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20:10...随处可见公安干警的奋斗身影——维持秩序、搬运物资、清理废墟、疏导交通……人民警察与各方救援力量一起,在抗震救灾现场不懈奋斗,救助受灾民众,度过一个不一样的节日。1月10日,在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警察和各方救援力量一起清理废墟。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1月10日,在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一名警察帮助受灾群众将物品从帐篷搬至板房... 1
-
02-03 20:00...”米玛次仁在地上画出三条线和一个圆圈,然后拍掉手上的泥土,站起来说:“圆圈是临时村委会,三条线分别代表着板房和帐篷。”重新规划的安置点布局,板房排列在帐篷前,中间留出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临时村委会的两顶帐篷布置在左侧。但是,这意味着部分已有的帐篷需要重新搭建。有些村民举棋不定,米玛次仁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抗震救灾是持久... 5
-
02-03 20:00...尽管2021年才参加工作,但作为一名党员,格桑拉珍丝毫没有胆怯和犹豫,第一时间毅然决然地和村里的干部冲向国道沿线的那6间老旧土坯房,因为3年多的走村入户告诉她全村建筑最差的房子就在那。一路上在紧急疏散群众的同时,她胆大心细地清点各户人员并记录着房屋受损情况,余震不断但她向前的脚步却从未停歇。舍家为民,坚守岗位屋漏偏逢连... 9
-
02-01 18:30...渺小的每一个个体凝聚在一起发光发热时,没有战胜不了的灾难,也没有撑不过的苦痛。自然灾难面前,人民群众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强大的祖国永远是坚强的后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次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大集结”中,人们被那些暖心的画面感动了温暖了激励了。各方力量积极响应、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把救灾工作当成责任,全国各地的大小企... 2
-
02-01 18:20...说出了压在心底多年的夙愿:开发无人区,向它要草,让它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这大胆的建议,强烈的要求,引起中共那曲地委(现那曲市委)的重视。在地委统一领导下,由申扎县领导洛桑丹珍带队,一场新的进军开始了。在考察队几次深入无人区考察的同时,申扎县的部分乡村还组织人力、赶上牲畜进入无人区,进行试验性放牧。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考... 0
-
02-01 18:10...救援飞机就已飞抵灾区上空;不到半小时,破拆救援行动就在地震中心区域开展。震后9小时,通讯信号恢复正常,损毁道路全部抢修通车,震后18小时,措果乡、长所乡、曲洛乡等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恢复了供电。重伤病患由直升机运输转移抢救,群众的牲畜、财产从废墟中被挖出,深蓝色的帐篷内外人影忙碌。当晚,高原上的群众住进了温暖的救灾帐篷,吃... 5
-
-
02-01 06:20...他专门起了个大早,要到县城里置办些年货。地震过去20多天了,罗布早已把一家四口在安置点的板房收拾利索,年货也已备齐。但他的心里,还有一件事儿没有落地。地震前,罗布和妻子共同经营一间小商店,自己有空时也靠开大车挣些营生,一家四口过得有滋有味。但一场地震,让稳定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瞬间,昔日的村舍成了废墟,罗布来不及多... 5
-
01-30 11:20...在这个临时帐篷里,消防员们正在为木队村的百姓们制作当天的午饭。尼玛顿珠告诉记者,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珠峰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就来到较为偏远的曲洛乡木队村开展救援工作,营救群众、搬运物资、搭建帐篷和板房。十几天来,队员们和村子里的三百多名村民早已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珠峰路消防救... 0
-
01-29 05:50...幸福的四世同堂家庭摄影:刘莉旦增点旦拥有一个幸福的四世同堂家庭。在父亲的筹划下,家中购置了2台装载机,旦增点旦考取了装载机驾驶证。驾驶装载机参加各种工程建设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勤劳的双手,家中盖起了新房。地震虽然使房屋受到了损伤,但一家人都平安,没有受伤。为了安全,一家人暂时住在帐篷里。旦增点旦说,比帐篷温暖的板... 4
-
01-28 04:40...只为灾区群众能过个好年。1月23日,旦增平措(中)在帮助村民填写资料。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当日,大风吹翻了2顶安置帐篷。帐篷突然被刮翻,我们都很害怕。村民次仁多吉告诉记者,当时帐篷顶垮了,接着帐篷就被风刮走了,所幸家里7口人都没事。我赶紧熄灭炉火,然后给工作队报告情况。很快,干部们把我家临时搬到了这个物资帐篷里,并对四... 6
-
01-28 03:10...地震一发生,次仁平措的母亲就被埋离世。强忍悲痛,他将后事全推给一个妹妹,自己去组织搜救和安置工作。这也终于解开了我们的一个困惑:几个小时前,记者碰到他妹妹,打听村党支部书记时,她说,那个人,我不认识他。原来,这是一句气话。两次在灾区,我碰到了许多像次仁平措这样有名或无名的英雄:他们可能是战士,可能是干警,可能是医生,也... 0
-
