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13:20...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天津市首届大米节举办2025年01月21日09:44来源:农民日报缪翼林单丹[][][字号]日前,天津市在梅江会展中心举办首届大米节暨小站稻食味品鉴擂台赛。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小站稻品牌的美誉度,全面展示其独特风味、种植成就以及深厚的文化传承。活动现场,通过小站稻品牌建设成果的发布及一系列展示展... 0
-
01-11 07:00...食以安为先。一年来,我市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突破589万亩,总产量超过269万吨,粮食生产实现了“二十一连丰”。近期国家通报显示,在2023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中,我市成为7个粮食主销区中唯一获得优秀等次的省份。走进武清区崔黄口镇坨泥寺村凤芸农作物种植专... 0
-
12-26 14:50...推动小站稻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并轨。同时,活动公布了小站稻系列标准及小站稻证明商标许可使用入选标准,展示小站稻品种优势和品牌特色,加强社会各界对小站稻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推动小站稻品牌溢价能力和市场认可度双提升。本次活动集中公布小站稻品牌建设的成果,宣传解读了14个小站稻产业标准,公布了新修订的《小站稻证明商标管理规则》、... 3
-
08-31 04:00...为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小站稻主题文旅体验。小站练兵园、时代记忆馆、绿动BOX活力街区以及观照轩等津南区重点文旅项目,都将围绕秋香‘稻’津南这一主题,推出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如小站稻秋收研学活动、五史主题展、国学礼活动、节日音乐节、民俗演艺以及‘非遗之韵,瓷绘青花’非遗体验活动等。”津南区副区长刘焱介绍。此外,9月13日... 2
-
07-05 01:40...重点推出禹道玉兰菜、出头岭食用菌、馫天河猪肉、红瑶甘薯、迎宾酱货、望月牛排、天民口感番茄和黄瓜、东马房豆腐丝、沙窝萝卜、汉盐海泽旺子虾等20余款品鉴产品,此外,现场蒸煮小站稻米饭,熬制蓟州农品腊八粥、品尝桂顺斋点心等,品鉴活动和腊八节日相融合,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伴手礼在包装设计上,采用新中式风格,将世纪钟、天塔、瓷房... 4
-
07-05 00:50...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拆迁过程中,郑加林闲暇无事便到地里转悠,看着大片的地撂荒,心里很不是滋味。“荒草长得老高,心里就觉得不舒服。”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研究是不是该由村里种些东西,把闲... 3
-
-
03-27 10:30...就农产品直播销售、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参访团还实地走访淘创数字电商直播基地,感受基地专业、完善、高效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并亲身体验直播带货,进一步感受大陆以“数商兴农”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在互学互鉴中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在津南区考察交流期间... 1
-
02-12 18:40...古老的南运河与广袤田地在此处相遇,为小站镇带来了悠长的历史泽养和富饶的稻耕文明。依托丰厚的历史积淀、设厂经营的发展基础,迎新村的经济效益一度快速攀升。然而,住宅区域分散、私搭乱建较多等问题,也制约了村庄高质量转型的脚步。2018年,迎新村借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的契机,沉下心来重新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小站稻... 0
-
01-19 17:00...“津农精品”伴手礼在包装设计上采用新中式风格,将世纪钟、天塔、解放桥等地标建筑与“津农精品”特色农产品结合,充分体现农文旅深度融合,成为宣传天津的名片。“津农精品”伴手礼甄选天津小站稻、沙窝萝卜、水果番茄、红瑶甘薯、甄选鸡蛋五款特色农产品制成伴手礼盒。其中小站稻礼盒选取了金稻919、天隆优619两个优质品种,还有留胚米... 0
-
01-15 07:00...“2019年,我家也复种小站稻了,现在面积有近350亩。”齐熙彬的水稻种植合作社位于小站镇盛字营村,为恢复传统小站稻优良品质,合作社采用基质育秧、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技术,虽然成本较高,但生产出了真正绿色的小站稻。品质好不愁没销量,经过几年奋斗,齐熙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注册了“齐健生”“十三顷”两个商标,还开... 1
-
01-13 00:10...卖相好又脆甜的沙窝萝卜大受欢迎,传统土特产正在成为农民增收新产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做优做强传统“土特产”。今年,天津还将再认定一批津农精品,通过引进新品种,提升种植水平,形成更多优质农产品。法国液化空气建设华北最大氢能基地氢能基地占地108亩,将分两期建设,主要让附近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0
-
11-20 17:20...迎新民俗嘉年华4、小站稻作展览馆:小站稻作展览馆是小站地区稻米文化收集、整理和传播的文化中心,也是弘扬小站稻作文化,打造稻耕文化特色小镇的先头兵。稻作馆外观呈一粒米的造型,将建筑艺术、地方文化内涵融为一体。展馆展示面积近3000平方米,采用最新的声光电效果,从古至今,从小到大,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讲... 0
-
-
-
-
本页Url:
-
2025-02-03-20:4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