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7 11:20...宁波小白礁I号考古工作流程完善,包括考古调查、考古发掘、现场管控和后期处理,而且从科技考古的角度对沉船复原做了科学解读。孙健说,小白礁I号考古工作为沉船考古和后期资源保护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孙健提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起步,历经30多年的发展,队伍不断壮大、技术水平日趋提升,已成为我国文物工作的重要... 3
-
11-15 07:50...共有400余件文物展示,它们来自两艘隐入深海的古老沉船,在沉睡500多年后得以再现世间。青花八仙人物罐是这次展览文物中最特殊的一件。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项目成员李剑:青花罐是我们整个正式考古挖掘以后提取的第一件文物。2022年,在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科考活动中,两艘沉船被偶然发现。2023年5月,在国家... 3
-
10-31 20:30...这件珐华彩瓷梅瓶的另一看点是应龙纹。应龙,又称翼龙、飞龙等,双翅似蝙蝠,腹部有鱼鳍,腾云踏浪,动感十足。明正德时期,应龙纹在民窑瓷器上较为常见。据介绍,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遗存货物估计在10万件以上,目前出水文物890件(套),其中,瓷器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涵盖青花、素三彩、珐华彩、单色釉等多个品种,产地以景德镇窑为... 3
-
10-10 20:20...出水文物首次公开亮相。此次展览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成果国内首展,分为“探渊寻珍”“水府琳琅”“巧缮焕新”3个部分,全方位呈现考古发现、发掘过程、科技应用和成果,打造沉浸式深海考古之旅。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存文物数量庞大、品类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 3
-
10-09 18:50...就需要所有人的全力以赴。距离展览开幕不到一天时间,所有的展品都要摆放到位。在一个不足9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共有400余件文物展示,它们来自两艘隐入深海的古老沉船,在沉睡500多年后得以再现世间。青花八仙人物罐是这次展览文物中最特殊的一件。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考古调查项目成员李剑:青花罐是我们整个正式考古挖掘以后提取的... 3
-
10-01 16:40...南海博物馆藏明绿釉刻划花缠枝莲纹梅瓶通体施釉内施黄釉,外施绿釉釉质莹润颈肩部暗刻莲瓣纹肩部暗刻四组云肩纹内刻莲纹间以璎珞纹相隔腹部暗刻缠枝莲纹胫部暗刻莲瓣纹明绿釉刻划花缠枝莲纹梅瓶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的出水文物这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内部(2022年10月摄)。新华社发2022年10月被发现在距海南三亚市大约150公... 2
-
-
09-27 07:30...此外,在红绿彩碗展区,一件标有丙寅年造的红绿彩碗也很有意义,它的出水明确了一号沉船所处的年代为明代正德时期(公元1506年)。这次展出408件(套)出水文物。记者林鸿羽摄瓷器展出。记者林鸿羽摄在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排列紧密、码放整齐的乌木原木。除了展出这些原木文物外,此次展览还从故宫博物院、山西... 3
-
09-26 10:30...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18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十四五”期间990余项主动性考古项目有序实施,郧县人、皮洛、良渚、二里头、三星堆遗址等一系列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像郧... 5
-
09-20 14:30...此次展览是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调查的成果专题展,也是国内首展,将展示“考古+旅游”的跨界融合成果,开辟了深海“考古+旅游”的新赛道。这次展览设在南海博物馆南区三层6号展厅,面积近1000平方米,内容分为“探渊寻珍”“水府琳琅”“巧缮焕新”三个部分。将展出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408件(套),还有故宫博物院等借展文物34件/套... 12
-
09-01 21:30...有一支文物保护团队正在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出水文物进行清理、保护、修复和测量、登记、整理等工作。据了解,今年6月,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完成了三个阶段的深海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文物900余件(套),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新华社记者郭程摄这是8月27日拍摄的正在进行脱盐处理的文... 0
-
08-26 20:50...“这是我国首次对水下千米级深度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介绍,这得益于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在该遗址深海考古调查中的首次应用。如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 2
-
08-11 00:10...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成功进行首次载人深潜,拉开了我国深海考古的序幕。在此次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中,“深海勇士”更是以高精尖的“十八般武艺”,立下汗马功劳。长基线定位系统犹如“灯塔”,精准导航;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则充当“眼睛”,在水下昏暗的环境中敏锐捕捉每一个细节;全新升级的柔性... 1
-
-
08-04 22:00...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宋建忠介绍,经考古调查确认,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核心区为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船货构成的堆积,长约37米、宽约11米,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约3米。环形区和条形区遗物数量少且分布较为零散。船体位于遗址核心区,上部结构不存,残存部分大多被掩埋覆盖,仅在部分位置暴露... 0
-
10-29 23:30...也是目前同一海域首次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南约150公里海域。2023年5至6月、9至10月,工作团队分别使用“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执行了41个潜次的调查,确认了两处沉船的分布范围和遗物分布情况,并对两处沉船进行了三维摄影拼接及激... 2
-
10-27 18:20...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在沉船遗址布放的水下永久测绘基点。新华社发据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介绍,其中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达3米多,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另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发... 1
-
06-18 06:30...散落范围有上万平方米,最大厚度达3米多,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体量巨大。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由中国驶出的贸易商船,被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以下简称一号沉船)。另一艘沉船装载大量经过简单加工的原木,尺寸相近,码放整齐,初步判断是从海外驶往中国的船只,年代约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 4
-
05-26 14:00...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二号沉船遗址以大量原木为主,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弘治年间,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调查显示,南海西北陆坡两处沉船年代相近,相距仅10多海里。这是我国首次在同一海域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充分证明了这一航线的重要性和当时繁盛的程度。“南海... 11
-
05-24 01:40...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设立了“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当年4月在西沙北礁海域首次实施了深海考古调查。2022年8月,在我国南海北部西沙海槽海域实施了第二次深海考古调查,在2500米左右深处海域新发现1处沉船遗物点,3处沉船。同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 21
-
-
05-23 15:50...当年4月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首次实施了深海考古调查。2022年10月,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闫亚林介绍,其中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超3米,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10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 17
-
05-23 00:20...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在海南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近期的这次重大进展。记者看到国家文物局关于“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的细节描述:“5月20日,国家文物局主要负责同志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参加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第一次考古调查,在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进行了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 18
-
05-22 22:50...3处沉船。同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其中一处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达3米多,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另一处发现大量原木,原木尺寸相近、码放... 13
-
05-22 18:40...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等单位先后在相关海域成功实施两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若干沉船和遗物点。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其中一处遗物以瓷器为主,推测文物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 21
-
-
-
本页Url:
-
2025-01-27-10:3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