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6 18:50...殷墟为何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考古学是如何在中国孕育而生的?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又由哪些人带领中国考古学走上了重建中国古史之旅与新学术之路?书中通过“了解之同情”的视角,聚焦于安阳殷墟的十五次发掘,展现了那个时代考古人的艰辛探索与风云变幻。陈洪波深入研究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192... 0
-
11-16 18:30...因为律令中明确规定,要求官员在其辖区内播种季节降水的多少,然后知道致使庄稼萌发的面积都要及时汇报,鲜明体现了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农耕、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古今一体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异。云梦简牍:千年前家书诉说秦人温情故事除了秦律之外,在云梦睡虎地4号秦墓中出土了两封2200多年前的木牍家书,这是截至目前,我... 0
-
11-16 02:50...最为重要;第二期遗存距今7700~7400年,发现素面小平底筒形罐和大口鼓腹筒形罐、石铲等新石器中期遗存,与第一期遗存及周边考古学文化相比较,呈现出新的文化因素,且旱作农业因素突出;第三期遗存距今7300~7100年,发现了典型的裕民文化的遗迹、遗物,是内蒙古高原最南部的裕民文化遗存;第四期遗存距今6800~6400年... 0
-
11-16 02:30...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强调,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法规... 0
-
11-15 22:30...甘肃简牍博物馆是我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庄国泰来到展厅,详细了解我省出土简牍的形制、内容、学术研究成果和保护利用现状。他表示,甘肃是我国简牍大省、汉简之乡,出土简牍数量大,地域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简牍资源优势得天独厚。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创新展示展览方式,展现中华... 1
-
11-15 09:50...它成为红山文化考古的“新品”,也再一次印证在敖汉旗这片土地上,“何以文明”的故事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徐徐展开。此次“上新”的红山文化时期“新品”——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是内蒙古第一次发现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为一体的建筑遗存。2024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对该遗址启动抢救性发掘工作... 2
-
-
11-15 07:50...共有400余件文物展示,它们来自两艘隐入深海的古老沉船,在沉睡500多年后得以再现世间。青花八仙人物罐是这次展览文物中最特殊的一件。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项目成员李剑:青花罐是我们整个正式考古挖掘以后提取的第一件文物。2022年,在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科考活动中,两艘沉船被偶然发现。2023年5月,在国家... 1
-
11-15 07:50...安特生的护照和日记、安志敏的手铲和放大镜、各类仰韶彩陶碎片……1921、1951、1980、2020,四个时间点分割着不同的展陈单元,折射了考古学在不同阶段的面貌,而串联起来,就是一部中国现代考古史。仰韶文化博物馆内部仰韶文化博物馆内部看见五千年前古人的模样看见五千年前古人的模样,此前不久正式揭幕的两尊男性人头的塑像也... 0
-
11-15 07:40...与城同行”“千年古都,见证文明”“守藏虑远,孜孜以求”三个大板块,运用考古模型、数字交互、互动体验等多种展示方式,让历史语境、遗址场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是新时代考古成果转化、让考古成果惠及大众的有益尝试。展览用“鱼化寨遗址”“少陵原十六国大墓”“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等30余个重要考古发现将西安历史串联起... 0
-
11-15 05:10...4000多年前已能“经天纬地”文明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考古发现,陶寺先民已经能初步管理时间与空间。陶寺遗址“观象台”复原互动装置。在陶寺遗址中期小城内考古发现了具有系统“观象授时”功用的大型夯土建筑“观象台”,能观测到20个节令,这些节令与当地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农事、宗教节日相联系,成为目前已知最... 0
-
11-15 04:30...装饰品(项链、耳环、带饰等)。此次移交是自治区迄今为止单次移交文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为丰富的一次,是新疆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移交常态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的重要标志。现场签署《文物移交协议书》(央广网记者郭璁悦摄)库车友谊路墓地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是本次移交项目中文物数量最多的一个。库车友谊路墓群于2007年城市建设过程中发现,20... 0
-
11-14 23:00...自2002年启动以来,工程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项工程高度重视,2023年6月2日,他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 3
-
-
11-14 22:50...历史与当下、世情与人心的真实而复杂的面相也一一呈现……小说以半个世纪以来考古人的生活与命运为经,以青铜器九鼎七簋承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纬,将个人命运、城乡变迁与文化传承、历史演变结合起来,通过对礼器制度的追溯探讨了历史变迁中的人心与伦理,通过对考古人精神世界的揭示追问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听漏》是刘醒龙继《蟠虺... 0
-
11-14 22:40...包括库车友谊路墓群、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等,文物年代跨度大,上至青铜时代,下至宋元时期,质地包含石、陶、骨、木、铜、金、玻璃等,种类包含生产生活工具、武器、装饰品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介绍,这些大大小小、或简约或精美的文物,对真实反映新疆古代居民的日常生活、揭示相关区域的历史变迁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各民族交往... 0
-
11-14 22:30...龙泉山风景区严格遵守《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城市文明公约》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规范景区标识标牌,在景区出入口、遗址点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各类说明和标牌,图文清晰,易于辨认。(三)突出重点,树立典型,营造文明创建良好氛围。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景区整体文化宣传工作,同《长江日报》《武汉宣传》《楚天都市报》等党媒、融媒体深... 0
-
11-14 22:30...陆续推出受群众喜爱的公安典型。见面会上,2024“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贾海龙讲述了自己27年的从警经历。他曾参与汶川地震灾区的援救、援建,也曾在处置警情过程中,为保护群众安全勇夺嫌疑人手中的尖刀,面部被划开22厘米的巨大伤口,留下面瘫的终身残疾……“警察的满身伤疤也是另一种‘勋章’,老百姓在遇到危... 1
-
11-14 22:30...双方计划围绕多个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例如,通过对三星堆遗址考古出土文物的研究来加强考古技术、方法及经验分享;探索如何更好地展示利用三星堆遗址及金沙遗址等古代遗迹;针对桃花河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石器技术与人类行为模式演变的研究;加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人才培养及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合作;在数据分析、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考古遗址管... 0
-
11-14 22:10...曹丹摄作为人类文明记忆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不仅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还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当前,如何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服务于社会发展,已成为专家学者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中心将充分利用《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等前期研究基础,紧密结合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论研究的实际,依托浙江大学在多学科、多... 1
-
-
11-14 20:40...北疆护宝内蒙古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开幕。展览以依法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共筑文物安全防线为主线,由守护国宝传承文脉雷霆出击荡涤尘埃和合力偕行任重道远三大部分组成,将10个重点文物犯罪案例贯穿其中,精选200件/套公安机关追缴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珍品,全面总结和展现新时代内蒙古地区打击文物犯罪的丰硕成果。展... 1
-
11-14 20:40...不断深化双边和多边教育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像中国人民大学一样,很多高校都在推动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彰显。9月26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我国与5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已... 0
-
11-14 19:20...距今大约4300年至3900年,是黄河中游最有影响力的都邑性遗址之一。46年考古工作,中国考古工作者完成遗址分布范围内约400万平方米的考古调查,勘探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近3万平方米。博物馆开馆,设置了“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陶寺考古”“临时展陈”2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 1
-
08-23 07:20...我国对元谋人遗址先后开展了五次发掘研究,取得了一系统的重要成果,将中国早期人类发现的历史向前推进到了距今170万年前,“元谋人”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写进了教科书。今年2月初,国家文物局颁发了元谋猿人遗址2023年度的考古发掘证照,同意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 2
-
-
-
本页Url:
-
2024-11-16-23:3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