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1 02:40...发现小麦品种分化的核心区域——跨着丝粒区域。该研究从基因组层面揭示中国小麦因气候变化、地域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品种演进的遗传机制,为未来小麦的基因组学辅助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信息,也为全球种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支撑未来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相关论文于11月28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 0
-
12-20 21:10...”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邵光明指着长仅0.7厘米的芯片介绍,每个芯片都有一个编码,相当于花鲈的专属“身份证”,它也将成为技术人员选拔、定位花鲈基因“优等生”的有效凭证。技术人员剪下尾鳍部分组织用于基因测序。夏岩缘摄在实验现场,工作人员还小心翼翼地剪下花鲈尾鳍上的部分组织放入试管,以便后期对每条鱼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 0
-
12-20 16:20...实现了学校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业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序推进生物育种是国家战略需求。当前,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种业已跨入一个利用基因改造的“基因时代”,世界前沿种业创新进入了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育种4.0时代。然而,由于瓜类作... 0
-
12-18 10:10...科技部、广东省、广州市等有关单位领导出席座谈会。“π-HuB”计划首席科学家贺福初院士在座谈会上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20多年后,带来了全球生物经济的繁荣和腾飞,但其对人类生老病死的影响尚未达到最初预期。人体有37万亿个细胞,蛋白质的动态变化才是决定生老病死的关键。”“‘π-HuB’计划白皮书在《自然》杂志发布,标... 0
-
12-17 17:00...其结果为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的“混血时间表”提供了更精确细节。现代人类在45000多年前抵达欧洲,与尼安德特人的重叠时间至少有5000年。古人类祖源分析则显示他们有两次“混血事件”。研究团队此次分析了从骨骼碎片中分离出来的一个高覆盖基因组和5个低覆盖基因组,这些骨骼碎片据估约有45000年历史。在他们分析的另一个高覆盖基... 3
-
12-17 03:00...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西北旱区果树发育生物学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协同攻关,揭示了富士苹果80余年芽变选种的基因组基础,解析了短枝型变异的遗传学机制,为提高苹果芽变选种效率和矮化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因资源。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占我国苹果产量70%以上的主栽品种“富士”,其实是礼泉短富、玉华早... 1
-
-
12-16 00:10...解析了短枝型变异的遗传学机制,为提高苹果芽变选种效率和矮化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因资源。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占我国苹果产量70%以上的主栽品种“富士”,其实是礼泉短富、玉华早富等100多个富士系芽变品种群的总称。这些品种芽变的基因组基础是什么?广受欢迎的短枝型性状(矮化品种)是哪个关键基因在起作用?这两... 1
-
12-14 20:10...工作人员还小心翼翼地剪下花鲈尾鳍上的部分组织放入试管,“后期我们会对每条鱼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通过追踪搭载芯片的花鲈生长情况,从中选择具有优良生长性能的花鲈进行繁育。”邵光明说,届时这枚小芯片将成为技术人员选拔、定位花鲈基因“优等生”的有效凭证。当天的实验工作由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的师生团队共... 0
-
12-09 03:20...苹果中超过30%的品种是通过芽变选种培育而来。一直以来,常规的遗传变异检测基于单个参考基因组,在序列比对时会产生参考基因组偏好性,影响变异检测的准确度。特别是对苹果等高杂合度物种,传统检测方法所获得的变异大多是在不同芽变品种中共有的杂合胚系变异,真正导致芽变品种具备不同特点的体细胞变异往往被掩盖在其中。针对这一问题,研... 1
-
12-08 07:30...报道了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这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小鼠基因组DNA全貌。如果我们想获得一个生命体的所有遗传信息,就需要知晓全部基因组DNA的情况。迄今,基因组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目标,正是获得完整的、精确的基因组序列,这对于我们理解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副院长... 0
-
12-06 01:50...该成果揭示了油菜基因组结构变异调控基因表达和性状多样性的规律和机制,并研发出一种高通量鉴定多倍体基因组结构变异的新方法,为作物基因组学研究和性状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科研人员介绍,基因组结构变异在物种表型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揭示结构变异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此知识和技术进行作物改良,对于... 1
-
11-30 02:50...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累计繁殖入库75种作物,保存种质资源突破3.2万份,完成精准鉴定9030份,今年向17个省(区、市)的60多家单位提供农作物种质资源6162份,标志着我省种质资源库已具备提供资源快速共享的能力。据介绍,近年来,省农科院加快种源创新攻关,深入实施“赣种强芯”工程,全面开展水稻、旱粮油料、蔬菜、瓜果、家... 0
