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2 12:50...看似“便利”消费者的行为其实是违规的,“低首付”“零首付”购房早已被明令禁止。当前,一些非热点城市为促进住房合理消费,规定购买首套住房的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尚没有发现比20%的规定更低的城市。一些热度相对高些的城市购买首套住房的首付比例仍至少在30%。在一线等热点城市,房屋总价高,根据房屋等情况综合衡量有贷款金额限... 0
-
02-11 23:00...在实际支付了数千元的费用后,胡女士就签订了购房合同。办理手续过程中,工作人员联系第三方企业,将约20万元首付款转账给多个第三方个人账户,再通过上述多个第三方个人账户向胡女士账户转账的形式提供资金,由胡女士在售房部刷卡向开发商缴纳首付款。在银行贷款环节,开发商工作人员指导胡女士虚报房产成交价,贷出高于实际成交价的资金,以... 0
-
02-08 04:40...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首付分期和变相首付垫资。二、“零首付”“首付贷”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购房者资金短缺问题,通常还须借助于签订阴阳合同、高评价格等违规、违法行为来实现。这不仅大大增加购房者贷款利息及按揭月供款的负担,还存在较大的骗贷法律风险。三、“零首付”“首付贷”涉及的违规、违法操... 0
-
02-07 20:50...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省住建厅实施《关于金融促消费的十一条措施》。在汽车消费方面,对于符合《全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政策的汽车购置交易,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具体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对于自用传统... 2
-
02-07 18:20...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省住建厅实施《关于金融促消费的十一条措施》。在汽车消费方面,对于符合《全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政策的汽车购置交易,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具体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对于自用传统... 1
-
02-07 12:40...为防止此类行为给购房者带来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市住房保障局就“零首付”“首付贷”购房的相关风险警示如下:一、早在2017年,住建部、央行、银监会就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提供购房首付融资、首付分期和变相首付垫资。二、“零首付”“首付贷”不仅不能从根本上... 0
-
-
02-07 11:20...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省住建厅实施《关于金融促消费的十一条措施》。在汽车消费方面,对于符合《全省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政策的汽车购置交易,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具体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对于自用传统... 0
-
01-27 08:00...贷出高于实际成交价的资金,以覆盖前期垫付的首付款及各项费用,最后由胡女士承担还款义务。从胡女士的经历可以看出,“零首付”购房套路看似轻松划算,实则增加购房者经济负担,暗藏诸多风险:首先,“零首付”购房并未实质解决购房者资金短缺问题,反而可能增加购房、还款总成本。其次,银行如果发现首付款来源存在问题的,可能无法通过贷款申... 8
-
01-23 05:20...还要额外向中介机构支付名目繁多的服务费。除了多付钱,购房者还将面临诸多风险,甚至涉嫌骗取贷款犯罪,可谓得不偿失。在挪用资金的套路下,由于购房者将经营贷、消费贷挪作他用,一旦此行为被银行发现,银行将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整改、提前归还贷款或者下调贷款风险分类。如果购房者无法提前归还贷款,自身的征信记录将被影响,可谓赔了... 8
-
01-21 20:40...评估价决定了购房者能够从银行申请到多少贷款。为了方便购房者多贷款、以尽量少的首付款买房,从而实现房产交易,一些中介会联合卖方、评估机构进行“高评高贷”,恶意抬高房屋的市场评估价,隐藏实际成交价。一般会采取阴阳合同的方式来实现目的,即买卖双方签署两份购房合同:一份代表被做高的房价,用来获取高额贷款;另一份代表实际成交价。... 1
-
01-12 16:00...通常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房地产中介机构预先垫付首付款,所谓的“零首付”只是变相将首付款进行“分期处理”,购房者需要在短期内向垫付资金方分期还款、支付利息与手续费等。“高评高贷”。即房屋卖方、中介机构等联合购房者做高购房合同价格,向银行贷出更多的款项来覆盖首付款,购房者需支付中介服务费,承担更多税费。“偷梁换柱”。即挪用... 0
-
