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7 18:40...2022年小麦单产390.4公斤,玉米单产429.1公斤,稻谷单产472公斤,与“吨粮田”的单产水平差距甚远。影响粮食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有耕地、种子、机械、栽培技术、化肥农药的投入等,创建吨粮田,一定要下足“绣花功夫”,最大限度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要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突出抓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个关键... 0
-
01-17 06:10...创下了陕西省玉米千亩连片单产历史最高纪录。自此,阳光村的名号越来越响。“这块地是移民户的‘口粮田’,过去,由于产量低,我们把土地流转过来,将其承包给种植合作社,通过专业技术和管理实现产量突破。”张治华说。从2012年亩产500公斤提高至2018年亩产800公斤,再提升至今年亩产1270公斤,阳光村的玉米田如何从低产田“... 6
-
01-06 14:30...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也让农民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有了一定收益。林利龙说。吨粮田破解单产提升关玉米万亩片平均亩产为1247.2公斤,十万亩吨粮田亩产为1042.1公斤,百万亩核心区测产结果为亩产945这次是对通辽百万亩核心区、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大户进行测产,产量刷新了我国玉米主产区高产纪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 1
-
01-02 19:40...总的来说我们今年再生稻长势是比较好的,受高温干旱的影响不大,和去年对比我们再生稻应该是比去年的产量要高。”“近年来,洪湖市在保粮护田上做文章,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兴修水利设施,推广稻虾共养、再生稻、成立联合经济组织、组建专业服务队等措施,让‘粮田’变‘良田’,把‘撂荒地’变‘聚宝盆’,切实保护粮食安... 1
-
12-26 16:50...经由伊犁州组织各级农技人员对察布查尔、伊宁、巩留、新源、霍城4067块田块共120余万区域进行了理论测产,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进行了抽测检验。本次专家组进行抽样实收复测,抽样田块148块。其中,察布查尔县察布查尔镇玉米百亩田(320亩)亩均产量1576.88kg,较2023年伊宁县所创纪录提高30.94kg。巩留县... 1
-
12-21 21:30...谷物产量达768.15万吨,同比增长0.3%;豆类产量达47.15万吨,同比增长1.5%;薯类产量达285.43万吨,同比增长0.6%。“这是统筹实施良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的结果。”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粮食平均亩产达361.1公斤/亩,较上年增加0.5公斤/亩。以水稻为例,在永川区的中... 1
-
-
12-20 23:40...在攻坚提质天府良田方面,实施都江堰灌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试点和邛崃、崇州、大邑整县推进省级试点,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5.97万亩。蔬菜派(彭州)生态种植基地集成配套、融合运用实现全域“吨粮田”均衡增产主攻粮食单产,就要抓好良法、良田、良种、良机等关键点。为此,成都大力推良种、加快集良法、全面用良机。坚持天府... 2
-
12-10 18:20...一名只有高中学历的老粮农,咋会有建“无人农场”这样大胆的想法?这要从他之前遇到的难题说起。以前,王九利经营着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周边村民提供土地托管服务。托管面积越来越大,他却犯了难。“去年,我们托管土地4.6万亩,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托管服务靠的是农业机械,但农机手不够,咋办?”王九利说。就在王九利发愁之际,他在一场... 0
-
11-20 18:30...经由伊犁州组织各级农技人员对察布查尔、伊宁、巩留、新源、霍城4067块田块共120余万区域进行了理论测产,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进行了抽测检验。本次专家组进行抽样实收复测,抽样田块148块。其中,察布查尔县察布查尔镇玉米百亩田(320亩)亩均产量1576.88kg,较2023年伊宁县所创纪录提高30.94kg。巩留县... 8
-
11-01 22:50...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乐群满族乡富勤村,双城龙江公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7600亩玉米收割进入收尾阶段,4台收割机同时作业,玉米直接脱粒装车,秸秆粉碎等待深耕还田。龙江公社联合社理事长刘运红说:“这片地采用密植种植,每公顷玉米株数6800到7500株,同时采取测土配方施肥,从收获看,水分在28以内,亩产2200斤左... 3
-
10-18 04:40...记者第一次走入再生稻基地,农机手正在移栽秧苗。4月16日,刚刚种下的秧苗,它的高度大概有十来公分露出了水面。为实现高产稳产,稻谷的品种选定、机械化技术配套,都得结合“一种两收”的特点通盘考虑。比如,移栽时,提前预留机收行,减少机收中稻压桩,也更有利于水稻生长。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巫军说,... 12
-
09-02 22:40...”特兴街道安民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技术负责人胡勇说,罗沙贡米亩产量一般在400到600斤,今年当地完成了高标准农田整治,合作社还创新养护管理方式,预计亩产量可达800斤左右。据了解,今年以来,泸州市以泸县、合江县、纳溪区等区县为重点,打造市级中稻再生稻“百里长廊”,配套建设中稻再生稻吨粮田及全程机械化示范片,不断强化中... 0
-
-
