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移民-2 #兵团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2-05-17 , 3860 , 896 , 181

听音频 🔊 . 看视频 🎦


归根结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是依赖于体制而存在的,这和本地人不一样,和一样去西部拓殖的红脖子也不一样。本地人依赖他们的社区存在,红脖子依赖他们的土地存在,这才是有生命力的人口。

而兵团仅仅是在经济结构上依赖那些强占来的土地,具体的人则是完全超然于土地之外的体制化的人。
  这个体制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国家网络,那么很自然,我要是有本事调到内地去,不仅工资更高而且没有这些维稳摊派的bullshit,那我为什么不去呢?

回忆一下,即是在改开之前,大家也都是前方百计追求从边疆调到东部的,在改开的情况下兵团的体制身份就更加丧失吸引力了,如果我一个兵团二代大学毕业在内地自己找工作过的更好,那我要你的兵团身份有屁用。

而兵团(推而广之全田)能对抗这种潮流的工具少得可怜,无非是去增加它能给出的体制红利,比如体制内更快的上升通道——同样是当老师这边让你职称升的更快、更多的财政补助等等——比如各种补助金养老金你在其他省可能发不出来,但我兵团努力给你发出来,这当然不是因为兵团有钱,而是兵团更有向上转嫁财政压力的资格(许多补助事项上兵团都是全国独一份的最高一档,比如带病退伍的补助的中央财政补贴,兵团是全国最高且唯一的每人每月700快,山西东北这些财政困难的地方也只有420;
  每年养老金的上调部分中央财政也给兵团100%cover)。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身的财政是谈不上崩不崩溃的,它一个狱务是第一大支出的建制,存在自然就是要花钱的,但无限依赖上级财政援助导致的后果就是本地超高的物价和更加凋敝的自发经济秩序,恶性循环之下就是现在这个局面,知乎上一大堆大学毕业生讨论要不要去田里,结果所有要去的都是去吃财政供养的,考不上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谁跟你扎根边疆。

然而你无限依赖上级财政,上级财政当然也希望你自己(在实现拓殖使命的同时)开源节流,2018年的团场改革直接把团场的机关事业编砍掉一大半,机关财政供养人员13008名减少到5461名,事业单位23521名减少到6951名。
  换句话说,就算你觉得兵团的体制身份有吸引力,不好意思,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所以21世纪的局面就是这样,早期拓殖者的后代想去内地,内地的不想过来,过来几个吧一看全tm是内地编考不上退而求其次跑这来吃财政供养的,然而我财政又没能力供养那么多人。

本地人倒是无所谓,什么你说内地人不来定居了?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物价低了,兵团萎缩了,本地小资本有喘口气的空间了,黑大衣少了连心情都舒畅了。但这样下去没法   “改善人口结构”啊,也就是一方面砍机关事业编,一方面又要完成兵团下发的人口增加任务,改开恶果下也没法一次性抓8000个免费湖南人了,怎么办呢?

-loading- -loading--loading-


没有财政供养的余粮那就只能靠土地建立吸引力了,发扬中世纪封建庄园佃农制的先进经验,团场综合配套改革+靠40亩地招佃农移民;
  用官方的话说,“利用、盘活团场现有土地资源,放宽招工政策,扩大招录外来青壮年充实农牧业一线职工队伍“。

UfqiLong

这样的大背景下,愿意来团场的都是些什么人可想而知——内地贫困省份最没有出路的那些农民。虽然没有整体的统计,但我们可以靠一些零散的数据形成一个大概认知。
  举个例子,四师党校论文中披露的36团情况。36团从2017年开始引进内地主体族劳动力,2018年引进劳动力844人,来源为”宁夏,甘肃,青海的贫困山村“,”
多是生活比较贫困人员,引进后缺乏基本的生活开销资金   “,”
844人中只有13人为高中及以上学历者,高中以下学历占比约达98%   “。没有高中学历其实是一个相当委婉的统计口径,这些人大部分可能连小学都没读完,2017年36团场20-59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有10.69年,差不多读到会考的水平,经过2018年的人口引进口后平均数被直接拉到了7.82年;请注意这些人还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官方文件里常常会说什么“坚持引人、引智和引资相结合,重点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外来人才和有条件的其他人员落户团场”,然而我们最好祈祷这句话不会实现,内地得是到了什么样的光景,才能让大中专毕业生像小学没毕业的西北农民一样走投无路呢?

