样的水又 .. UfqiNews ↓
2
...站在发掘区,观众好奇四顾.
指着一处建筑基址,张中华比划着说:大家想象一下,这里是一座门.
这是宫门台基,保存得比较完好.
我们还在台基面上发现了方砖、阶条石等,四周还有卵石散水,可见当时这个院落非常讲究.
在考古工作者努力下,外行看着不起眼的遗迹,被还原成一座清幽院落:由宫门进入,迎面是太湖石堆叠的假山,院落中央是一方水池.
我们在假山下面发现的暗沟,与环绕院落的明渠相通,构成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
张中华说,这代表了很高的建造工艺水平.
经过近1个月的考古发掘和调查,考古队员已经找到4面围墙,摸清了文源阁的范围和空间布局.
入宫门后,或穿过曲折的山洞,或经过崎岖的蹬道,再绕过水池,就可抵达藏书阁.
张中华说,假山西侧有趣亭.
藏书阁南侧有月台,东侧有碑亭,内有乾隆御书《文源阁记》碑.
水池中央玲峰石残块上,还保存着有关文源阁的诗刻.
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跨越古今的体验,观众收获.. 09-23 10:10 ↓ 7
...记者6日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考古发掘揭露出文源阁完备的防火防洪设施,这处遗址计划按程序进一步整治后对游客开放.
文源阁遗址位于圆明园内,雍正时为四达亭,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建成文源阁,是一处以皇家藏书楼为主体的园林景观,主要用于收藏《四库全书》等.
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文源阁和藏书惨遭损毁,仅部分藏书留存于世.
当时,在这处皇家园林内的独立院落,四周围墙把它与外围环境隔开,使其自成一体.
院内风景独秀,规划井然,园外河道环绕,一派江南水乡景象.
经考古发掘,文源阁遗址保存相对较好,整体布局与乾隆四十四年、光绪二十四年“样式雷”图档基本相符,说明其建成后格局未经改变.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介绍,此次发掘出宫门、碑亭、月台、趣亭、北院门等建筑基址以及四周围墙、石板道路、蹬道、供排水涵洞、“玲峰”基础等附属遗存.
出土铜、铁、瓷、陶、琉璃等质地文物.. 01-07 20:10 ↓ 4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