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27 04:10 .. 市民杨女士说,他们全家每天早晨起来都要服用益生菌补充剂,因为听说这类产品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20世纪初,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俄国细菌学家梅契尼科夫将“益生菌”和“健康”联系起来,之后益生菌渐渐流行。
我国消费者对益生菌的最初认识,或许来自日本品牌养乐多,那是21世纪初开始在中国推广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
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发现了肠道菌群的“奥秘”。
最经典的,便是各种发酵食材,当然,还有酸奶。
酸奶中富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酵母菌、乳酸杆菌等,可以帮助分解、转化牛奶中可能引起腹泻的乳糖等物质。
这些益生菌进入肠道后,还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帮助肠道内其他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最近几年,当益生菌成为“风口”后,大批消费品牌涌入益生菌赛道。
但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益生菌都是普通食品,带有“蓝帽子”(获得保健品批文的保健食品)标签的益生菌少之又少。
即使作为保健 .. UfqiNews ↓
1
...广告也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
商家所说的“口服益生菌能调节女性私处菌群”可信度究竟有多少?一位三甲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医师告诉笔者,如果患者有阴道炎症,口服益生菌一般没有治疗效果.
此外,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2015年的《阴道炎诊疗指南中》特别提到,口服益生菌不能改变阴道的菌群,尚无研究支持益生菌可作为替代或辅助方法治疗阴道炎.
普通食品当作保健品甚至药品,在电商平台公开夸大宣传功效,实属违规违法.
令人无奈的是,这并不是个例.
早在2021年9月,养乐多关联公司-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因宣传益生菌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等被罚款45万元.
截图自信用中国除了在电商平台营造噱头,益生菌产品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摇身变成蒙骗老年人的“神药”.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海淀警方曾打掉一个诈骗团伙.. 04-01 17:00 ↓ 17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积极推进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备案管理的相关研究,益生菌备案有望落地,益生菌行业要更好地修炼内功,接得住、用得上这一政策红利,维护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对于益生菌行业的未来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指出,一是深度挖掘本土益生菌资源,构建自主知识产权菌种保障体系.
由于益生菌的生物多样性极高,当前已知菌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十分有限.
需要进一步加强益生菌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创新利用,实现核心微生物菌种的自立自强和自主可控.
二是明确益生菌生物学功能的科学内涵,保障优良菌株的供应.
益生菌作为一种活性微生物,其与人体的互作并产生健康效应的机理是复杂多样的,涉及多维度、多靶点和异质性.
这要求对益生菌背后的分子遗传特征、效应物质基础、作用靶标和量效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打造益生菌的临床试验评价和循证体系,以扎实的科学证据为益生菌的健康功效背书.
在对.. 05-30 01:50 ↓ 9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