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 , 3222 , 104 , 155
[编按: 转载于 腾讯微信/新闻与写作 传媒茶话会, 2021-09-14. 原标题为: “媒体人注意!这95个词语最易用错!”。]
“翻番”与“加倍”,“扶养”与“抚养”,“宏大”与“洪大”……这些词怎么用?
这95例常见易错词,你都用对了吗?
1. “位”作为量词用于人时,含有敬意,因此,不能用于坏人、罪犯、敌对势力等场合;因为自称多用谦词,因此“位”不用于第一人称的场合,如“我们两位来主持会议”的说法是不合适的。
2. “诬蔑”与“污蔑”。“诬”有“讠”旁,指捏造事实损害别人名誉,如“造谣诬蔑”。“污”原指浑浊的水,后来泛指脏东西。如果说“污蔑好人”,所指的重点不在于“捏造事实”,而在于使用“污辱性的言语”。
3. “像”和“象”的混淆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过程。1964年中国文改会颁发的《简化字总表》中确认“像”简化为“象”,但又说在“像”与“象”意义可能混淆时仍用“像”,这样实际上成了让用字者自行决定该用哪个字。“象……一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是通行的规范用法,胡乔木同志1986年建议将它统一改为“像……一样”,国家语委在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将“象”与“像”彻底分开,“象……一样”以及类似的用法从此就不正确了。
2001年10月全国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委召开研讨会议,确定: “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也包括光线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如“画像”“录像”“音像”“声像”“偶像”“人像”“神像”“塑像”“图像”“肖像”“绣像”“遗像”“影像”“摄像”“显像管”等,都是人工做成的;“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如“表象”“病象”“形象”“脉象”“气象”“景象”“天象”“观象仪”等,都是自然表现出来的。
“像”“象”“相”。这方面的用字,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比较乱。“照相机”用“相”;照出的东西用“相片”。“摄像机”“录像机”用“像”。“假象”用“象”,“真相”用“相”,是约定俗成。
4. “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翔实”。
5. “暄”指阳光温暖,“喧”指大声说话,“寒暄”是指见面时问寒问暖,而不是指声音很大。“寒暄”不能写作“寒喧”。
6. “笑眯眯”不能写作“笑咪咪”。“笑眯眯”跟眼神有关,故用“眯”。
7. “泄”与“泻”。“泄”是指气体或液体从封闭的物体中流出,有漏出的意思,如“泄漏”“泄洪”;也引申为透露、抒发的意思,如“泄密”“泄愤”。“泻”是指大量液体急速流动,也指情感等连续、强烈地表达,如“上吐下泻”“一泻千里”“倾泻”。
8. “萧瑟”“萧条”不应写作“肖瑟”“肖条”。
9. “斜”和“邪”。“斜”指方位不正,“邪”多指行为、品德不正。
10. “学历”与“学力”。“学历”一般指(在校)学习的经历;“学力”一般指学习所达到的程度。
11. “形”与“型”。如“蟹型建筑”应为“蟹形建筑”。“形”的本义指形体、形象,也可指形状、样子、实体,还可指表现、显露,如“形影不离”“字形”“地形”“图形”“圆形”“喜形于色”。
“型”的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引申出式样、类型、楷模、法式的意思,如“新型”“型号”。“原形”是指原来的形状,引申为本来的面目,如“原形毕露”。“原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2. “醒悟”与“省悟”。“醒悟”多指在外界作用下觉醒过来,变得清楚。“省悟”的“省”有反省的意思,因此多指经过自省、内省、反省而明白、觉悟过来。
13. “霄”是指云、天空,“宵”则是指夜晚。“夜宵”“元宵”不要写作“夜霄”“元霄”。
