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11 06:30 .. 一般仿冒App不会在正规应用商店上架,通常没有经过安全合规审核,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违规获取手机权限等风险。
山寨App通过多种手段盗取信息与钱财山寨App有哪些典型的骗人套路呢?反诈工作专班的专家结合一款山寨App进行了分析。
这是一个通过下载链接安装的仿冒微信App,从图标和名称上看几乎和正版微信没有区别。
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专家刘妍妍:点击打开这个仿冒的微信App之后,它会首先跳到一个类似于聊天界面的样子,然后马上切换到需要我们输入账号和密码的界面。
这个过程,看起来就像是我们在登录时遇到了一些异常,需要做身份的一个核验。
而用户一旦在这里输入了身份证和账号密码之后,诈骗分子就会从后台获取到这些身份信息,再加上本身这个App是能够从手机上获取本机电话号码的,相当于诈骗分子掌握了全套的微信账号信息,就可以去实施后续的诈骗了。
1共2页推荐阅读央视新闻客户端 .. UfqiNews ↓
1
...但提示对方的号码一直在通话中.
时间紧迫,徐校锋和同事冯哲锋立即出动,赶到了当事人李女士所在位置.
“隔着门能听到里面传来交谈声,我们就使劲敲门,让当事人开门.”
徐校锋说.
李女士虽然开了门,但还在和骗子通话,并对他们的劝说将信将疑.
“你在和谁通话?对方是骗子,赶快挂掉!”于是,徐校锋上前一把从李女士手中接过手机,开启霸气怒怼模式.
“我们长期在做预警劝阻反诈工作,对骗子是比较痛恨的.
刚开始我情绪比较激动,想让对方露脸进行核查,但对方比较狡猾,一直不肯露脸,我们就直接亮明身份,并告知对方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对方立刻挂了电话.”
徐校锋说.
记者了解到,李女士此次遇到的是冒充公检法的诈骗.
对方自称是福州市公安局民警,不仅准确说出李女士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还通过聊天工具发来一张强制冻结执行命令,称李女士身份证注册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黑钱”,需要配合进行“线上笔录”调查.
为.. 05-02 02:50 ↓ 22
...“山寨”商品经细微改动,“碰瓷”知名商品包装装潢,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营销,实施仿冒混淆行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4月,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办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28件,罚没金额46.3万元,涉及医药养生产品、教育培训、服装服饰、地方名优特产品、涉疫用品、日常用品等多个领域,与民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表示,通过加大对网络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对相关经营者形成了有效震慑,使“搭便车”“傍名牌”“蹭热度”“刷信誉”等违法行为无处遁形,不断净化网络竞争秩序,着力维护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提示,当消费者遇到以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时,需加强警惕和防范:经销的产品包装与知名商品非常相似;向公众宣称其与某知名平台或品牌产品签订不存在的合作及授权许可关系;从网.. 05-18 11:50 ↓ 17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