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9 18:40...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朱熹解释说:“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他如此重视学诗,可见对《诗经》评价之高。在孔子看来,《诗经》不但可以作为处世准则,还是训练语言才能的范本(《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又可以观察人生和丰富知识(《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2
-
12-25 23:00...还是王思任道出了八股文的真相?八股文究竟是一种什么文体?近三四十年来,学界已渐渐能够采取客观的、学术的态度对待八股文体。但学界对八股文体的认识仍然集中于对其“破题”、“承题”、“起讲”、“排偶”、“小结”的外在体例规定的研究上,仍然会强调“八股文体在思想表达上是僵化的,但在文法上是可取的”的观点。这显然无法解释明代二百... 0
-
11-29 09:30...至20世纪90年代,国学随之再度复兴,形成了“国学热”。尽管国学在社会生活层面形态各异,但就学术层面而言,国学名称显示出的国家和民族本位色彩,使其学术内涵和外延的边界也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张岱年将“国”定义为地域和民族,国学就不再限于过去时代的学术;季羡林又提出“大国学”的概念,其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 0
-
11-20 18:10...《魏书》《北齐书》《周书》和《北史》均列有《儒林传》,《魏书·儒林》列传17人,《北齐书·儒林》列传17人,《周书·儒林》列传6人,《北史·儒林》列传45人。在前述《儒林传》中,除《北齐书·孙灵晖传》论及熊安生外,《周书·儒林》和《北史·儒林》则均专列《熊安生传》。鉴于此,以熊安生为代表进行剖析,可以“管窥”北朝经学的... 1
-
10-23 07:30...是儒家诗学早期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其语亦出《尚书尧典》,也是汉儒之通识。不过,早期诗、乐、舞是人兽共体(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而后期诗、乐、舞则浑然一体。如《礼记乐记》将诗与歌、舞对举,以为歌之为言也,并以不足递次连接言之长言之嗟叹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大序》则在承续中又作纠偏,以不足递次相连言之嗟叹之永歌之手之舞... 0
-
10-18 03:10...更是对乾嘉学术的一次全面回顾与总结。这部一千四百卷的鸿篇巨制,是阮元主编的。道光初年,阮元在广州粤秀山麓创办“学海堂”,广邀学者,集腋成裘,精心编纂,终成《皇清经解》巨著。阮元(1764年一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仪征人。清朝中期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曾任山东学政。... 3
-
-
10-15 02:20...把“叹逝”解释为对水之“仁”“义”“智”“勇”等多种品德的赞叹,且美其名曰“比德”。魏晋经学对“叹逝”的诠释,融合老庄与玄学,把注意力凝聚在个体生命的价值上。皇侃《论语义疏》综合孙绰、江熙等人观点,解释“叹逝”说:“逝,往去之辞也。孔子在川水之上,见川流迅迈,未尝停止,故叹人年往去亦复如此,向我非今我,故云‘逝者如斯夫... 2
-
10-12 13:10...它所肯定的尊卑、等级关系,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规范,无疑已不适合现代社会的运行,需要加以扬弃。这里同时涉及经学的历史源流。以五经、十三经的历史文本为依据,经学具有前后承继、衍化的特点,这同时体现了其思想之流,而宗法制度的长期存在以及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等等,则构成了经学衍化的历史之源。从汉代的独尊儒术、唐代以《五经... 4
-
09-26 10:30...对“诗”与“志”所作形而上等级的区分,凸显汉儒对诗歌创作理论研究的深入。其次,诗、乐、舞三位一体,是儒家诗学早期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其语亦出《尚书·尧典》,也是汉儒之通识。不过,早期诗、乐、舞是人“兽”共体(“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而后期诗、乐、舞则浑然一体。如《礼记·乐记》将诗与歌、舞对举,以为“歌之为言也”,并... 0
-
09-21 19:00...”考古发现江都王墓、满城中山王陵、巨野红土山昌邑王墓内小圭形制、比例、尺寸完全相同,表征诸侯王墓出土的圭制,多为中央赗赠之物。(《玉润中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年,第216页)。也就是说圭作为政治信物被传承,作为中央建立宝塔式自上而下的一整套统治形式下通礼教的体恤形式。或许可以明晰齐家文化“璧琮组配”、周时的“... 3
-
07-27 04:50...即以道理是非作为引导现实政治向合理方向运动变化的目标与动力,其所追求的不仅是统治的稳定,同时包含着政治、经济方面的公平秩序、国力的强盛和人心风俗的整齐。而“法先王”的理念,也意味着其政治理想更趋向于公义、是非,而不是“家天下”的私器。王安石也特别注重对历代治理经验与政治思想的吸收与整合。他在学术上博览兼收,诸子之学无所... 3