14.关于 “月日”在专项名词中的用法。月、日之间,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加“·”(间隔号),再外加引号,以避免歧义,如“一二·九”运动。如涉及十月,也可用“一〇”,如“一〇一二”,可不加“·”。
事件或文件等现象的月日简称,如果知名度大,可不加引号和“·”,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用法都是正确的。用阿拉伯字母表示月日时,中间加“·”,如“11·14”,不用“—”(11—14)。
15. “授予”与“授于”的着眼角度是不同的。向某某人或单位颁发某项奖励和荣誉,用“授予”。
16. “萤”与“荧”。“萤”一般用于“萤火虫”。“荧屏”“荧光”不要写作“萤屏”“萤光”。
17. “树阴”“林阴道”的“阴”可否写作“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与《现代汉词规范字典》的解释不一。《规范字典》明确提出,“树荫”“林荫道”应写作“树阴”“林阴道”。我们发稿中两种写法都可以用,但同一篇稿件内以统一用法为宜。在“柳荫街”“柳荫公园”“林荫街”等固定地名中,只用“荫”。
18. “一起”与“一齐”。“一起”侧重于表示空间上的“一同”“一块儿”,如“一起去吃饭”;“一齐”侧重于表示时间上的同时,如“一齐到达终点”“一齐鼓掌”。
19. “哺育”与“抚育”。“哺育”指喂养,比喻培养,对象范围较窄,不包括植物,如“井冈山是哺育中国革命的摇篮”。“抚育”“抚养”,专指照料培育,对象可以是一切生物。
20. “反应”与“反映”。“反映灵敏”应为“反应灵敏”。“反应”是指有机体对外部刺激的回应,又指事情发生后引起的看法或做法,如“反应迟钝”。“反映”的本意为映照,比喻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认识与表达。
21.涉及汽车的 “换挡、挂挡”中的“挡”(dǎng)不能写作“档”。〔档,只有一个读音,读dàng,例如:档位、档次、档案。“挡”有两个读音:挂挡、空挡、挡住,读dǎng;摒挡、搭挡(也作搭档) 读dàng——“编辑校对”注〕
22. “翻番”与“加倍”。“翻番”是两倍两倍地增加,如果基数是3,翻1番就是6,翻2番就是12,翻5番就是96。“翻几番”就是基数乘以2的几次方。“加倍”表示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去乘以某数。如3的1倍是3,3的2倍是6,3的5倍是15。“翻番”比“加倍”的增长要快得多。
23.现在不少人常将 “分”写成“份”。如“份内事”应为“分内事”;“有着特殊的份量”应为“有着特殊的分量”;
“犯罪份子”应为“犯罪分子”。 “身分”是符合字义的词,但因为公安部门发放证件时使用了“身份证”,这个词使用频率较大,《现代汉语词典》按约定俗成的原则,收入了“身份”这个词。但与此同义的“本分”“缘分”“成分”等仍用“分”。
“县份”“省份”“年份”“月份”用“份”不用“分”。“分量”不要写作“份量”。
24. “肤浅”与“浮浅”。二者的侧重点不一样,“肤浅”强调不深入、不深刻,止于表面,多与表示人的认识活动的词语搭配,比“浮浅”用得多。“浮浅”则强调浅薄、轻浮,重在表示缺乏某种知识、修养。
25. “扶养”与“抚养”。“扶养”的意思就是“养活”,其对象既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平辈或晚辈。“抚养”的意思是“爱护并教养”,其对象多是晚辈。
26. “副”与“幅”。对字画习惯用“幅”,而对联因为成双,只能用“副”,如“一副对联”。用于脸部表情,用“一副笑脸”。表示中药的汤药时,用“一服药”。
27. “伏法”与“服法”。“伏法”指罪犯被执行死刑,不能用在被判死缓及以下的罪犯身上;如果指罪犯认罪,可用“伏罪”。“服法”是指服从法院判决,如“认罪服法”。
28. “赋予”与“付与”。“赋予”中的赋予者应是尊长高贵的一方,如“人民、宪法、历史、时代、组织、大自然”等。“付与”指给予、交给,所给的对象多是一般人或具体事物,所付的东西也多指钱款和具体物品。
29. “竿”“杆”“秆”。“竿”指竹竿,所组词汇与竹子原料有关。“钓竿”现在多用塑料来做,但仍沿用“竿”字。“杆”是指细长的棍状物。“秆”是指某些植物的茎,“秸秆”“麦秆”不要写作“秸杆”“麦杆”。