01-27 22:00...受伤儿童很快恢复了意识。将母子二人转移到安全地带,党员先锋队匆匆赶往下一个抢险现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央企等救援力量反应迅速、组织有力,党员带头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线,争分夺秒搜救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定日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顿珠江村,率领着3车19人的救援队... 2
-
-
01-26 09:10...鲜红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8个大字格外醒目。这个被林业职工亲切称为点儿的工队临时生活区由3顶帐篷组成,39名林业职工生活其中。记者走进的,是前排也是最大的一顶帐篷。地火龙炉火正旺,室外温度零下20多摄氏度,帐篷里却暖意融融。刚刚收工的工人们在地火龙两侧的大通铺上或坐或卧,喝水聊天,狭小的帐篷里满是浓浓的生活味道。乌尔旗汉... 1
-
01-25 20:20...就能满足受灾群众入住要求。有得住,还要有得用。目前,各方已为震区调拨物资种类25类,包括取暖类设备3万多个、火炉类9000多个、被毯约26万床、服装18万套,主食、肉、蔬果900余吨。在日喀则火车西站附近的这个仓库,以接受各地政府和社会捐赠物资为主,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5间仓库分工明确,24小时运转。他们从物资运... 1
-
01-24 19:30...时常可以融化冰冷的灾难,鼓舞人心,渺小的每一个个体凝聚在一起发光发热时,没有战胜不了的灾难,也没有撑不过的苦痛。自然灾难面前,人民群众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强大的祖国永远是坚强的后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次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大集结”中,人们被那些暖心的画面感动了温暖了激励了。各方力量积极响应、社会各界主动参与,把... 5
-
01-23 02:40...救援飞机就已飞抵灾区上空;不到半小时,破拆救援行动就在地震中心区域开展。震后9小时,通讯信号恢复正常,损毁道路全部抢修通车,震后18小时,措果乡、长所乡、曲洛乡等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恢复了供电。重伤病患由直升机运输转移抢救,群众的牲畜、财产从废墟中被挖出,深蓝色的帐篷内外人影忙碌。当晚,高原上的群众住进了温暖的救灾帐篷,吃... 4
-
01-20 18:30...被誉为“万岛之国”。19世纪50年代,挪威剧作家兼诗人亨利克·易卜生提出了“friluftsliv”的概念,即自由的空中生活,强调人们需要花时间亲近大自然。1957年,挪威人就在《户外休闲法案》中加入明文条例,保障当地居民的漫游权,只要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允许人们在挪威的户外任意地点散步、露营和采摘果实。在挪威... 0
-
01-18 11:00...1月11日,位于西藏定日6.8级地震震中区域措果乡的塘仁村,受灾群众帐篷里电灯已依靠市电供电。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塘仁村63岁村民桑杰卓玛家的三间帐篷搭建在自家震损房屋旁边的草地里,国家电网抢险救援人员为她从市电主线接通入户。“这下能检查的项目更全了。”现场携带电子仪器、准备为桑杰卓玛一家进行入户体检的医疗保障人员说。“... 0
-
-
01-17 23:10...他们的双手早已磨出了红印,但手中的活却一刻也没有停下。“地震当天,我们就在微信群里商量要不要去震区支援。”1月7日,次仁加措在微信群里发起号召,三名退伍老兵响应。当日15时,他们从江孜县出发,考虑到当时贸然行动可能给救援交通带来不便。经过商量,四人决定一路搭乘过往车辆前往定日。“可能是因为我们穿着迷彩服,也有可能是因为... 0
-
01-17 11:00...在西藏定日县长所乡贡错村受灾群众安置点,西藏军区某团二级上士张晓航正带领两名战士,逐排检查板房安全情况。随着安置点居住条件逐步改善,板房内取暖、供电等设施也多了起来。过去,村民靠烧牛粪取暖,很少用煤炉,所以防范煤气中毒的意识不强。“安全无小事,必须认真细致对待。”该团勤务保障连决定抽调官兵组成安全检查小组,担负夜间安全... 2
-
11-11 12:10...走进重建中的房屋,同样叮嘱“要保证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入住”。看床铺、察饮食、问健康,是习近平总书记慰问受灾群众时的习惯动作。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5个多月后,大寒节气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乘飞机、转汽车,一路颠簸到鲁甸。当天,总书记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在邹体富老两口和孙子住的帐篷里,总书记摸了... 1
-
11-11 00:10...总书记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在邹体富老两口和孙子住的帐篷里,总书记摸了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老两口答“暖和”。对受灾地区的少年儿童,总书记格外关怀。2013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在芦山县体育馆安置点的帐篷内,总书记笑着摸摸小男孩骆俊诚的脸,亲了亲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5年6月,... 1
-
-
-
本页Url:
-
2025-02-07-23:1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