08-23 23:00...托管、半托管土地8000余亩,年生产粮食1万吨以上。目前,合作社建有200余亩地的综合性试验示范基地,积极推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从每亩3500株,到每亩4500株,再到现在的每亩5500株,也为吨粮田的建设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试验基地全年组织和培训农户4000人(次),解决农村劳动力2000多名,带动周边群众增... 3
-
11-01 08:30...每亩稻田还固碳14.7千克,实现区域水稻高产、固碳双协同。密植是宋廷周今年单产提升的主要手段。宋廷周告诉记者,今年每亩地水稻秧苗控制在1.6万穴,这比平常亩均1.3万穴多了不少。“密植考验品种和种植水平。品种不耐密、不抗倒不行,管理上不控好无效分蘖也不行。”宋廷周说,由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和安徽农业大学共同提供技... 1
-
07-15 04:50...及时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到镇、到村,深入实施“南粤良田”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挖掘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种植结构调整等潜力,确保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各地要加强农机装备支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以精耕细作为要求,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创建一批“吨粮田”“吨谷田”,推动实现大面积粮油平衡... 10
-
06-30 04:00...是村里最忙碌的时候,刘春华说,当时规模化种植的很少,都是一家一户,每家几亩地,但即便如此,夏收的时候,也要全家上阵,有时候连夜收割,割完小麦,就要立刻整地插秧。农时不会等人,尤其是三夏季节,那是农人们最忙碌也是最狼狈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是泥土,每个人都在奔跑,许多人家都没工夫认真做一顿饭。”如今的夏收中,不论是村里还... 6
-
06-25 04:10...都是一家一户,每家几亩地,但即便如此,夏收的时候,也要全家上阵,有时候连夜收割,割完小麦,就要立刻整地插秧。农时不会等人,尤其是三夏季节,那是农人们最忙碌也是最狼狈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是泥土,每个人都在奔跑,许多人家都没工夫认真做一顿饭。”如今的夏收中,不论是村里还是田里,都已经不见忙碌的人们了,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 4
-
05-25 09:30...今年,新疆紧紧围绕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贯彻落实“区内结余、供给国家”粮食工作方针,发挥新疆资源禀赋和生产优势,统筹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以玉米为重点的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春耕备耕启动以来,新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抢抓农时,加快春播进度,科学调度保障农业灌溉... 19
-
-
04-20 22:30...就是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吨的农田。20世纪80年代,黄淮海以同一块地小麦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的策略,实现了一亩地全年产粮食1000公斤的目标。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粮食高产地区,已经出现了“吨半粮田”。“吨半粮”的概念是在2021年,由山东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也就是指一亩地年产量超过1500公斤。去... 9
-
04-18 01:00...什么是“吨粮田”“吨半粮”。其实,“吨粮田”,就是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吨的农田。20世纪80年代,黄淮海以同一块地小麦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的策略,实现了一亩地全年产粮食1000公斤的目标。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粮食高产地区,已经出现了“吨半粮田”。“吨半粮”的概念是在2021年,由山东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 9
-
04-18 00:10...“吨粮田”,就是年粮食亩产达到一吨的农田。20世纪80年代,黄淮海以同一块地小麦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的策略,实现了一亩地全年产粮食1000公斤的目标。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粮食高产地区,已经出现了“吨半粮田”。“吨半粮”的概念是在2021年,由山东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也就是指一亩地年产量超过15... 21
-
04-17 23:50...黄淮海以同一块地小麦亩产400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的策略,实现了一亩地全年产粮食1000公斤的目标。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粮食高产地区,已经出现了“吨半粮田”。“吨半粮”的概念是在2021年,由山东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也就是指一亩地年产量超过1500公斤。去年,德州超过50%的“吨半粮”核心区平均亩产15... 12
-
-
-
本页Url:
-
2025-02-13-07:0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