那么这些人来了多少呢?不好意思,不清楚,只能估算。兵团的人口增长有三个统计口径,总人口、户籍人口、职工人数。
  假设现在一家三口从陕北来到某团场种地,爸爸妈妈孩子,一家三口都落户了,只有爸爸一个人可以拿到职工身份,同时他发现团场的工业园在招工,就把陕北老家单身的弟弟带过来踩缝纫机了,然后把老妈也接过来同住了。

那么在这个案例中,兵团人口增加了5,户籍人口增加了3,职工数增加了1。在实际中,以2017年为例(2017年后兵团公报不再公布职工人数),在这一年里总人口增加了17.12万人,户籍人口增加了9.63万人,职工增加了3.79万人;
  总人口和职工的比例是4.5比1,非常符合实际情况(比如石河子团场2020年就是新增4.4万人,新增1万职工)。总之,从2015年末到2021年末,兵团在每年的自然增长人口都只有几千人的情况下,总人口增加了71.95万人。按比例估算,就是16万职工,16万个带孩子的移民家庭。


  那要安置这么多人,当然就要新建扩建据点,如同俄国人在哈萨克北部做的那样。政策上反映为兵团的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或者简单来说,团改镇。2015年的时候兵团一共只有6个建制镇,2018年的时候也就只有11个,到2021年已经暴涨到63个了。
  建镇的本质就是赋予地方财权,虽然叫   “镇”,但团镇其实有大量的县级行政权限。回顾一下兵团的历史,1999年兵团才有了第一个镇(石河子总场/北泉镇),第一次实行场镇合一,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分税制试点,2005年开始让北泉镇自己留下一部分税收用于城市建设。现在也是这样,建镇就是为了财力下沉、财权下放,现在团场自己可以保留全部的非税收入和部分税收/土地出让金,这样团场就有钱搞城建以接纳更多拓殖人口了——一个典型的操作:给新移民拎包入住的房子只能免费住3年,3年之后按市场价购买,这样至少当初发的安家补贴钱就通过土地财政被回笼了。
  以前和目前的状况是,因为团场无非是一些人口老龄化的过时的几万人的农业拓殖据点,它只能跟师里要钱,师里说我的农企都快跌到退市了我能有什么钱呢,于是跟兵团要,那兵团本级的财政状况是最大支出修监狱,收入连养监狱都不够,最终花的当然就是吴粤富庶之地的钱了。兵团逐级向上转移财政压力的程度相当夸张,拿二师(铁门关)举例,二师2019年一年非税收入1.95亿,税收返还1.33亿(意味着辖区全口径税收也就2个多亿),师市国企上缴利润0.5亿;结果光补助团场就要支出18.89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91.29亿;
  师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5亿,支出19.9亿。个位数的收入,三位数的支出,你说怎么办?那当然是只能花吴粤的钱了。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所以领导们现在寄希望于财权下放到团场后,团场能建城市建产业园,把雪球滚起来,如同奥伦堡一样从哥萨克的草原堡垒线变身有造血能力的经济城市。

未来会如何?不管站在任何立场上做设想,从团场到城市都显然是至少一代人的事情。靠土地招揽移民的问题在于,土地和水是有上限的,你本身就是沙漠边缘的绿洲耕地了,2021年相比2017年的总灌溉面积已经多了两百万亩了,到没有多余土地的那一天,要靠什么说服内地的破产农民来南疆而不是去吴粤讨生活呢?
  前几年每个团都在招人,今年我了解到的状况是招人的团已经很少了,名额也不多。在农业之外各团场计划中的发展模式是大同小异的,无非是引进低端制造业,但企业为什么要到一个离包邮区5000公里的产业园建厂,尤其是在旁边就有更廉价、管得更严的劳动力的情况下?那当然是看中兵团能够提供的补贴了。

从远景上来说,如果不永久倒退回能够随便抓8000湖南人的时代,那这场宏伟的社会工程是否能持续下去,只取决于吴粤的钱粮是否能够一直支撑它,或者这些移民人口是否能够形成一个有足够生育力、财政供养人口比例足够低的社区。

目前来看,这些早已失去儒家信仰并且被兵团进一步体制化的、拥有(至少是认为自己拥有)社会福利的佃农是只生一个好的虔诚信徒,2021年兵团的出生率是历史最低点的4.44‰,自然增长率仅0.83‰,远远无法达到世代更替水平——而且这些仅有的佃农后代但凡有一点跻身社会精英的可能,他们就一定会回流内地或者至少去乌市这样的中心城市。

但本地人不会拿内地作为退路,如果你做不到在所有时间把所有人都关在工厂宿舍里,那他们的社区就不可能凋零。
   此消彼长的后果是,这些新建的种族隔离区域(招移民的标准就是非主体不要)无法形成可持续的自发经济秩序,而那些贫穷的本地人口则会溢出。

这样的事情其实已经在这里发生过许多遍了,这些隔离据点如果不沦为鬼城,那一定会如同清国的迪化满城、民国的迪化汉城或90年代的阿克苏那样迎来民族边界的解体。这个过程是以体面还是不体面,和平还是非和平的方式发生呢——那就要看到时这些据点背后是否还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了。
 



朋友圈的风景: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河湖水人文城市-3

+兵团 +团场 +财政 +人口 +内地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61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佟浩然: 我妈是北大教授,

    打鸡血的由来: 鸡血疗法

    大家一定要养成存钱的习惯

    普通人家孩子最好的选择:

    + 系所 系所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