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30 06:50 .. 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短板,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清华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姜胜耀表示,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入换挡提质的“下半程”,高质量发展成为鲜明主题,要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对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面临的趋势特征,准确理解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向重点。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9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即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强向21世纪经济报 .. UfqiNews ↓
4
...建立有利于城镇与乡村共享发展成果的利益分享机制.
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租赁、共有产权等模式助推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平稳壮大,形成就业人口与产业劳动力需求相挂钩、产业资本利润率与集体资产增值率相挂钩的利益联结.
提高政府在利益联结机制中的组织、协调、保障水平,保护农村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健全以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制度.
一,盘活农村土地要素.
引导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
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二,促进人才城乡双向流动.
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增强中小城市人口承载力和吸引力;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激励城市人才入乡,鼓励.. 09-27 12:50 ↓ 36
...以及探索碳达峰协同机制等生态治理新机制.
技术创新路径:科技创新赋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必然.
要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能源效率.
可以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实施重大绿色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实验室、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要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继续发展壮大清洁能源的基础上以及保障正常生活生产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加速推动高碳行业有序退出,削减煤炭产能和减少煤炭消费.
重点推动电力行业低碳化,减少燃煤电厂的新建数量并逐步淘汰老旧燃煤电厂.
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时,强化基础研究并前瞻性地布局前沿技术,加速现有技术落地,加快先进适用性.. 04-14 08:10 ↓ 14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