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20 02:20 .. 在北房和南房分别推出历史上的《新青年》和陈独秀在北京两个专题展,集中展示《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陈独秀的基本生平及在京期间的主要活动与历史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9月至1926年7月间《新青年》刊登的200余篇马克思、列宁著作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在这里首次以仿真的形式集中展示,填补了一项历史空白。
该展览还首次汇集展出了陈独秀、李大钊编辑《新青年》时往来书信及编者作者之间的通信手札,让观众了解和感受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初心和使命。
据了解,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很多事件都是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发生的,院内还原景重现了《觉醒年代》中的部分陈列,希望能带给观众更别致的观展体验。
同时,现场特别设置了油印体验,观众可以亲手印制第一版《新青年》封面并加盖当日纪念章带走留念,不仅学得到党史知识,还能带得走红色文化。
2024-08-27 .. UfqiNews ↓
6
...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在这里他接受了早期的自由主义、了解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先生则是先后5次赴日本留学.
1901年,陈独秀首次留学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日语.
9月,陈独秀再次赴日,就读于读东京成城学校(日本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陆军科.
同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之一的高一涵在同一时期也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政法,后期回国后同李大钊一同创办《晨报》.
能写、能打又能医的鲁迅先生先入东京弘文学院预科,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中学课本里的《藤野先生》便是这所学校的一位教授.
现如今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早已并入东北大学,凭借东北大的一己之力成为是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国立大学.
除此以外,周恩来曾在日本明治大学进行过短期学习,写下人间词话三境界的王国维就读于东京物理学校;创作出《凤凰涅槃》、《女神》的郭沫若曾留学于日本的九州帝国大学学习医学.
而.. 03-08 22:40 ↓ 12
...尤以鲁迅的杂文最有成就和影响.
杂文是现代议论文的代表文体,具有议论说理的情感化特征,在鲁迅笔下更带有“释愤抒情”的情调.
鲁迅在《〈华盖集续编〉小引》中自述杂文写作“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
如果说他的随感录有感而发,短小精悍,智慧与情感的交会最为简捷敏锐;那么,其长篇议论文的情理交融就更为错综复杂、丰富多样.
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层层深入地阐述该打“落水狗”的道理,不仅对反动势力走狗们即便“落水”也要“咬人”的“狗性”有着透彻的理性认识和强烈的憎恶之情,对主张宽容者的所谓绅士风度也加以讽喻,从而警醒提倡“费厄泼赖”者改变观点.
鲁迅自称“这虽然不是我的血所写,却是见了我的同辈和比我年幼的青年们的血而写的”(《写在〈坟〉的后面》).
他以历史和现实的血的惨痛教训写下的议论文,议论说理总是与释愤抒情融为一体,其基调是“有情的讽刺”而非.. 09-25 09:10 ↓ 10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