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1 06:30...会怎样生活呢?佛不需要伪装某种完美人设佛会用电脑讲法佛会吃火锅佛会找弟子们玩现在修行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佛教的理解太神化了。因为自己不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成佛以及成佛之后是什么样,就用神来理解佛,把佛当神拜,那就把成佛当作不可能了。释迦牟尼佛2500多年前就证悟真理了,但他当年传的法,拿到现在来用的话难度比较大。在历... 0
-
01-07 03:10...却因为佛陀没有师父而不愿拜佛陀为师。再加上他自己也有一些道行,有一点声望,有弟子追随,这些傲慢也障碍着他。释迦佛陀到底有没有师父?实际上,佛陀生生世世都是有师父的。经典记载,佛陀往昔每一世都有师父,祂是如何发起菩提心的,如何发起五百大愿的,甚至被授记成佛,也都有师父。佛陀来到人间示现成佛,是久劫积累,是乘五百大愿而来,... 0
-
12-10 21:50...但顽固恶劣的国人不但不加理会,反而鞭打、辱骂尊者,尊者只好返回佛的住处。当目犍连尊者回到佛陀与五百弟子歇息的树林时,远远地便看到舍利弗尊者向他问训。舍利弗尊者说:“目犍连尊者,你应当以‘智慧’化导他们呀!”说完,舍利弗尊者便来到佛陀的跟前,向佛陀禀告自己的想法:“世尊,弟子想去度化这国的人民。请应允弟子前往,让佛法能在... 0
-
12-04 10:10...刚强勇猛,极具威严,犹如狮子为百兽之王,故以喻佛。另一方面,则是指出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邪魔深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增威,百兽怖伏。因此在佛教经论中常以狮子吼譬喻佛陀说法,如《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中说:“如来由具四无畏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狮子吼,转妙梵轮。”新译《华严经》卷五十七中举出十种... 5
-
12-03 02:40...五停心包括,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多散众生数息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等观法,是佛陀对病下药,对治众生的烦恼所说的五种修行观法。如此再依次而修四念处(包含总、别相念在内),即观身、受、心、法,不净、苦、无常、无我之意。再进观四谛,依观力的浅深,分暖、顶、忍、世第一为四加行位。然后以八忍、八智,断三界... 0
-
11-17 21:50...是日月的过咎吗?”舍利子答:“不!是盲人自己的问题,非日月之过。”佛陀总结说:“同样,我的佛土非常清净,只是众生见不到而已,并非如来的过咎。”此时,螺髻梵王对舍利子说:“你不要认为娑婆世界不清净,在我的眼中,释迦牟尼佛的刹土清净无垢,宛如自在天宫。”舍利子不相信,说自己所见的全是泥石瓦砾、丘陵坑坎。于是佛陀以脚趾压地,... 0
-
-
10-23 15:10...延续的是什么人的后裔。在东晋以前出家人的姓氏比较多,比较复杂。比如外国来中国的法师,大多数都以其故国名字为姓,如:康僧铠、康僧会(此是康居国人),竺法兰、竺佛朔、竺叔兰(此是天竺人),支娄迦谶、支道林、支遁、支谦等(此是月支国人),安世高、安玄(此是安息国人);也有以三宝名字作为姓,如:佛陀耶舍、佛陀跋陀罗(佛就是佛陀... 1
-
10-10 08:50...令猿猴多得其福报。猿猴看到佛陀的一举一动,欢喜跳跃。此事之后没过多久,猿猴便死了,转世为人,生于大富豪师资家中。在他出世之时,师资家中所有的食具,都装满了蜜糖。师资夫妇觉得奇异,遍给这个孩子取名为“蜜胜”。光阴如剑,岁月如梭,一转眼过了几年,蜜胜已经长大成人了。他厌烦尘俗,想要出家,在得到父母的允许之后,蜜胜到祇园精舍... 0
-
10-10 07:20...第二句是要观想其体虽空,其用不无,自然感应道交难思难议了,即是“起用礼”。以我弟子至诚恳切的心,来感动佛陀的心,求佛力的加被,感应我的心成为佛的心。这种彼此道交、心灵感通的境界,真是难可思议的。能力所礼是俗谛,性空寂是真谛,能礼所礼是有,性空寂是空,感应道交难思议则是空有不二,是中道第一义谛。第三句及第四句是要观想,我... 3
-
09-27 16:10...虽然我们身心无时无刻不受到“三苦”的折磨,但也正是这些痛苦能令我们对生死轮回的苦恼世间产生厌离之心。与兜率天外院不同,兜率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所居之处。一生补处是菩萨的最高阶位,意为尽此一生后即能补到佛位。未来佛在降生人世成佛之前,都要先在兜率天上为诸天讲说佛法,同时等待因缘和合,从兜率天降生人间示现成佛。现在居住在兜率... 8
-
09-11 02:30...”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成人,这是世间最大的恩德。佛陀对父母的恩德赞叹:“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佛说,即使他住世一劫那么长的时间,专门来称说父母的恩德都说不完。可见佛对父母恩的重视和赞叹,对报父母恩有无比深刻的洞察。众生恩经云:“善男子!众生恩者,即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 3
-
08-22 23:00...以解众生倒悬之苦。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目犍连尊者在修行有成后,想要让父母也能离苦得乐,以神力观察,却发现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犍连尊者取来一钵饭递给母亲,然而她却因为以往贪婪吝啬的恶业,饭没入口就已变成火炭。尊者别无他法,只能寻求佛陀帮助。佛陀让他在农历七月十五用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因为这天适逢僧众结夏安居圆满,... 3
