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8 07:00...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恰逢鲁迅作品《故乡》发表100周年。鲁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年鲁迅先生面对积贫积弱的祖国,走出故乡寻找出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正体现了他为民族的觉醒、解放与复兴奋斗一生的意志。鲁迅逝世以后,为纪念他,日本和韩国也相继把鲁迅的这部小说收入中学教科书。本次大会由鲁迅文化基... 1
-
11-22 14:50...中共四大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承载历史记忆、深耕历史文脉的同时,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推进“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讲好中共四大和上海党的诞生地故事,已成为党员干部群众追寻光辉历程、缅怀先辈伟业的红色地标。近年来,中共四大纪念馆将文明创建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宣讲、... 0
-
11-10 10:40...‘五四’精神成了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民族精神,与反帝反封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商金林《太学举幡辉青史后此神州日日新——几代人的“五四”(1919—1949)》)。朱光潜的经典著作《诗论》初稿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此后历经多次修改。以往,学术界对此书研究颇多,但主要集中在对其观点进行辨析、对其价值进行判断。商金林则从文献... 1
-
11-05 02:20...对千馀年前贵妃入浴的遗迹有了印象。乍到西安,鲁迅看啥都新鲜。他克服路途腹泻的不适,首日迫不急待与同来的王桐龄、孙伏园等人逛街市,看古玩,并买了两把栟榈扇。头一周,未安排演讲,鲁迅是在游览名胜,选购古玩,品茗叙谈,校园看画,访友看戏,参加暑期学校开学仪式中度过的。西安这座大唐古都,“丝绸之路”的陆路起点,以浓郁的古文化气... 3
-
11-03 19:10...重新反观“国故”的。而他的视野,也并非囿于儒学一隅,而是以清明的眸子重新凝视古文明的元气。他的文字绝非朽木,亦不见酸腐的呆气。如书中所言,鲁迅的“非学院派”视野,与陈寅恪、马一浮等儒家士人是迥异的,背后是“现代性的元气”,“在经学之外另辟蹊径,思想有另一个原点”。这也正是为何鲁迅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端,以《狂人日... 2
-
11-01 09:10...以鲁迅命名的“鲁迅艺术学院”在此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日文艺工作者和党的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1940年后,“鲁迅艺术学院”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在延安期间,鲁艺师生打破了学院教学模式的时间、空间限制,深入乡村生活,借助“口头述唱”“生活日用”“歌舞表演”“民俗活动”等多元化的... 4
-
-
10-28 17:20...史量才与张謇、应德闳、赵凤昌、陈景韩等人合资,以十二万元购买了《申报》。《申报》由英国人美查(ErnestMajor)创办于一八七二年,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一九○九年美查回国,将该报转售席裕福,由于经营不善,《申报》发行量仅七千多份,连年亏蚀。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出任总经理。为了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不受掣肘,一... 3
-
10-20 03:30...前一年,1923年8月,他被弟弟周作人从家里赶出来,坊间传闻是“偷看弟媳洗澡”,至今未有定论,是一件历史谜案。之后,鲁迅花费800元,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买了一处宅院,1924年5月搬进去。6月份他回弟弟家取东西时,又和周作人夫妻吵了一架,很是郁闷。所以,出来既能散散心,也能在经济上挣点外快,是件好事。△北京西三条胡同鲁迅... 1
-
10-19 02:10...那代人的精神限度也是明显的,“竹林七贤”也无不如此。在反复对比各种文本的时候,能发现众人作品其实也有矛盾的地方,像嵇康在面对复杂现象时的心得,也有反逻辑的言不由衷的一面。不看到他的悖谬与限度,要走进内心深处也是难的。“竹林七贤”里的人并不一样,阅读刘伶《酒德颂》和阮籍《大人先生传》《咏史》,以及向秀《思旧赋》,会体察出... 3
-
10-17 05:20...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后收入小说集《彷徨》。2024年正值《祝福》问世100周年。100年来,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和她悲惨的命运给一代代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中,阎晶明从《祝福》出发,对小说“悬置”的标题、深刻的主题内容、精巧的结构、特殊的写作背景以及精妙的艺术手法... 2
-