30. “冈”与“岗”。“冈”指较低而平的山脊,构词有“山冈”“井冈山”“黄冈”“云冈石窟”。表示岗位、岗哨要用“岗”。但也有的地方土坡、不高的山也用“岗”,如“黄土岗”。
31. “功夫”与“工夫”。经常通用,但是,在表示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习惯用“工夫”;表示工作、学习所花的精力时间时,表示本领和造诣等义项时,习惯用“功夫”。
UfqiLong
32. “该”。如“该工厂”“该学校”中的“该”,是旧时的公文用语,现代的公文已很少用,发稿中提倡使用“这个工厂”“那所学校”这样的通俗写法。
33. “贯穿”与“贯串”。有时可通用,但“贯串”大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贯穿”不仅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还能用于较具体的事物。“贯穿”用得更多一些。
34. “宏大”与“洪大”。“宏大”指规模巨大、志向宏伟,如“规模宏大”“志愿宏大”。“洪大”一般指声音和具体的情状,如“钟声洪大”“水势洪大”。
35. “候”(hòu)与“侯”(hòu hóu)。如“等侯”应为“等候”;“侯选人”应为“候选人”;“那时侯”应为“那时候”。“侯”字只有两个义项:(1)姓(读:hóu);(2)古代贵族的一种爵位,如“诸侯”“封侯”(读:hóu);(3)地名,闽侯(读:hòu),在福建。
36. “划”与“画”。凡是指用手、脚或物做出某种动作时,一般用“画”字,如“画十字”“指天画地”“指手画脚”;“规划”“计划”等写“划”。
37. “会合”与“汇合”。“会合”含有相会、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汇合”没有相会、见面的意思,而且多用于水流聚集或类似的喻义,如“三江汇合”“人民的意志汇合成巨大力量”。
38. “化妆”与“化装”。“化妆”一般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也有“美化”的比喻义。“化装”一般指演员为扮演角色而加以修饰;也指因特殊需要而改变装束、容貌,如“化装成特务”。
39. “荟萃”是指英俊的人物聚集或精美的东西汇集,不要写作“荟翠”。
40. “轰然”与“哄然”。“轰然”形容声响巨大,如“旧楼轰然倒塌”;“哄然”形容人声又多又大,如“哄然发笑”。
41. “简朴”与“俭朴”。“俭朴”着重指节俭朴素,运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个人生活方面;“简朴”除了指生活方面外,还指语言、文笔。
42. “接合”与“结合”。“接合”所用的对象比较具体,如“城乡接合部”;“结合”比较抽象,如“理论结合实际”。“接合”的各部分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的,只是相接触的部分连在一起,“结合”的各部分合成整体,是相互融合的。
43. “截止”“截止到”与“截至”。“截止”是某过程停止、终止;“截至”是到某过程的某个时候。“截止今天”是错误的用法,正确的用法是“截至今天”或“截止到今天”。
44. “界限”与“界线”。“界限”主要用于抽象事物,表示限度、尽头;“界线”主要用于具体事物。
45. “几率”和“概率”是一个意思,一般写作“概率”,不要写作“机率”。
46. “决不”与“绝不”。“决不”含有决心不、一定不的意思,多强调主观态度,如“决不让步”;“绝不”则含有“绝对不”的意思,多强调客观上必定不,如“绝不允许”。
47. “即”与“既”。“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触即发”;“即使”的“即”有假设的意思。“既”指已经达到、已经过去,如“既然如此”“既往不咎”。
48. “记”与“纪”。“纪实”是指记录事实,也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一般不写作“记实”。“纪行”一般不写作“记行”。
49. “忌妒”和“嫉妒”是同义词,现在常用“忌妒”。“嫉”本身就有“忌妒”的意思。不要把“嫉贤妒能”写成“忌贤妒能”。
50. “精简”的意思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一般不写作“精减”。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