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3 23:50...密密麻麻的发掘单位、项目名称,记录着全国各地的考古人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沿线进行的中国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大会战”。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副馆长汪培梓介绍,为做好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协调动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兄弟省市文物考古发掘单位支援河南工作,省南水北调办公室... 0
-
12-13 23:40...秦汉时期的“畤祭”见证帝国的祭祀与政治演变。从秦襄公立西畤,到汉刘邦增设北畤,形成了“雍五畤”。汉武帝时期,“雍五畤”的地位被甘泉泰畤取代,直至西汉末年被废。图为长条形祭祀坑。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供图2024年,考古人员在下站遗址共清理各类祭祀坑9座,全部为长条形动物牺牲坑,坑内填土及坑底皆未见器物出土。这些祭祀坑依... 0
-
12-13 20:00...为我们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蚌埠是淮河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淮河两岸的双墩和禹会村遗址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历史文化的赓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站位、系统思维,深刻认识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责任,... 0
-
12-13 10:40...连云港在寒暑假期间推出了丹霞村遗址、赣榆王坊遗址、李庄制盐遗址、板浦尤庄遗址、孔望山村墓地等5条精品考古研学线路,家长陪伴孩子走进考古现场,实地体验考古发掘工作,学习考古和文物保护知识。小学生李奕睿说:“这样精彩的考古体验真的很特别,太喜欢这里的活动内容了。”丰富多彩的考古研学游,让孩子们拓展了知识面,感受到中华文明的... 0
-
12-13 06:20...”唐代诗圣杜甫在诗中盛赞的这位庾信,在连年征战、崇尚武力的南北朝时期,以“妙笔生花”的诗文著称。他不仅是当时中国文坛稀缺的顶尖人才,更在中国诗词发展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重要篇章。正因为如此,求贤若渴的北周皇室扣留了从南朝出使而来的庾信,加官晋爵,就是不让思乡心切的他回南方。庾信一边思乡,一边化身社交达人,所以很多西魏北... 0
-
12-13 04:20...泰安大汶口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张保卫来到考古保护棚,反复确认施工细节,确保千年历史文脉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可观可感。他介绍,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承担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布局中发掘、展示东夷文化的责任,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新建了2个本体展示项目和1个考古项目,目前已经陆续验收。今年国庆假期,公园客流量比去年同比增长7... 0
-
-
12-13 03:00...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全面启动,首个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三山五园”成功创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运行整一年,中国长城博物馆提升改造工作稳步推进,这些重大项目让首都三条文化带和博物馆之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也惠及民众生活,为世界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案例。白杰介绍,规划的正式发布,对加强文物系统... 0
-
12-13 02:20...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世界遗产增至8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陈伟介绍,本市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为牵引,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对各级文物及历史建筑、胡同街巷、历史文化街区应保尽保。市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白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备案博物馆增加近... 0
-
12-12 21:00...每所高校可以有多个队伍,每支队伍包括1名指导老师和5名在校本科生。2025年1月6日至2月21日为预赛阶段,参赛队伍按要求书面提交超算应用优化提案。总决赛将于2025年5月10日至14日在青海大学举办,通过预赛选拔的高校队伍将上演面对面巅峰对决,亲手设计安装小型超算集群,运行优化基准测试、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等赛题... 0
-
12-12 20:20...成为热水墓群中的高等级墓葬代表,获评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我省启动羊圈墓考古发掘工作,已发现地上陵园、地下墓圹、墓道、照墙、殉牲坑等重要遗迹,对于认识并鉴别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王陵提供重要参考,入选“考古中国”项目。宗日遗址作为宗日文化的典型代表,是青海省独有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从2020年开... 0
-
12-12 20:10...曾一度岌岌可危。新世纪初,由于当地一带出产的安山岩品质卓越,良渚成了石材开采的“金矿”。大量开山炸石,使遗址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2003年7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在良渚文化博物馆会议室里,习近... 0
-
12-12 19:10...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征集推介活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推荐78项申报案例。经过多轮梳理、专家评议推选,遴选出21项优秀案例,“拨云见日鉴古知今——隋炀帝墓保护展示”位列其中。2013年3月,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现场,考古人员在进行项目考古前置流程时意... 0
-
-
12-12 18:10...考古工作者在文物出土地及周边区域,展开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近百座商代晚期墓葬被发掘出。但是,即便在最高等级的墓葬中,也没有再出土大件青铜器,只有大量陶器和少量青铜戈、矛等。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人们发现,其实在商人势力非常强盛的商代前期,商文化就进入了湖南。王都设立在郑州,有300万平方米的郑州商... 0
-
12-12 05:40...这是11月21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拍摄的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午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宇摄明中都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全国甫定朱元璋下令在家乡凤阳建造中都自南向北依次建有洪武门、大明门、午门及宫殿等建筑这是11月21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拍摄的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前的“中轴... 1
-
12-12 04:40...居住在现中国浙江地区的上山先民就已掌握了酿酒技术。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这项新成果。研究人员介绍,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上山遗址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留下大量的石器、陶器等稻作遗存。他们在上山遗址采集了12件不同类型的陶器残片。这... 0
-
12-12 03:20...展出的230件(套)文物,涵盖陶寺文化所有的文物类别,首次系统呈现约4000年前的陶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遗址,自1978年发掘以来,陶寺遗址先后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突破性的考古和研究发现,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生动写照。陶寺遗址,距今大约4300... 0
-
12-12 02:40...副省长林红玉主持。李群指出,陶寺遗址是具备早期国家特征的都邑性遗址,其考古新发现、研究新进展,为古史探索提供了新材料,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有力实证和生动写照。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和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标志性成果,是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文化工程的... 0
-
12-11 23:20...其中包括青铜器、玉器、竹简、木俑乃至大量动植物遗存以及琴瑟等乐器这是11月6日拍摄的武王墩墓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专家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5月20日拍摄的武王墩墓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这是安徽淮南武王墩主墓内出土的漆盘(局部)纹饰。新华... 0
-
-
12-11 21:00...第2回良渚フォーラムの一環として、26日には「文明の光」と名づけられた中国内外の考古学者が対話するサブフォーラムが開かれました。同フォーラムで、良渚古城および水利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ト考古リーダーを務め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学技術考古室の王寧遠主任は「良渚古城周囲の水利システムの一部である『塘山長堤』は近年になり、考え... 0
-
12-11 20:50...考古工作者基本廓清西夏陵总体布局、遗存构成等信息。据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副主任王昌丰介绍,西夏陵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洪积扇戈壁上,这片近40平方公里的戈壁被多条山间冲沟切分成4个自然板块,内含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5.03公顷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等四类建筑遗址,以及7... 0
-
09-18 23:30...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复旦大学联合发布了最新科技考古成果——无锡市马鞍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人骨检测报告。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博士杜盼新介绍,这是我国考古界首次成功获取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古人类基因组数据,填补了因为环境影响、保存不佳所导致的长江下游古DNA研究缺环,为了解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化人群的起源... 1
-
09-18 21:40...记者注意到文物大多不是独立展示,同一时期遗址或主题下,展柜展架密集式陈列与独立柜的多角度展示相得益彰。这是中国考古博物馆的展陈特色之一——仓储式陈列。“仓储式陈列是考古博物馆的学科特色表达。”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介绍,考古学着重于研究遗迹和遗物的系列和类型,这就要求考古博物馆的陈列不以展示精美的孤立文物为追求,而是以... 6
-
-
-
本页Url:
-
2024-12-14-07:5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