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6 20:30...就是这次南巡转北走的长距离跋涉,秦始皇病死,“至平原津而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秦始皇不但喜欢到山东,而且在山东的刻石也多于其它地方。《史记·本纪第六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数次出巡各地,群臣为歌颂其功德、昭示万代而所刻之石,共有七处,分别称“峄山刻石”(公元前219年)、“泰山... 0
-
12-26 11:00...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望2024,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渠道和途径不断拓展,重大考古项目取得... 0
-
12-26 11:00...并加大了对彩塑壁画的抢救保护力度。此外,还通过政府一般债券支持低级别文物的保护,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累计认领认养文物建筑473处,引入社会资金超过5.2亿元。为让传承利用更加有效,我省加强资源整合,统筹规划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格局。点上抓国宝,实施39处国宝级文物保护重大专项,打造国宝级文物金色名片;线上抓游径,编制《山... 0
-
12-26 05:10...为探索二里头都邑整体布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表示,城墙的确定,将极大改变对二里头都邑、二里头文化发展水平的认识。这是二里头遗址与古城村遗址平面示意图。新华社发据悉,古城村遗址位于二里头遗址北侧的洛河北岸。2021年发掘以来,已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3条壕沟(G1、G2... 0
-
12-26 04:50...更多地方频道新闻当前位置:正文“考古中国”进展更新!夏文化探索有重大突破2024-12-2611:52:08来源:分享微信微博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1共4页推荐阅读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2-2611:50:12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2-2611:48:51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2-2611:12... 0
-
12-26 04:30...此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首艘具备全球(含极区)深远海探测和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探索三号”船长约104米、排水量约1万吨,具备艏、艉双向破冰能力,续航力为15000海里,载员80人。既可以进行深海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还可在夏季进行极区海域科学考察,将使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从全海深拓展到全海域,有效提升... 0
-
-
12-26 04:10...着力推进田野考古实证。坚持“大考古”理念,成立全省考古工作联盟,与山西大学共建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实现人员互聘、资源共享。与吉林大学共建吉大夏县考古基地,与省内外八家单位共建“夏商文明考古研究晋南中心”。“在加强文物保护法治方面,我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立法和制度规范工作,”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振华表示,“从2019年《山... 0
-
12-26 01:10...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对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省政府出台《山西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物保护利用责任不断压实。在2022年度省级人民政府落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调查中,山西排名全国第一。山西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理念,着力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 0
-
12-26 00:20...比之为“根脉”,要求“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7月,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0
-
12-25 23:40...考古人员确认牛路冲遗址为商代早期城址。这是岭南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址,对华南早期文明化进程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2024年牛路冲遗址发掘领队何安益介绍,遗址南北长约165米,东西长约140米,总面积约23100平方米。整个城址的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其中西墙保存最好,西墙最高的地方为1.4米左右。记者从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到,牛... 0
-
12-25 23:30...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考古是发掘文化基因的手段,博物馆是展示文化形态的载体,把考古与博物馆有机衔接是创新文化叙事体系的有效尝试。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考古博物馆,利用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展示历史文化发展脉络,通过考古视角深度发掘文化内涵、活化还原历史文化场景,展现了文化创新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受到社会的广泛... 0
-
12-25 23:10...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红山文化玉器,基本涵盖了红山文化玉器的大部分类型,填补了内蒙古地区考古出土玉器研究的空白。红山文化为何频频出现与龙有关的文物?龙对中国人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郭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作出解读。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何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中蕴含怎样的龙文化?... 0
-
-
12-25 22:50...《“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提出要“凝练重大考古研究课题,系统确定考古发掘重点”,要求考古工作坚持学术引领,不仅要“重发现”还要“重研究”。一是坚持学术研究。殷商学研究是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 0
-
12-25 22:50...北京是近现代中国政体转制的伟大见证,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首善之都;北京见证了欧亚大陆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是多元交流开放包容的大国之都。针对怎样保护的问题,规划提出,要加强保护名录管理,推进全面系统保护,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传承要求的管理衔接,确立历史文化遗产两山一湾、两区两轴、三带多片... 0
-
10-02 13:10...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敦煌研究》期刊主编。长期从事石窟考古、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极大地提高了敦煌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创建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石窟考古新模式,主编的《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 4
-
10-02 10:50...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美洲考古研究院终身外籍院士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考古文博与中华文明学院名誉院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黄河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家“十五”到“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执行专家组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第三版、《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5
-
10-02 01:30...该项目将系统展示汉魏故城遗址60年来的重要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及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建成后的遗址博物馆将成为中国古都制度体系和汉魏都城考古研究展示中心、汉魏历史研究与文化传播交流中心、全国大遗址沉浸式保护展示基地、民族融合和全球客属交流互鉴基地。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作为洛阳“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重要组成部分,建筑... 2
-
10-02 01:20...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0场活动9月28日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讲。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秘书长、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作题为《坚定历史自信正确认识夏代信史》的演讲。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围绕文化传承发... 12
-
-
10-01 17:40...大遗址保护利用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大遗址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在深入挖掘大遗址价值方面,陕西省大遗址考古成果丰硕。深入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石峁遗址考古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太平遗址考古反映出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清平堡遗址长城考古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 1
-
10-01 15:40...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树牢文物保护要依靠科技的发展理念,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文物事业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巴文化考古、山城考古、石窟寺考古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以“三馆一院”为核心,全方位推动考古遗产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普及。胡衡... 12
-
10-01 14:00...本场活动将邀请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作题为《探源工程所见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的演讲。1982年,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王巍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在公派日本留学期间,王巍发现,按照当时学界提出的“冶金术、文字、城市”文明起源“三要素”,中华文明在... 4
-
10-01 13:50...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作题为《坚定历史自信正确认识夏代信史》的演讲。孙庆伟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中国考古学和先秦史教学研究工作,致力于中华文明起源、三代都邑考古、三代礼制文化、考古学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在近40年的考古研究生涯中,孙庆伟先后参加和主持山西晋侯墓地、陕西周原遗址和周公... 1
-
-
-
本页Url:
-
2024-12-26-20:5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