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9 00:00...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张玉先宣布:“实收单产467.24公斤,兵团再次创造我国大豆单产纪录。”“我国大豆平均亩产130公斤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65%。今年,兵团采用超高产栽培模式,将2020年兵团创造的453.54公斤全国大豆单产纪录又提高了13.7公斤。”张玉先对记者说。大豆虽小千斤重。长期以来,由于产不足需... 0
-
10-08 19:20...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固原市种子站等单位,2021年联合开展“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密植高产技术研发,通过筛选抗旱耐密品种、增密种植、干旱胁迫时滴“救命水”等措施,明确密植玉米在干旱期适宜补灌水量与时期,优化技术模式。2023年,在原州区彭堡镇建立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生产示范,玉米生育期间在遭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 0
-
10-05 23:00...这是记者13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了解到的消息。中国农业科学院“黄淮海夏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13日在河南省漯河市举办。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表示,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要面向农业主战场,破解产业发展问题,推进先进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在黄淮海地区的推广应用成效... 0
-
09-25 17:40...玉米生长所需的水肥通过这些细管被精准“投喂”到根部,玉米苗茁壮生长……“整个村子的水体是自循环的,雨水回收到蓄水池里,过滤消毒后用于浇灌。”硬路塔村水肥一体化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乔永祥说,“我们通过物联网技术,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滴灌,这种模式非常节水、省工。”在府谷县田家寨镇东沟村,一排排蔬菜大棚内,葡萄、青椒等果蔬长... 3
-
09-22 23:50...确权给灌区直口渠涉及的群管组织和行政村,明确农业取用水户对水资源的使用权利以及节约保护水资源的责任和义务。如何优化农业用水?建章立制,让“咋浇地”有据可循,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内蒙古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节水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节水增粮推进县建设技术方案》《河套灌区合理秋浇春汇节水技术试验... 0
-
09-19 04:30...丰富的草场资源让他在“草+畜”的产业结构中稳步增收。暖阳普照,寻味传统美食。奶豆腐、奶皮子、酸马奶的浓郁香气弥漫着……科右前旗传统奶制品产业园内工人们有序忙碌着。“我们制作的奶食品用的都是当地的奶源,酸奶是无添加自然发酵的,这样吃起来不仅健康还能保留传统的味道。”达来其其格说。守好生态聚宝盆,苍茫草原绿生金。近年来,科... 2
-
-
09-16 01:00...保证玉米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尝到密植精准调控技术甜头的闫跃东介绍,通过实际种植操作,将原有井灌设施提升为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玉米中后期灌溉难题,还实现了肥料分次施用,有效控制了夏玉米苗期生长过快、茎秆细弱易倒伏的问题,后期植株绿叶持续期增长,光合能力显著增加,增产也就成了必然。看到闫跃东种的玉米连年... 0
-
09-15 20:10...攥紧中国种子,才有主动权嘛。”寿光蔬菜种业集团研发中心主任程琳说得豪迈。“你看,这巧克力色樱桃番茄叫‘寿研吉利’,它的特点是抗病性强,口感酸甜;这黄色樱桃番茄,糖度可以达到12度以上,完全能替代国外优秀品种;黄瓜新品种‘寿研4号’,一株可同时带3个瓜,亩产可达3万公斤……”对着柜台上颜色各异的蔬菜,程琳一脸骄傲,“这些... 0
-
09-15 19:20...破解产业发展问题,推进先进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在黄淮海地区的推广应用成效明显,增密、滴灌和精准调控有效破解制约单产提升的瓶颈。要加快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展示示范试验成效,带动实现玉米大范围大幅度均衡增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据了解,玉米... 0
-
09-15 17:40...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表示,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要面向农业主战场,破解产业发展问题,推进先进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在黄淮海地区的推广应用成效明显,增密、滴灌和精准调控有效破解制约单产提升的瓶颈。要加快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展示示范试验成效,带动实现玉米大范围大幅度均衡增产。2023年中央... 0
-
09-15 09:50...而滴灌水肥一体化的农业工程设施为基础,为密植群体全生育期生长调控提供了实现途径。2019年,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团队开始在漯河市舞阳县推广创建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该技术通过滴灌水肥一体设施,生产管理按需、分次、定向地供给水肥,不仅满足了密植群体全生育期水肥需求,还能够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实现增产增效协同,为... 0
