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7 13:30 .. 请刷新本页面【科技前沿】光明日报北京4月23日电记者陈海波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有害生物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首席专家张永江团队研制出针对茄科作物易感的4种重大病毒的一步法高精准检测技术,填补4种病毒同步检测的国际空白,检测灵敏度是常规方法的100倍,检测时间也大大缩短,可为马铃薯、番茄等茄科农产品的田间疫情监测和口岸检疫等提供快速高精准检测手段。
该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发表。
植物病毒是制约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由于病毒个体极其微小,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在发生初期很容易被忽视。
快速、准确、灵敏、实用的检测技术,是防止病毒入侵、生产无毒种子种苗、病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的前提和关键。
茄科作物主要包括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枸杞等,是许多病毒的易感寄主。
其中,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辣椒轻斑驳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番茄斑驳花叶病 .. UfqiNews ↓
1
...该成果标志着我国马铃薯育种率先进入基因组设计育种新时代.
该团队收集了大量茄科物种资源,完成了38个茄科基因组的组装,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将100个茄科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最终开发出了新的进化透镜技术.
该团队利用该技术鉴定出17M高度保守的位点,研究人员利用这些保守位点信息,结合马铃薯群体的信息,构建了马铃薯有害突变二维图谱,将人们对马铃薯基因组的认知从一维的线的认识升级到了二维的面的认识.
研究人员还利用该图谱开发了一个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更好地帮助育种专家制定早期育种决策,缩短马铃薯育种周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表示,该团队包括这项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奠定了我国在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优势地位.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马铃薯,还将会对粮、油、果、蔬、茶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这次研究中,该团队创新.. 05-05 22:30 ↓ 24
...日本京都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先前研究发现,辣椒中的pAMT基因在辣椒素合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该校研究人员参与的团队比较了辣椒与其他茄科植物的基因组,发现pAMT基因属于茄科植物普遍拥有的GABA-T基因的一种,但拥有其他GABA-T基因所没有的两个特性,一是在辣椒合成辣椒素的部位有特殊的转录模式,二是针对辣椒素合成过程中的香草醛有高催化活性.
这两个特性使pAMT基因成为专门合成辣椒素的基因.
研究人员说,辣椒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生热等作用,其健康功效受到关注.
如果继续深入研究,令其他茄科植物也能合成辣椒素,就有望培育出诸如“辣番茄”等蔬菜新品种.
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杂志》上.
KEYWORDS:YOUMAYLIKE.. 12-28 21:20 ↓ 5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