01-12 04:00...所谓的“零首付”只是变相将首付款进行“分期处理”,购房者需要在短期内向垫付资金方分期还款、支付利息与手续费等。“高评高贷”。即房屋卖方、中介机构等联合购房者做高购房合同价格,向银行贷出更多的款项来覆盖首付款,购房者需支付中介服务费,承担更多税费。“偷梁换柱”。即挪用其他种类贷款款项支付首付款。购房者向银行申请消费贷、装... 0
-
-
01-11 14:20...中山本地的一名房产中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个活动是真的,预计会持续到今年春节后,首付9块9,月供两三千元左右,项目带精装预期半年后交付,有两三个户型可以选择。”该中介还和记者宣称,除此之外,该项目贷款与其他普通房子一样,可以按期贷款,“没有其他隐形消费,没有任何的套路。”另一名房产中介介绍,“这个楼盘的开发商做活动,... 3
-
01-11 11:20...月供两三千元左右,项目带精装预期半年后交付,有两三个户型可以选择。”该中介还和记者宣称,除此之外,该项目贷款与其他普通房子一样,可以按期贷款,“没有其他隐形消费,没有任何的套路。”另一名房产中介介绍,“这个楼盘的开发商做活动,会从2024年12月25日持续到春节前,大概有五十套房子左右可以做到9块9首付,开发商也是为了... 2
-
01-10 18:20...那么如何做到“9.9元首付”?记者向销售员人员咨询时,对方表示“项目跟银行已经商量好,可以做纯贷款,而且机会难得,不是什么时候都有这种活动。”也有销售人员表示,其实上述做法就是剩余的首付由开发商垫付,然后分摊到月供。对此,有购房者表示,看似以低首付款就能拿下一套房,其实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此举只是将经济压力延后并... 3
-
01-08 18:20...项目融资遇到困难。政府部门及时利用“白名单”机制,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精准解决项目融资需求。2024年9月,建设银行为中弘卓越城放贷2.6亿元,项目顺利推进。据了解,中弘卓越城项目自去年12月中旬陆续交付1000多套房屋,剩下的300多套房屋也在火热销售中。房地产企业“白名单”作为重要支持举措,在防范风险、保证交付... 4
-
01-05 04:20...“零首付”购房看似轻松划算,实则增加购房者经济负担,暗藏诸多风险。稍有金融常识的人肯定知道,银行发放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款不可能为“零”,所谓“零首付”,一定是从其他渠道把首付款给“套”了出来。从哪里套取呢?购房者要高度警惕以下三类陷阱。一是第三方垫资,通常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或中介机构提前垫付首付款。二是高贷,卖房者、中介... 2
-
01-04 03:30...头两年不需要还本金,只还利息。”以该项目一套约105平方米的单位为例,总价约540万元,15%的首付约为81万元;而5%的首付约为27万元,消费贷以及房贷加起来的额度达513万元。该销售人员坦言,其实这就是“首付贷”。而至于所谓的“收楼再供楼”,该销售人员直言,“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收楼后才开始供,这是吸引客户过来看房的... 0
-
-
01-03 18:10...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参与机构有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类金融公司(担保公司)等几类。随着电商渠道发展,二手车电商也开始涉足融资租赁领域。总体看,汽车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是我国汽车消费信贷领域最主要的两类机构。2003年以来,随着汽车金融公司相关监管规则发布,我国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数量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 0
-
11-22 18:20...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切实降低居民的购车门槛。“广发车e贷”不仅为符合条件的消费者提供最低零首付的购车贷款方案,还创新推出“弹性尾款”的灵活组合还款方式,购车人支付首付款后,部分或全部剩余的本金可作为车贷尾款,在一定期限内可先还息后还本,有效减轻月供压力。响应以旧换新政策... 4
-
11-02 05:00...首付资金不足的购房者难免心动。拨开“零首付”的迷雾,才能看清楚其真正的套路。简言之,“零首付”通常是由房企、中介机构先行垫资以虚高的房价协助购房人购得房产。为了让购房者尽快偿还垫资,中介机构通过新注册或受让企业等方式,伪造虚假交易、经营流水等材料,“帮助”购房者向银行申请经营贷和信用贷,然后再用贷到的资金偿还前期垫资。... 15
-
10-25 04:20...利用伪造材料套取的经营贷违规违法。银行对经营贷用途有着明确的规定,特别是要求不得违规用于买房等,违规使用将面临银行提前收回贷款的风险。借款人资金链一旦断裂,势必会诱发连锁反应,损害其自身利益。国庆假期,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有所回暖,“零首付”购房假借政策东风再次卷土重来,这说明在监管政策和贷款投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9
-
-
-
本页Url:
-
2025-02-12-16:1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