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30 16:00...预防食源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遵循食品安全五要点:一保持清洁:食材清洗不潦草,害虫老鼠驱除掉,烹饪过程勤洗手,保持清洁要做到。生熟分开:生熟食品必分开,刀板容器不例外,切莫混杂一块存,避免污染惹病来。烧熟煮透:海鲜水产肉禽蛋,贪吃生鲜疾病伴,虫卵病菌需杀尽,烧熟煮透保平安。安全存放:剩菜剩饭冷藏好,安全存放也重要,熟食记... 0
-
04-21 22:40...沙门氏菌生命力顽强,在冰箱中可存活3-4个月,且最易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由细菌引起的食源性暴发事件当中,沙门氏菌高居榜首,其中最常见的是蛋类携带的沙门氏菌,其次是酱腌肉。沙门氏菌的潜伏期一般为4-48小时,发病后以急性肠胃炎症状为主,前期恶心乏力,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 3
-
04-20 16:30...室内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玩具等定期清洁和消毒;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游玩;5.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满6月龄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诺... 5
-
04-13 01:30...沙门氏菌生命力顽强,在冰箱中可存活3-4个月,且最易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由细菌引起的食源性暴发事件当中,沙门氏菌高居榜首,其中最常见的是蛋类携带的沙门氏菌,其次是酱腌肉。沙门氏菌的潜伏期一般为4-48小时,发病后以急性肠胃炎症状为主,前期恶心乏力,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 1
-
04-13 00:40...在冰箱中可存活3-4个月,且最易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由细菌引起的食源性暴发事件当中,沙门氏菌高居榜首,其中最常见的是蛋类携带的沙门氏菌,其次是酱腌肉。沙门氏菌的潜伏期一般为4-48小时,发病后以急性肠胃炎症状为主,前期恶心乏力,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大部分患者表... 1
-
04-11 23:00...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也将呈现高发态势。对此,专家发布了相关健康提示。出行前,最好准备充足的口罩、酒精棉片等防护用品;外出就餐,提倡公筷公勺、饭前便后洗手;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超市、影剧院等环境密闭、人员聚集场所,要做好个人防护。春夏之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饮水卫生,预防... 3
-
-
04-06 20:00...防止交叉感染;3.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室内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玩具等定期清洁和消毒;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游玩;5.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也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满6月龄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 14
-
04-04 03:40...外出踏青时注意防范意外伤害、食物中毒。市疾控中心提醒,当前泉州市仍处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且昼夜气温起伏大,天气多变化,新冠病毒传播风险仍较高,需要重视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建议市民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日常做到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遵守卫生礼仪;适当锻炼,合理膳食,... 5
-
04-03 08:30...食源性疾病重点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物性食源性疾病、真菌性食源性疾病。伤害重点预防:蛇、虫伤害。需特别关注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感染后,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咳嗽、咽痛等。相对于普通感冒,流感多表现为高热和全身症状。一旦出现... 4
-
03-23 10:20...随着风险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党政同责、企业主责、部门监管、行业主管、社会共治“五位一体”食品安全治理责任体系的形成,酒泉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筑牢全链条防线酒泉市春光市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市场入口处伫立着一块电子显示屏,上面滚动显示着市场内实时交易数据及食品快检批次、合格率,... 0
-
03-21 20:20...如果不慎吃了霉变甘蔗感到不适,请迅速就医治疗。2.野生蘑菇中毒春季,野生蘑菇也开始生长,时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主要由自采或误食野生蘑菇引起,多发生在家庭。毒蘑菇中毒后,轻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精神亢奋、精神抑制、精神错乱及幻觉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人体肝肾等脏器损害,甚至死亡。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 1
-
03-20 19:50...野菜中毒有哪些情况?△图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1、有毒植物与常见野菜、野果外观相似、易误采误食:水芹菜(无毒):主要生长于我国南方河沟、水田边等较凉爽地方。茎上没有绒毛,齿叶细长。水芹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吃起来口感清脆,清香爽口。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等功效;毒芹(有毒):同样生长在凉爽的湿地或水田边,长... 1
