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2 05:00 .. 杨士莪再度北上。
1957年,杨士莪被派往苏联进修。
当时,我国水声学科亟须填补空白,他便从天文学改行研究水声。
因为光波、电磁波等在水中“寸步难行”,声波可以远距离传播。
其间,杨士莪发现有两个关键技术实验室对他这样的外国人是紧紧关闭的。
“真正尖端的东西,想从国外学、从国外买,都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干.”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骨气。
1960年,杨士莪在回国后选择白手起家,在哈军工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
他挤出时间钻研理论,编写教材,推出了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作《水下噪声原理》,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原理》,以及《水声传播原理》等课程和教材。
70年多来,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杨士莪始终引领前行。
无论是海洋矿产勘探、船舶导 .. UfqiNews ↓
1
...汪德昭阐述了声学这门学科的性质、任务、作用和国际上的发展情况,呼吁“形成一个有一定设备、相当基础、900多人的声学研究队伍,为研究声学基础理论起骨干作用,并为国民经济、国防研究项目服务”.
书信结尾处,汪德昭提出了“不愿当大官,只想搞科研”的个人请求:“最近,局领导又通知我必须上调任海洋局副局长.
像我这样长期搞科研的人,不发挥我的专长,却要我担任我所不熟悉的副局长工作,对党是不利的……我今天已经72岁了,但身体很好,精力充沛,每天仍可以工作10个小时以上……我决心和我共同战斗了20年的战友们在一起,为在本世纪内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贡献出我的全部力量!”1978年6月,汪德昭如愿以偿.
声学所复所,汪德昭仍任所长一职.
73岁,披挂出海如愿留在声学所的汪德昭没有食言.
1978年11月,研究所复所5个月后,这位“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的老人披挂上阵,带着他年轻的“.. 05-25 13:00 ↓ 32
...李汇哲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水声工程专业2019级学生,中共预备党员.
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省金奖,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项.
围绕水声通信组网技术开展研究,发表SCI期刊论文1篇.
陆佳妮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学生,中共预备党员,女子足球国家一级运动员、二级裁判员.
曾获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运动交流赛足球比赛亚军.
郑瀛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2019级学生.
曾3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金奖、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二等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
张配荧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高分子)专业2019级学生,中共预备党员,上海市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
曾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 05-04 11:10 ↓ 20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