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17 19:30...2017年10月,仁丰里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启动。怎么改才能保留小街小巷古色古香的原貌、原住、原味?改造期间,扬州市政协副主席、时任广陵区副区长李建芳数次牵头邀请规划、设计、建筑、文化、彩绘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周岚介绍。既问专家,又问大家。仁丰里改造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征集住... 3
-
03-14 17:50...”……委员们的回答,充满了奋进的底气,传递着发展的信心。有的委员是“数据控”。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说:“去年我国进口了1.05亿吨大豆,大部分都用作畜禽的蛋白饲料。如果完全要替代这1亿多吨大豆的进口,那相当于我国得新增7亿至8亿亩耕地。”“让玉米既当‘能量源’又当‘蛋白罐’。我们和企业合作,已经培育了多... 0
-
03-11 04:10...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打下了坚实基础。究其原因,他认为,首先是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此外,充足有力的宏观调控工具、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撑和保障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保障。“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非常重要。”马建堂表示,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改革、努力开放、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任务,为世... 4
-
03-08 20:10...多一个百分点,我们就多一份保障。今天,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高蛋白玉米研发的故事启示我们,“1%”里有困难挑战,更有底气和信心。尽管每前进一个百分点都要克服巨大的阻力,付出无比的艰辛,但每实现一点突破,都能让前景变得更好,让发展底气更足。翻开科技史,每一个重大突破的背后,几乎都刻着“九十九死一生”... 4
-
03-08 20:00...实事求是地讲,不少科研项目都有可能是“一辈子没有结果的事”。尤其是基础研究,难度大、花费高、周期长,且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复杂,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市场化面临重重堵点,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况且,科研投入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很多科技工作者即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也可能长期得不到回报,甚至在领域内“一辈子没有结果”... 0
-
03-06 20:10...我国对大豆进口的依存度是什么概念?以2024年数据为例,去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超1亿吨,进口金额3751亿元,占我国进口贸易总额的2.04%。单从进口粮食维度看,去年我国进口粮食1.58亿吨,大豆在粮食进口总量上占比66%以上。如果和本土产量比,去年我国大豆产量2065万吨,进口量则是本土产量的5.1倍,对外依存度高达8... 0
-
-
03-06 10:50...8年后他博士毕业,去中国农大任讲师。2006年10月,严建兵从100多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和康奈尔大学联合招聘的博士后项目机会。在海外工作的五年时间里,严建兵的研究成果促进了高维生素玉米品种的选育,并在赞比亚等国推广种植,他因此获得2010年度日本国际青年农业科学家奖。2011年... 0
-
03-05 15:10...5万辆。“这一切,都表明全球用户越来越认可中国科技创新的价值。”雷军说,今年是小米集团成立15周年,他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近5年小米研发投入约1050亿元,巨额的研发投资给小米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新华社图)“每多一个百分点,... 14
-
03-05 13:00...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就这样耕耘在祖国大地上。被校长提到名字时,37岁的李文强正在距离北京会场近3000公里外,和往年一样,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的玉米地里忙碌。3月正是科研玉米种子成熟收获测产的关键时期,团队师生和工人们一起收玉米。春节之前,他在南繁基地住了近1个月,为玉米授粉。春节之后,他又多次往来武汉与三亚南繁基地,观... 0
-
03-05 11:10...央媒记者将问题提给第一个走上通道的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一靠藏粮于地,二靠藏粮于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0
-
03-03 07:00...在提高玉米蛋白含量、增加产量等方面取得了多个成果。今年两会,他也带来了自己的调研成果。在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洪山实验室,严建兵委员正和科研团队一起检测最新一批玉米样本,从中挑选出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在我国粮食安全领域,面临着一个“隐形挑战”——生产肉蛋奶所需的饲料蛋白多来自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大豆。严建兵委员就此连续两年在全国... 0
-
12-13 22:40...主要以整穗收获为主,后期还需要晾晒、烘干后再脱粒,其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对此,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团队经过11年持续科研攻关,找到一个关键基因,利用该基因可以实现玉米收获期籽粒快速脱水。严建兵介绍,玉米要实现籽粒机械化收获,一般要求是籽粒的含水量在25%左右。目前,商业化推广的玉米品种,收获的时候,籽粒含... 5
-
-
12-01 02:20...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超过6亿亩,但受种植模式、玉米籽粒含水量高等因素限制,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黄淮海区域,主要以整穗收获为主,后期还需要晾晒、烘干后再脱粒,其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对此,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团队经过11年持续科研攻关,找到一个关键基因,利用该基因可以实现玉米收获期籽粒快速脱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 3
-
12-01 02:10...但受种植模式、玉米籽粒含水量高等因素限制,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黄淮海区域,主要以整穗收获为主,后期还需要晾晒、烘干后再脱粒,其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对此,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团队经过11年持续科研攻关,找到一个关键基因,利用该基因可以实现玉米收获期籽粒快速脱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介绍,如果玉米机械化来机收... 9
-
11-15 22:20...由于控制玉米籽粒脱水速率这一性状的基因很少被克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目前难以通过遗传改良培育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长期受限于缺乏快脱水的品种,导致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种植成本。”严建兵说。研究团队围绕这个产业关键问题持续攻关,鉴定到一个影响玉米籽粒脱水的小肽microRPG1,是玉米及其近缘... 7
-
11-15 07:40...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籽粒含水量要求在15%至25%之间,但我国大多数玉米品种在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通常在30%至40%之间。由于控制玉米籽粒脱水速率这一性状的基因很少被克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目前难以通过遗传改良培育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长期受限于缺乏快脱水的品种,导致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种植... 3
-
11-15 04:40...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籽粒含水量要求在15%至25%之间,但我国大多数玉米品种在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通常在30%至40%之间。由于控制玉米籽粒脱水速率这一性状的基因很少被克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目前难以通过遗传改良培育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长期受限于缺乏快脱水的品种,导致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种植... 2
-
03-07 06:2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合光长期关注我国种业发展。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产显著提高,两大优势品种水稻、小麦的单产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大豆、玉米等作物产量的差距更为明显。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刘合光认为,一是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土地肥沃... 0
-
-
-
-
本页Url:
-
2025-04-13-19:55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