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 12118 , 2422 , 84
人类遇到根本问题是信息问题-3
这种天真的信息观为发展更强大的信息科技提供了理由,而这种观点也成为计算机与网络时代半官方意识形态。
1989年6月,就在柏林墙倒塌与铁幕被冲破的前几个月,罗纳德·里根宣告,
“极权主义的歌利亚很快就会被微晶片的大卫打倒”,
同时提到
“最大的老大哥在面对通信科技时已越来越无助……信息就是现代社会的氧气……能够越过顶部装了刺网的高墙,能够飘过通了电、设了各种陷阱的边界。电子束如同微风,仿佛穿越蕾丝一般吹过铁幕”。
2009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到访上海,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向中国东道主表示:
“我非常相信技术的作用,非常重视开放性。在信息流动方面,我认为信息流通越自由,社会就变得越强。”
创业者与企业也常常对资讯科技抱持着同样乐观的看法。
早在1858年,《新英格兰人》就有一篇社论谈到电报这项发明:
“既然已经创造出这样的工具,让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思想得以交流,过去的偏见与敌意必将无以为继。”
在经过将近两个世纪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马克·扎克伯格则表示,脸书的目标
“是帮助大众分享更多信息,好让世界变得更加开放,以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著名未来学家、创业家雷·库兹韦尔2024年出版的新书《奇点已更为临近》回顾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并得出结论:
“现实情况就是,随着科技指数级的改进,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在变得更好。”
书中回顾了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展,列举了印刷术的发明等例子,认为信息技术从本质上倾向于产生
“一种良性循环,让人类福祉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得到改进,包括识字、教育、财富、卫生、健康、民主和减少暴力”。
最能够简洁表达出这种天真信息观的,或许就是谷歌的使命宣言:
“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
面对歌德的警告,谷歌显然认为虽然一个学徒偷走老师的魔法咒语可能造成灾难,但如果很多学徒能够自由获取世界上所有的信息,这些学徒不但能创造出人人受益的魔法扫帚,还能学会明智地使用这股力量。
重新审视人工智能对人的意义
这里必须强调,很多时候,拥有更多的信息确实能让人更加了解世界,更明智地运用手中的力量。
以儿童死亡率的大幅下降为例,歌德是全家7个孩子里的老大,但只有他和妹妹柯妮莉亚庆祝了7岁生日。
其他孩子多半因病夭折,赫尔曼·雅各布6岁时死于疾病,凯瑟琳娜·伊丽莎白活到4岁,约翰妮·玛丽亚活到2岁,乔治·阿道夫只活了8个月,还有一个弟弟来不及取名便胎死腹中。最后柯妮莉亚在26岁病逝,全家这一代只剩歌德一人。
UfqiLong
歌德自己后来也生了5个孩子,但除了长子奥古斯特,其余的孩子都在出生后两周内夭折。
夭折的原因很可能是歌德和妻子克里斯典娜的血型不兼容,让她在第一次成功怀孕后,体内出现了对抗胎儿血型的抗体。这种病被称为Rh血型不合溶血病,目前已能有效治疗,死亡率不到2%,但在18世纪90年代,这种疾病平均死亡率高达50%,等于给歌德后来的4个孩子都判了死刑。
18世纪末,歌德家族堪称德国的富裕家庭,但他家这两代的儿童存活率只有可怜的25%,12个孩子中只有3个活到成年。
这个可怕的统计数字并非个例,歌德在1797年写下《魔法师学徒》时,估计德国儿童只有大约50% 能活到15岁,而且当时全球大多数地区的情况大概也是如此。到 2020年,全球儿童有95.6%能活到15岁,这个数字在德国更是高达 99.5%。之所以能有这项重大的成就,当然是因为收集、分析和共享了关于血型等要素的大批医学数据。
所以就这个案例而言,天真的信息观其实说得没错。
(未完待续, To be contd)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