10-16 13:10...“他们的18岁”专区引领观者穿梭于过去的记忆与未来的憧憬之间。回溯中国近现代史,那些留下辉煌篇章的重要人物,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面临着怎样的人生选择?18岁的鲁迅,毅然更名为“周树人”,踏上了前往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的求学之路,开启了智慧与思想的觉醒之旅。18岁的邓稼先,即便防空警报响彻云霄,亦能心无旁骛,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0
-
10-13 15:00...只有从精神上使中国复活才行。于是放弃学医,转而研究文艺,并开始试写小说。鲁迅在《浙江潮》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由鲁迅的学习历程可见,鲁迅的抱负始终是与中国的命运相关的。鲁迅很早就对中国的地质地理感兴趣。童年时就喜欢读带插图的《山海经》,这是先秦时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书籍,他还买过《徐霞客游记》等地理类书籍,在南京读书时,... 1
-
-
09-25 09:10...尤以鲁迅的杂文最有成就和影响。杂文是现代议论文的代表文体,具有议论说理的情感化特征,在鲁迅笔下更带有“释愤抒情”的情调。鲁迅在《〈华盖集续编〉小引》中自述杂文写作“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如果说他的随感录有感而发,短小精悍,智慧与情感的交会最为简捷敏锐;那么,其长篇议论文的情理交融就更为错综复... 7
-
09-22 22:00...章太炎自有其一贯的民族主义,始终没有动摇过(当然也没有什么进步)。他在三十年前主张联合中国境内各民族以推翻清帝国,两年前主张联合各党各派以抵抗日本的侵略,这是一贯的;他虽不懂得“联合战线”的口号,但他在前年北平学生运动最紧张的时候,曾有电报给宋哲元,说“学生请愿,事出公诚,纵有加入共党者,但问今日主张何如,何论其平素!... 0
-
09-20 20:30...”孙郁书中第一章即开宗明义,于认识论、知识论和审美论三重审视中拾取鲁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做法。鲁迅勘测珍贵的遗产,重新寻找精神的原态,在双向互动中由旧学而得以染习新知,然后由新知而反观国故,他不满于将古代经典作为凝固的存在接受过来,要从古人世界里发现当下精神,穿越,攀缘,他强调的是如何在文脉里梳理出思想的创造性。鲁迅... 6
-
09-17 11:10...同时也把中国学者对现实实践问题和现实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纳入到这个学术概念的涵盖范围之中来,目的是使国学真正成为涵盖中国学术的全部成果、真正体现中国学术的独立性和整体性的学术概念。显然,这一思路受到鲁迅的启发,此概念也反过来更好地诠释了鲁迅学术思想的形态。历史发展到今天,国学研究的观念也随之渐变,这是自然的。我们看章太... 6
-
09-12 10:10...一般语境下是彼此可以通用的。落笔《不懂的音译》,鲁迅推重《流沙坠简》,“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要谈国学,他(王国维)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孙郁书中第一章即开宗明义,于认识论、知识论和审美论三重审视中拾取鲁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做法。鲁迅勘测珍贵的遗产,重... 3
-
09-03 03:00...暑期博物馆类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2倍,在携程平台各景区类目中,博物馆门票预订量超越主题公园排名第一。文博旅游火热背后是在传统文化熏陶下,人们精神需求与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表现,也是文创产品不断“出圈”带来的新一轮消费热点。“在网上被‘种草’了冰箱贴,就提前一周预约了门票,从杭州到南京博物馆专程购买。”一位参观南京博... 1
-
-
08-28 22:40...忽然瞥见她的书桌上用纱巾蒙着厚厚一摞书。我好奇地凑过去看,透过纱巾显现出来的全是名家名著:《红楼梦》、《鲁迅全集》、《边城》、《三国演义》……这是我在书店从没见到过的书。这些书有着精美的封面,可见价格不菲。那些书被同桌小心地呵护着,同时也是我不敢企及的。在物资贫乏的年月,一套书一天一毛钱的租金已经很贵了。同桌的那些书,... 2
-
08-09 03:20...5月2日下午往中央公园饮茗,并观中日绘画展览会。这次展览会是在社稷坛举办的,展出了中国画家陈半丁、齐白石、姚茫父和日本画家广濑东亩、小石翠雪等数十人的作品。5月30日遇许钦文,邀之至中央公园饮茗。1926年6月6日,鲁迅往中央公园看司徒乔所作画展览会,买二小幅。司徒乔是鲁迅非常欣赏的画家,他还购买了两幅画挂在书房的墙上... 6
-
07-20 22:40...他由此推测,×应为吴鼎昌,但这是哪个吴鼎昌呢?王景山记得,抗战中期他在贵阳上高中时,吴鼎昌是贵州省省长,但这位吴鼎昌没有教育工作经历,而且他在1918年3月就任财政部次长,12月被派赴欧美考察财政,所以×应该另有其人。王景山最后在《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中华民国时期军政职官志》等书中查到,前清举人吴鼎昌曾任北洋女子... 3
-
07-14 18:30...不畏权贵,性格耿直,政绩突出。在湖南汇同县任知县期间,因忤上级而被罢官解职。离开湖南后,到陕西隐居,任陕西关中书院山长。其间,他足不出户,闭门谢客,锐意潜修,研究学问,赋诗著文,成果颇丰。《二十四孝图》即是在此期间的著述之一。鲁迅先生提及的郭巨埋儿是古代孝子故事之一,典故名为《埋儿奉母》,内容是这样讲的:郭巨,晋代隆虑... 13
-
-
-
本页Url:
-
2024-12-01-05:2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