-
-
03-14 10:30...同时也是食用野生菌、野菜、野果中毒的高发时节。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野生菌、野菜、野果中毒防范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责任意识,压实工作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食用野生菌、野菜、野果中毒及类似事件的发生。通知强调,要强化事故应急处置。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 0
-
03-13 19:00...网友供图3月12日晚,南方+获悉,龙华区教育局接获学校报告后,立即通报相关部门,并派员到学校协助开展调查工作,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龙华管理局也迅速组织执法人员分两路到学校和供餐单位开展检查,依法封存并检测有关留样。3月13日,“龙华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表示事发后,龙华区教育、卫健局、疾控、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立即成... 6
-
03-05 23:00...很多孩子们回到学校后似乎不能很快调整好作息和状态。2月26日晚上,越城区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就在朋友圈吐槽,“中午放学回来就把书包扔在一边玩,直到晚上了才想起来要包书皮,没办法,老母亲代劳了又嫌弃字不好看,明显是自己有情绪……”张女士说,春节假期太“放任”导致孩子开学“时差”还没倒过来,有些无所适从。实际上,有这样... 3
-
02-29 00:40...应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适龄儿童应按国家扩大免疫程序,接种麻疹、腮腺炎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也可自愿接种流感、肺炎链球菌、水痘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保持环境卫生。保持校园环境卫生,开学前检查教学、住宿环境通风换气设施,保障教室、宿舍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定期对学校内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 2
-
02-27 03:30...针对无证经营、经营不合格食用农产品、超保质期、标签不合格等易引发执法争议的违法行为类型,两份免罚清单亦在免罚条件中重申了前述三个条件。其中,“初次违法”的“法”包括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时间上不仅包括第一次违反前述规定,而且包括拟制性的第一次,即同一经营主体两年内未发生同类违法行为的,视为首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则是... 0
-
02-27 03:20...《提示》要求学校在开学前通过召开一次食品安全专题会议、开展一次疾病预防知识宣传、组织一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实施一次问题隐患排查治理、进行一次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上好一次食品安全主题课程等形式,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研判、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切实筑牢食品安全屏障。《提示》根据春季气温回暖、微生物繁殖活跃的因素和近期区域气... 2
-
-
02-18 04:10...其中只有少数会导致人类患病,比如大肠杆菌O157:H7是导致最严重疾病的菌;李斯特菌,常见于未煮熟的肉和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奶酪中;弧菌,常见于鱼类或贝类;肉毒杆菌和肉毒梭菌,存在于罐头及密封腌制食品等厌氧环境中。常见的食源性病毒包括诺如病毒、甲肝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或呕吐物中。细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最常见原因... 1
-
02-15 02:30...春节采购年货、聚餐,要把好安全关,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的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或感染性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疾控部门梳理分析了近年来1月至2月我省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现从致病因素看,因沙门氏菌等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1
-
02-15 02:10...包括几种不同的菌株,其中只有少数会导致人类患病,比如大肠杆菌O157:H7是导致最严重疾病的菌;李斯特菌,常见于未煮熟的肉和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奶酪中;弧菌,常见于鱼类或贝类;肉毒杆菌和肉毒梭菌,存在于罐头及密封腌制食品等厌氧环境中。常见的食源性病毒包括诺如病毒、甲肝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或呕吐物中。细菌是导致食... 1
-
02-14 02:40...广西疾控中心针对春节期间食源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发布防控提示。主要风险凉拌菜、熟食卤味等是聚餐宴席上的常客,此类食品通常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未烧熟煮透、储存不当等受到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特别是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等。不少地区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容易发生误食和加工不当引起的有毒植物中毒,重点是自制药膳和药酒引起... 0
-
-
-
本页Url:
-
2025-02-03-18:2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