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7 02:20...有效需求不足、价格下滑因素拖累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与房地产行业税收优惠等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造成的财政减收,但长期看,政策效应显现带动宏观经济向好将逐步激发财政增收潜力。总体上看,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大幅低于GDP目标。分专案看,今年工业生产目标上调,消费和物价目标下调。多数省份上调工业增加值预期目标,争取工业经济开门红... 0
-
01-07 12:10...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提振预期和信心;三是能以消费需求升级引领产业和劳动力转型,提升经济潜在增速,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其次,提振消费不能仅靠刺激,还要推动改革、完善机制。提振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首要抓手,但要注意两点:其一,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而非手段,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居民更好的消费,而不是让消费单纯沦为... 6
-
12-26 22:00...因此增值税又与老百姓息息相关,这也使得增值税立法备受关注。施正文表示,经过多年改革,中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现代增值税制度,立法条件成熟。在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之下,增值税法经过三审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与现行的制度相比,尽管增值税法延续此前税制框架,维持现有三档税率不变,保持总体税负不变。但也有不少小变化。施... 1
-
12-26 21:40...检察机关起诉指控:被告人刘跃进利用担任天津市公安局塘沽分局副局长,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党委委员、部长助理,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公安部反恐专员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相关新闻中央批准,刘跃进(副部长级)被开除党籍(北京日报2024年9月1... 1
-
12-26 21:40...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其中,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政策工具,应当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一)2025年财政形势展望第一,房地产降幅收窄、股市回暖带动消费回升、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能力上升,经济形势企稳回升叠加税收政策优化,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将有所提升,我们测算增速在4%-5%。第二,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同时考虑... 5
-
12-13 10:30...何代欣认为,从中长期的发展轨迹和路径来看,我国有条件也有实力将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和力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和找寻到一个全新的角度,“宏观政策的这些部署,一方面是要稳增长、促就业,另一方面也是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要举措”。“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提... 0
-
-
12-12 18:10...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变当前市场预期普遍偏弱的状况;再次,从政策协同的角度看,为增强逆周期调节效果,货币政策有必要更好地配合财政政策,实施“双松”组合。罗志恒表示,2011年以来,财政货币政策的基调一直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能再加上“加力提效”、“灵活适度”等表述,本次会议则进行了重大调整,改为“更... 0
-
12-11 03:50...更是基于对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的科学判断做出的部署。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讲究前瞻性,走在预期前面,有利于稳定预期、稳定总需求进而夯实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发力,可能体现在:赤字和专项债规模的提高、继续发行超长期国债。一个是规模可能会超预期,另一个是节奏可能会更快,比如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的发行和... 0
-
12-10 23:30...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财政政策延续“积极”的总基调,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增加“更加”二字,即更加积极,与“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取向是一致的。而如何理解明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下阶段财政政策将继续加码,释... 3
-
12-10 20:30...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财政政策延续“积极”的总基调,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增加“更加”二字,即更加积极,与“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取向是一致的。而如何理解明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下阶段财政政策将继续加码,释放更多可能性。其一,赤字和专项债规模可能进... 1
-
12-10 02:40...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财政政策延续积极的总基调,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增加更加二字,即更加积极,与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取向是一致的。而如何理解明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下阶段财政政策将继续加码,释放更多可能性。其一,赤字和专项债规模可能进一步提高,继续发... 3
-
12-04 05:10...只有经济稳定才有社会稳定。四是从需求看,2025年的消费和基建投资将回升、房地产投资降幅收窄,但出口和制造业投资回落;不必过多纠结于要投资还是要消费这个伪命题,关键是投资和消费的结构以及是否投向有经济或者有社会效益的领域上,当然从过度重投资转向投资消费并重也是必要的。消费需求可能在房地产和资本市场逐步稳定的基础上而部分... 1
-
-
12-04 04:10...经济下行期的财政政策应当以支出政策而非收入政策为主。从过去几年的情况可以发现,在经济下行期企业和居民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寄希望于收入端的减税降费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是有限的。减税减到了企业和居民,但是企业和居民信心不足,企业难以大幅追加投资、居民难以大幅增加消费,所以减税降费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债务增加、但经济增长有限。... 1
-
11-22 18:20...这反映出我们经济运行总体在筑底回稳,这离不开我们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尤其是“两新”“两重”政策的生效。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资金3000亿元已全部下达财政部18日还公布了今年以来财政支持“两新”工作的情况,截至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的3000亿元资金已经全部下达地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超长期特... 11
-
11-19 18:50...中国台湾地区动用“安定基金”545.1亿新台币入市,占当时市值仅0.12%。平准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统筹安排,或由政府协调金融机构出资,或由政府直接出资。一是源自金融机构。典型的例子是韩国,其平准基金的出资机构或是银行、券商等大型金融机构,或是交易所等证券监管机构。二是源自央行或财政部。例如,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 1
-
11-15 20:40...将有15%的日常决策由AIAgent自主完成,AgenticAI或将成为下一个颠覆性科技浪潮。SaaS行业龙头企业Salesforce的股价也因AIAgent产品的推出而跃升至历史高点。一定程度上看,AIAgent的商业化正处于爆发前夜,将为相关公司带来巨额商机。自2022年10月以来,微盟便紧随全球AI技术发展趋势,... 3
-
11-15 20:40...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公用事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月采矿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上升,与制造业PMI重回景气区间相一致;但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由10.2%降至5.5%,导致工业增加值同比由5.4%回落至5.3%。8-9月高温天气使得居民用电量激增,10月天气转凉带动居民用电量回落,10月... 2
-
11-09 11:30...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化债压力大大减轻。之所以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要是远高于前几轮化债规模。2015年以来,中央持续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债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开前门、堵后门。但是随着内外部宏观形势的变化以及大规模推进减税降费,宏观税负持续下行的同时支出责任不减;当地方政府一般债与专... 0
-
-
09-29 01:00...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低于二季度的4.7%,影响“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实现。虽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房地产调控放松、政府债券加快发行和使用等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但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地方基建投资、房地产市场等仍未有效企稳,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会议提出“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干... 0
-
09-23 20:20...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是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因为三者是动态演变和深度交融的。相应地,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手段也应更加丰富,适应不同产业发展需要,既有支持传统产业升级的产品,也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三)新质生产力“新”在数据要素重构生产函数并极大地丰富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
-
11-08 01:30...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5)针对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货币政策有进一步发力的空间。会议要求“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央地债务结构会议提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 1
-
10-21 17:00...这不利于维护企业经营稳定的税收环境,反而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其三,减税降费产生了二次分配效应,部分企业和居民群体缺乏获得感。营改增后,增值税是中国的第一大税种。中国减税降费主要围绕增值税在做文章,包括留抵退税、对小规模纳税人及月收入一定标准之下的实施减免、下调增值税税率等。以增值税税率从16%下调到13%为例分析,假定... 4
-
-
-
本页Url:
-
2025-02-07-04:50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