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4 02:20...莫高窟石窟以彩塑为主体,四壁及顶均彩绘壁画,地面漫铺花砖,窟外有窟檐(或殿堂)、栈道,窟窟相通相连,是以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遗存。莫高窟第55窟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现场。敦煌研究院供图壁画比较常见的病害有酥碱、起甲、龟裂、空鼓等等。面对上千年历史的珍贵壁画,修复师们不敢懈怠半分。据敦煌研究院文化保护技术服... 0
-
11-19 08:20...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比著名的莫高窟还要早300年,更难能可贵的是,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从远处看,马蹄寺犹如空中楼阁,悬挂在百米高的峭壁上,石窟宛如一座宝塔,镶嵌于山体之内,令人举目称奇、叹为观止。在马蹄寺中,最为大气磅礴的就是三十三天石窟(三十三天是佛教用语),元代建造,每窟的正壁都开了一个大龛,龛内... 4
-
11-19 03:00...图片评论12、火焰山的形成与新疆的地质构造和气候变化有关。研究表明,大约在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晚期,新疆地区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隆升过程,天山山脉逐渐抬升,吐鲁番盆地则逐渐下降,形成了明显的山盆构造。图片评论13、这座唐僧取经雕塑形态生动,表情逼真,尤其当时主角孙行者悟空。盗得芭蕉扇喜气洋洋,驾得跟斗云又上征... 2
-
11-17 21:30...累计交易额达1.3亿元。下一步将加强数据归集和开发利用,通过多源数据整合和分析,为智能决策分析、产业监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近年来,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敦煌还探索了对旅游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对游客需求的精细化服务。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为例,云终端门禁系统让游客可以通过二维码、身份证、人脸识别... 2
-
11-14 22:30...冠山山色葱茏,素有冠山环翠之称。冠山宜人的不仅仅是风景,其书院更是声名远播,为冠山增添了一抹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说,冠山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山上所建的书院,尤以位于创建于元代的崇古冠山书院称著。冠山书院位于山腹,是由崇古冠山书院、资福寺、文昌阁、吕祖洞、槐音书院、夫子洞等组成的古建筑群落,现存建筑除夫子洞为明... 0
-
11-12 17:40...文保工作者又会如何治疗?10月20日,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莫高窟,了解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数字化利用情况。敦煌研究院文化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壁画修复师付有旭介绍,壁画修复包括对壁画前期和现状进行调查、准备修复材料和方案、选择最佳工艺并具体实施等环节,从业36年的他主要负责一线实施。付有旭说,对敦煌壁画... 0
-
-
11-10 09:20...也被叫作微笑佛国。图为麦积山石窟第062窟正壁的佛与菩萨造像。新华社发其中,第133窟的小沙弥最为出圈。高度不足1米、仿似10岁孩童的他眯着双眼,嘴角上扬,烂漫却不失优雅的东方微笑,触动无数游客的心。这是麦积山石窟第133窟小沙弥立像,因微笑迷人,被誉为东方微笑。新华社发一抹微笑跨越千年,如同写满历史的信笺,等待后人开... 0
-
11-03 21:30...“数字化,最通俗的解释是拍照片”,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通过高精度摄影录像,为洞窟、壁画、彩塑等生成数字图像,可以实现文物数据信息的永久保存。“咔嚓!”走进第341窟,一台第四代壁画高保真自动拍摄设备,正在轨道上逐行采集壁画图像。“影像采集时,必须采用恒温冷光源。”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小... 4
-
11-03 21:30...“游客参观洞窟会引起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数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超过安全值时,及时发出提醒,让洞窟得以‘休息’。”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副主任张正模说,每个开放的洞窟中都装有监测设备,相当于给洞窟做实时“体检”。如今,敦煌研究院利用环境监测设备,以分钟为单位获取洞窟内外的环境状况。“运用物... 4
-
11-03 07:50...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谋求繁荣兴盛的历史。肃立在敦煌研究院常书鸿塑像前,樊锦诗深有感慨。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便加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光阴荏苒,作为敦煌的女儿,她在敦煌已经工作了61年。没有强大的国力,便没有如今敦煌莫高窟的风采。从当年的举步维艰到今天的蓬勃发展,莫高窟走出甘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传播中华优秀... 2
-
10-31 11:40...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彩塑270余身,保存壁画5200余平方米,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1961年3月,榆林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缺乏文献史料记载,榆林窟具体的开创年代已无从考证。游客在榆林窟参观(央广网记者李红军... 2
-
