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03 03:10 .. 商业航天技术辐射面广、产业带动力强、关联产业多、产品附加值高,能有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精尖技术和行业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航天领域的项目往往对资金需求巨大、回报周期较长,需要投资方保持足够包容性。
现阶段,强劲的投融资势头不仅有助于业内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取得技术突破、扩大生产规模、吸引优秀人才,还有助于商业航天吸引越来越多投资方的关注,为后续“吸金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据悉,商业航天产业主要包括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以及空间站五大领域。
从15起投融资案例的具体情况看,今年,资金正集中流向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两个细分领域。
15起案例中,有8起所筹资金用于与运载火箭相关的项目,5起所筹资金用于与人造卫星相关的项目,1起兼顾火箭和卫星零部件的研发, .. UfqiNews ↓
2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通过锁紧对接机构上的12把对接锁,飞船可以实现与空间站的密封及刚性连接,从而建立起一条直径约80厘米、长约1米的通道,确保航天员通行“感觉良好”.
此外,对接机构还要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分得开”.
在太空中,由于没有空气的阻挡,当两块金属放置距离过近时就会自动“焊接”到一起.
为此,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团队给对接机构喷涂了一层特殊的“保护膜”,确保对接机构在长期对接锁紧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现安全可靠分离,让航天员实现天地“自由往返”.
5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的画面.
新华社记者李杰摄舱门是否已关好?检漏仪来帮忙航天员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这一过程要经历多次穿舱活动,每次都需要打开和关闭舱门.
要.. 06-02 02:00 ↓ 43
...八院试验队颜鹏飞摄“60后”陈为全程参与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六号”这16艘飞船的研制和发射任务,凭借30多年的总装操作技术,收获了“201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陈为明年将退休,谈起“一辈子只做了一个型号”时,他感触良深:“这辈子值了,后面就看年轻人了.”
总装高级技师陈为、青年技师沈鑫、“新人”韩宇都是上海航天人,他们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简称:八院).
“90后”沈鑫是陈为的徒弟.
跟师父一样,沈鑫成了总装操作的“资深师傅”.
他在发射场的计划总是排得满满当当,他有时是一位飒爽的吊装指挥,有时又是为飞船“临行密密缝”的细致“缝针人”.
2003年出生的韩宇是本次八院试验队中年龄最小的.
参加工作以来,韩宇跟着师父沈鑫学习总装操作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
“在师爷(陈为)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生择一事,一事成一生’的坚守;在师父(沈鑫)的身上,我看到了‘.. 05-31 10:00 ↓ 37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