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26 04:20 .. 3、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为长江下游地区文化演进提供典型范例磨盘山遗址位于安徽省郎溪县飞鲤镇新法村,坐落于皖南最大的湖泊—南漪湖的东岸,20世纪70年代因开掘新郎川河而发现。
遗址北有沟通长江水系和环太湖水系的郎川河流过,因此正处于古代文化东传西递、南来北往的地理节点上。
据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赵东升介绍,2015、2016和2023年南京大学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3次发掘,在该遗址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连续文化堆积。
遗址延续时间长,谱系完整,是长江下游地区少有的连续时间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可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演进提供典型范例。
“遗址处于几大文化区的中间地带,又以马家浜文化晚期到良渚文化早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可成为探讨崧泽文化圈和良渚文化形成的重要参考.”
赵东升表示,磨盘山遗址是皖南地区迄今发现和发 .. UfqiNews ↓
2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是一处既有居址又有墓地的诺木洪文化大型聚落,年代为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A区墓葬分布图.
受访者供图自2021年起,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该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杜玮介绍,2023年度发掘面积500平方米,结合勘探和试掘,确认了遗址的总面积和功能区划.
居址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发现有石(城)墙、房屋建筑基址、(铜)冶铸遗存等重要遗迹.
此外,联合考古队在该遗址发现三片墓地,总面积12万平方米,共有墓葬3228座,现已发掘52座.
“目前已发现大量陶器、铜器、石(玉)器、骨器、木器、编织物和人骨、动植物遗存,为诺木洪文化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杜玮说.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A区墓地出土铜牛.
受访者.. 08-28 19:40 ↓ 16
...你可以见到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的商周时期青铜面具,还有像手办一样的可爱小人儿.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丨青铜大面具关于青铜大面具,容我多安利一句:拍完正面照,你一定要绕到展柜的背面去看看,你会看到古蜀工匠在铸造这个庞然大物时的工艺痕迹,还有小“彩蛋”.
如果你在B站冲浪的时候看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纪录片,应该会对这件大家伙眼熟.
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剧照大面具刚出土的时候,保存状态完好,唯独左耳是脱落的.
修复专家郭汉中遵循最少干预原则,为它定制了一个可拆卸的挂耳支架,绕去展品背面,就能看到.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丨青铜大面具(背面)提到殷墟,你肯定会马上想到甲骨文.
我看过一则新闻:中国文字博物馆曾发出甲骨文破译召集令,“破译一个字,奖金十万元”,这足以说明甲骨文字研究的重要程度和艰巨性.
这次,你可以在展览现场,看到来自殷墟花园庄东地的2块刻辞卜甲实物.
卜.. 11-26 18:40 ↓ 13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