-
06-18 06:50...就是原原本本地去解释、理解、论述经典文本的本来内容和本来意思;所谓的“六经注我”就是以六经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一种新思想、新见解、新体系。所谓的“我注六经”,就是说“疏不驳注,注不驳经”,疏实际上就是对注的进一步解释,它不驳斥、不批判、不违背注;那么注也不违背经,意思就是说疏也好,注也好,归根到底要准确、客观地解释... 9
-
-
06-07 11:20...就是原原本本地去解释、理解、论述经典文本的本来内容和本来意思;所谓的“六经注我”就是以六经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一种新思想、新见解、新体系。所谓的“我注六经”,就是说“疏不驳注,注不驳经”,疏实际上就是对注的进一步解释,它不驳斥、不批判、不违背注;那么注也不违背经,意思就是说疏也好,注也好,归根到底要准确、客观地解释... 9
-
04-17 03:20...论著颇丰,研治者不免有“话已说尽”的感觉,颇有“研究做完”的困惑,回视百年的学科反思应运而生,从观念到模式的西化影响则是最为集中的审视话题。中国学术如何走出西方范式,成为当代学者的积极探索、勇于担当的自我使命。落足于《诗经》,最鲜明的体现则是经学传统的逐渐回归。《诗》之为经,本是无法割舍的传统;《诗》之为诗,则系与之俱... 1
-
04-14 01:30...有些学者可能站在制度、礼法的角度,转而强调王安石对荀子思想的继承发展。我感觉比较牵强。王为制度所作的天道、人性论证,和荀子差别很大。当然,在文章写作技巧上,王安石有借鉴《荀子》行文之处。俞菁慧:王安石人性论在不同文本当中有不同的表述,这个问题学界已有不少讨论。您觉得这体现出王安石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呢,还是在差异的表述当... 6
-
04-09 08:30...成为当代学者的积极探索、勇于担当的自我使命。落足于《诗经》,最鲜明的体现则是经学传统的逐渐回归。《诗》之为经,本是无法割舍的传统;《诗》之为诗,则系与之俱生的天性,对此原态的双重认可成为《诗经》研究之中国模式的逻辑起点,视野的转换造就了史料的丰富,语境的还原贴近了历史的真相,传统的续接凸显了思想的深邃,中国学术的文化自... 6
-
03-11 03:50...【作者简介】干春松,浙江绍兴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学研究院教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主要从事儒家思想、近现代哲学、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著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制度儒学》《重回王道》《儒学的近代转型》《理想的国度》等。【目录】出版说明第一章儒之为儒:自我定位与社会角色第一节儒家学派的特点第二节... 0
-
03-08 13:50...民国时保存于通俗教育馆的图书室,后来一直保存于甘州区图书馆古籍室,传承有序。现我馆完整保存有周达武捐赠古籍三百一十三函两千三百零五册。《通志堂经解》是在清代著名才子纳兰成德主持下编辑刻印的,主要参与其事者,为清初著名学者、藏书家徐乾学。徐乾学,字原一,江苏昆山人,官至刑部尚书。他藏书富有,筑传是楼,藏书堪称当时海内第一... 0
-
-
01-22 11:10...对“天”的关注本质上仍是对“人”的关注;而“诗”是公认的表现“人”的本质特征如精神、情志、心灵等最直接、最深入的艺术形式之一。《诗纬含神雾》曰:“《诗》者,天地之心。”王通曰:“《诗》者,民之性情也。”刘熙载综合二说,提出“诗为天人之合”(《艺概》卷二)的论断,实际是在“天”“人”并重的同时凸显了“人”的重要性,且将经... 1
-
01-15 17:00...他的主要思想成就表现在小学理论与经学理论两个方面。从小学理论来看,戴震的主要思想成就表现在音韵、训诂等语言学方面,其对于段玉裁、王念孙二人均有深刻的影响。从经学理论来看,主要是伦理学、政治哲学思想以及由字通词、由词通道的研究经学的方法论思想。在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方面,戴震通过对孟子思想的再解释,提出了“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0
-
01-01 19:20...《西江月·黄州中秋》洪健绘图片选自中译出版社《画说宋词》如中国最早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可视为屈原之“志”的体现。诗中所写“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既包涵了屈原的政治追求,也表明了他一直所坚守的清白高洁、刚正不阿的个人品行,以及固守正道却遭谗见疏的忧愤。对于这篇在先秦文学史上占有... 1
-
12-25 05:30...他2006年出版《荆公新学研究》、2011年出版《变革中的文人与文学》、2018年出版《王安石年谱》,新近又整理出版《王安石文集》,扎扎实实地推进王安石研究。2021年12月,时值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我为此而写的纪念文章的最后说道:“现今仍缺少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整体研究,迄今为止,尚未出现一部包括王安石文学、经学、... 0
-
-
-
本页Url:
-
2025-01-19-14:1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