10-30 14:40...一座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智慧与文化精神的史诗丰碑。石窟倚武州山崖壁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最高达17米,最小仅2厘米,其余动植物、花纹图案不计其数。云冈石窟从开凿到结束共历时64年,不仅开创了中原地区石窟寺雕凿的先河,更因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精髓,被学术界誉为“云... 8
-
-
10-23 00:20...走访团在这样舒爽的天气中探访石窟艺术,了解千锤万凿下的石窟历史。据了解,云冈石窟是佛教东传中国后第一座由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窟融合了印度、中西亚的艺术元素,以及希腊、罗马的建筑造型和装饰纹样、样貌特征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 5
-
10-13 14:10...在石窟保护、学术研究和弘扬传承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构建科学保护体系,更好保护历史、传承文明。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莫高窟留存着千年的文明,只有保护好、修复好,才能维护历史真实性、文化延续性。莫高窟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面临多种病害的侵蚀。为留住敦煌的“风采神韵”... 10
-
10-13 11:10...“游客参观洞窟会引起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数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超过安全值时,及时发出提醒,让洞窟得以‘休息’。”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副主任张正模说,每个开放的洞窟中都装有监测设备,相当于给洞窟做实时“体检”。如今,敦煌研究院利用环境监测设备,以分钟为单位获取洞窟内外的环境状况。“运用物... 2
-
10-10 12:20...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青年代表跨越山海和时差来到中国甘肃敦煌,在4天时间里,重返丝绸之路、沐浴千年文明,探寻中国文化、思索交流对话。鸣沙山北麓,群峰环绕中,月牙泉如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千百年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堪称奇观。月牙泉边,一棵古老的胡杨树吸引了秘鲁青年若昂·阿尔法罗·索里亚诺的注意。“在恶劣的环境里,这棵... 3
-
10-08 20:10...结合腾讯游戏科技等前沿技术能力,综合应用三维建模技术、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VR虚拟现实场景等前沿游戏技术,1:1高精度立体还原第285洞窟,实现上亿面的高保真数字模型和超高分辨率的表面色彩,为大众带来敦煌壁画线上知识讲解互动及线下VR深度体验。游客可零距离观赏壁画、360度自由探索洞窟细节,还可以“上升”... 4
-
10-07 20:10...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学科,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藏经洞的发现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展览现场还原了“裂缝中的惊世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样貌。(张玲摄)“裂缝中的惊世发现”场景还原。(王婉冰摄)展览现... 0
-
-
10-02 19:10...是开启敦煌之行不错的方式。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数字文献部教授汉尼斯·费尔纳:我还没去过敦煌,也没有参观过那里的洞窟,所以我非常期待敦煌之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数字文献部教授汉尼斯·费尔纳:来到敦煌莫高窟看到这些以前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的遗迹,我太激动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壁画现在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除了实体洞窟,费尔纳还体验... 0
-
10-02 18:40...清理表面的灰尘,张斌开始了日常的修复工作。他熟练地在修补处滴下混合溶液、填泥抹泥、表面做旧……一上午时间,张斌仅填补完成雕塑上的一处豁口。“每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不容有失。”他说。每尊塑像、每幅壁画在制造年代、用工用料上都不相同,修复时要逐一考量。针对不同雕塑和壁画的特点,修复师会专门从麦积山周边地层中寻找合适的泥土,... 0
-
10-02 07:40...时任院长樊锦诗和副院长李最雄提出,敦煌壁画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存在空鼓、酥碱和起甲的病症。85窟的壁画存在以上病害,过去曾被修复,但多年后再次出现。1997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开展第二期中美合作,确定在85窟开展合作保护项目的工作,开创性地研究出了空鼓灌浆和壁画脱盐的修复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壁画保护的技术难题... 0
-
08-11 09:40...也是敦煌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经过敦煌研究工作者数十年不懈努力,敦煌文物保护从基础学术研究、洞窟本体保护、石窟环境综合治理、数字化敦煌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使敦煌这一世界文化瑰宝璀璨绽放。莫高窟外景。(敦煌研究院供图)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现存洞窟735个,其中保存完好、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 3
-
-
-
本页Url:
-
2024-11-27-03:1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