-
09-15 09:40...只见辣椒树上一串串火红的辣椒缀满枝头,工作人员正穿梭在一行行辣椒树之间,采摘、分拣、装运辣椒。甘谷县安远镇南城村村民陈丽霞说,我们这的辣椒繁得很,我们一天平均有五六十个人摘着呢,一个人平均一天能摘一百多斤。这个基地还离家近,我们一天能挣180块钱,还把家里能顾上。今年年初,基地通过项目引进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将辣... 1
-
-
09-14 22:10...”负责人李凯高兴地说。今年北镇市2万多亩设施葡萄喜获丰收,效益非常可观。70多岁的李凯是北镇市闾阳镇出了名的“老庄稼把式”,多年的果蔬栽培经验和技术使他成为闻名远近的农业专家。合作社相继引进蓝宝石、醉金香、状元红等名优葡萄新品种30多个,应用推广水肥一体化、生态防控病虫害等新技术20多项,全程实施标准化栽培,使产品达到... 0
-
09-12 21:40...将冬小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提至每亩230元,惠及小麦种植户130余万户,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家里种了10亩小麦新品种,管理得比较好,亩产突破650公斤,比去年每亩增加了250公斤,收成好得很。”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阿克恰勒乡苏开墩村村民乌尔麦提·如则巴柯说,如今,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的扶... 0
-
09-11 19:00...实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香梨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等八大举措,推动香梨产业向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迈进。“你们看看我们的果园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在刘哲敏的提醒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现,果树下的沟槽铺上了深色的薄膜,下面埋着水管,水、肥通过这里,对果树进行精准滴灌。随着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成功应用,当地果农越来... 3
-
09-09 22:50...奈曼旗深入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积极与中国农科院专家合作,引进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通过选用耐密品种、大小垄种植、精细整地、导航播种、增密种植、滴水出苗、化学调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环节,初步破解玉米增产瓶颈问题的“奈曼模式”。2022年11月,经过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专家团队现场测产... 0
-
09-09 20:00...经过深入的调研,发现是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家人无力耕种所致。“土生万物,决不能让它长期荒芜下去。如果开垦出来种上果树,不仅盘活了闲置撂荒地,而且还会有好的经济效益。贺静的提议得到家人的支持,当年反租下这片坡地,组建起铜梁渝敏丰农业有限公司,通过机械化改土,当年完成了建园工作。永嘉镇是铜梁南部地区的山区镇,与永川区... 0
-
09-08 15:30...只见40座“智慧大棚”拔地而起,园区道路干净整洁,温室大棚整齐划一,高原西瓜、小乳瓜、人参果、西葫芦等瓜蔬长势良好。大棚内,公司员工正在整理瓜蔓。2020年5月,格尔木绿科苑农业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智慧大棚”项目。项目总投资380万元,建设面积总计37亩,建设内容包括智能化水肥系统、水处理系统和大棚室内环境监测、视频... 0
-
-
09-05 23:50...铺设在垄沟间的黑色滴灌管,就是实施这项技术的关键所在。”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辉向大家介绍。何谓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这项技术在田间表现如何?在观摩会现场,农民提出种种疑问。“这项技术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少昆团队,是2019年中国农业农村十项重大新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对玉米生长期实施... 0
-
09-05 05:20...到2025年山茶油产能要达到45万吨《计划》提出,要推广良种良法、优化初加工、推进精深加工、完善产业链条,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需求,让油茶产品走俏高端市场,构建种植生态化、集约化,加工规范化、现代化,产品品牌化、高端化的油茶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江西省油茶林总面积力争达到1988.6万亩,其中高产油茶林面积达... 0
-
09-02 22:00...使玉米在整个生长周期的用水量从每亩200立方米以上减至每亩30立方米,节水率达到了70%以上。种植成本账单上的数字逐渐变小,农民的“钱袋子”逐渐变鼓。节水灌溉让旱塬发生新变化面对水资源紧缺的县情、农情、水情,同心县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立了“全域节水、稳步推进、分步实施、均衡发展”的思路,全县已建成节灌面积49.7... 0
-
09-02 20:40...农村绿化景观的改变正是库尔勒市香梨产业节水改造的直接成效之一。阿瓦提乡现有香梨种植面积8.2万亩,占库尔勒全市种植面积的20%,年产量近15万吨。香梨种植需水量大,以往粗放的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要求。2022年,库尔勒市在阿瓦提乡吾夏克铁热克村开启建设3000亩绿色香梨生产基地,大力推广滴灌模式和水肥一... 0
-
-
-
本页Url:
-
2024-11-25-23:30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