-
-
08-22 22:40...如讲经院、译经院等,在杭州大家比较熟悉的上天竺就曾以“观音看经院”为名。因此,后世多将佛教的道场合称为“寺院”其实,除了寺、院,佛教道场还有很多其他名称。佛陀住世时,最初称寺院为“精舍”,例如设于中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与舍卫城的祇园精舍,便是佛教最早的寺院;由于当时精舍大都建筑在都城郊外幽静的林地,故又称“兰若”,意即... 0
-
08-22 22:30...岂不与佛教慈悲普度精神大相径庭吗?既然藏是含藏之意,那么三藏又分别是什么呢?三藏分别是修多罗藏、毗尼藏和阿毗昙藏,下面我们逐一说明。修多罗藏即经藏,乃佛陀一生所说言教的汇编,也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梵语旧译修多罗,新译修妬路、苏多罗、素呾缆、修多兰,乃梵音轻重不同而已。若照原义应翻作“线”,线能贯穿花朵,不令散失。古印... 3
-
08-03 19:50...更是佛教中国化和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的杰出贡献者。《玄奘全集》是河南省重大出版工程《中原文库》首批出版的图书,是国内首次对玄奘著作进行的全面、系统的点校整理。由出版专家、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原总编辑耿相新担纲总策划,近70名专业人员先后参与了全集的编辑校对出版工作。对于主题“踏出五万里阅尽两千年”中“两千... 0
-
07-26 21:2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不是如此简单的意义。佛门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杀人的屠刀。这里的“屠刀”,指的是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着。还有阿罗汉,含有杀贼之义,杀贼不是真的把贼给杀了,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的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是佛!“屠刀”的本... 3
-
07-21 21:40...无一非苦,其品类之多,非言语能够穷尽。三恶道暂且不说,只拿人道来说,我们人类在生、老、病、死四相迁变中所经历的,只一个生苦,就已经令人苦不堪言,更何况其他。苦谛是四圣谛中的首要,在此就三苦、八苦加以说明,通过了解三苦、八苦,相信能够让我们认识到佛陀所说苦谛的内涵,并能够进一步生起知苦断集的心。所谓三苦,是针对三受而言。... 2
-
07-15 19:10...佛陀讲宇宙时也不得不采用三界、六道、须弥山等印度人对宇宙既定的认知。对现代人而言,使用这些古印度的文化知识讲法、学法,也是有碍理解和沟通的。既然现代人基本都了解现代天文学、物理学的一些概念,那就适合借此来理解佛所讲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意思,和我们的修行是什么关系。传统佛教宇宙观认为,世界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而欲界... 0
-
-
10-05 16:40...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中,食后东向坐一人半影,为长者耶舍迦兰陀子制此戒。”因为耶舍迦兰陀子出家之后回家看望父母时,其母为了能传宗接代,使迦兰陀子与原妻同居行不净行,佛知道后就制定了婬戒。每条戒律的制定都有特定原因,或是有人犯了某种过错,或是某些行为引发了社会的不理解,对僧团以及个人的修行不利。一条戒律的制定也不是一次成形的... 2
-
08-31 20:50...一者缘于“目连救母”的典故;再者缘于佛教的重视孝道。关于“目连救母”的典故,据《盂兰盆经》记载,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证阿罗汉果得六神通后,因为思念母亲养育之恩,以天眼发现母亲堕在饿鬼道中受苦,皮骨相连,日夜苦闷相续。于是目犍连尊者就用钵盛了满碗的饭去给母亲吃,但是他的母亲因恶业受报的缘故,食物入口即化为火炭,无法吞咽。... 17
-
08-02 21:30...据《僧祇律》记载:“世尊于毗舍离城,成佛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中,食后东向坐一人半影,为长者耶舍迦兰陀子制此戒。”因为耶舍迦兰陀子出家之后回家看望父母时,其母为了能传宗接代,使迦兰陀子与原妻同居行不净行,佛知道后就制定了婬戒。每条戒律的制定都有特定原因,或是有人犯了某种过错,或是某些行为引发了社会的不理解,对僧团以及... 5
-
06-29 20:10...选香用香上好的香料主要有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品味香气是最直接也是较为可靠的鉴别方法。由于不同的香味风格各异,没有统一的鉴别方法,但品质较好的香,其香气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清新,爽神,久用也不会有头晕的感觉;醒脑提神,有愉悦之感,但并不使人心浮气躁;香味醇和,浓淡适中,深呼吸也不觉得刺鼻;香味即使浓郁,也不会感觉... 4
-
-
-
本页Url:
-
2025-01-22-18:25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