-
-
11-29 19:50...该研究从基因组层面揭示中国小麦因气候变化、地域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品种演进的遗传机制,为未来小麦的基因组学辅助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信息,也为全球种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支撑未来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相关论文于11月28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学勇介绍,小麦拥有更为庞大而... 1
-
11-29 05:10...该研究从基因组层面揭示中国小麦因气候变化、地域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品种演进的遗传机制,为未来小麦的基因组学辅助育种改良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信息,也为全球种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支撑未来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相关论文于11月28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学勇介绍,小麦拥有更为庞大而... 1
-
11-27 19:40...“全球苏铁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由仙湖植物园牵头,联合10家单位共同发起,通过携手合作,保护“植物活化石”苏铁,为未来保护奠定基石。“全球苏铁基因组计划”由仙湖植物园牵头,联合深圳华大基因、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南宁植物园、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蒙哥马利植物中心等10家单位共同发起。全球苏铁保护联... 2
-
11-27 14:40...料肉比高,养殖成本也高于一般瘦肉型猪,群众觉不划算,慢慢地越养越少。”从2003年开始,宁乡人李述初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宁乡花猪的种群保护。“当时纯正的宁乡花猪,已经不太好找。我们翻山越岭,终于在偏远山村找到了7头纯种的公猪,50多头母猪。”利用这些珍贵个体,李述初在流沙河建立了湖南省首个地方良种猪保种场——流沙河花猪保种... 0
-
11-26 18:10...武汉警方还在全市重点单位、医院学校、商圈广场、景区公园、客运枢纽等人员密集部位和夜市摊点、晨练健身、夜间游乐等人员集中场所,部署了11类共1091个巡控单元,包括各分局快反巡逻车组、警务站巡逻值守点、水域岸线巡控单元、地铁巡逻小组、机关民警夜巡车组等,将警力最大限度地摆上街面,强化快速反应,震慑违法犯罪。“宗关地铁站巡... 1
-
11-26 18:10...就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苏铁,俗称“铁树”,起源于古生代,繁盛于侏罗纪,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类群之一。苏铁植物是全球植物保护的“旗舰类群”。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72%的苏铁物种正处于濒危状态,所有苏铁植物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名录。早在1999年,中国就将苏铁属... 0
-
-
11-20 22:00...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AI助葡萄育种效率提升400%2024年11月11日10:23来源:科技日报马爱平马昕怡[][][字号]11月8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了解到,该所周永锋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葡萄育种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预测准确率高达85%... 0
-
11-20 19:10...沙头角街道举办“守初心讲业务谈历程”岗位风采展示活动。演讲主题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救助、财务管理、为民服务、法治建设、纪检工作、党建工作、城市建设、应急管理和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他们不仅深刻阐述了各自领域的执着追求和专业精神,还分享了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和创新实践。从“以救助流浪乞讨,见‘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信念,到“择... 2
-
09-18 23:30...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了最新科技考古成果——无锡市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人骨检测报告。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博士杜盼新介绍,这是我国考古界首次成功获取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人类基因组数据,填补了因为环境影响、保存不佳所导致的长江下游古DNA研究缺环,为了解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化人群的起源... 1
-
09-15 09:30...近年来,国际上已进入奶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时代,使用中高密度育种芯片,能使种公牛培育周期由约6年缩短至约2年,育种效率显著提升。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上展出的荷斯坦牛中高密度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新华社记者丁静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孙东晓说,我国近年来加速构建和优化奶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技... 1
-
-
-
本页Url:
-
2024-12-21-04:3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