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2 14:40...它选择以苏轼的弟弟苏辙作为讲述人和第一视角,展开苏轼的一生。在苏轼耀眼光芒的映照下,“三苏”中的苏辙(苏子由)往往被现代读者忽视,普通读者也不太了解他与苏轼之间亦兄弟亦知己的情谊。要知道,苏轼在写下“明月几时有”的《水调歌头》名篇时,词前小序明确写着“兼怀子由”;苏轼做出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感叹,也出... 6
-
09-26 21:20...还通过“苏萧美”带入现代学习方法的方式,构建了古代与现代思维的对话。这种穿越设定不仅是时间的跨越,更是文化与思想的碰撞,赋予了穿越题材新的生命力。通过穿越后“苏萧美”的现代视角沉浸式观察古代科考生的科考之路,能够深入挖掘历史人物的多面性,使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和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比如,北宋竟然也有“骑手... 1
-
09-22 18:20...双双被贬“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是当夜苏轼《阳关曲》中的一句,不想一言成谶。两年后乌台诗案爆发,喜欢说风凉话的苏轼因“谤讪朝廷”成为第一个吃狱饭的文坛大佬。幸得一众朝廷元老重臣的解救,苏轼于元丰三年被贬黄州。受哥哥连累,苏辙也被贬监筠州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逃出生天的大苏首先是自我自省。一开始他住在僧舍里... 1
-
09-16 19:20...主人公苏萧美的名字设计巧妙,以“苏小妹”演变而来,相传,苏小妹为苏轼的妹妹,在川渝方言中,“苏小妹”的发音与“苏萧美”相似,所以剧中主人公取名“苏萧美”,巧妙地融入了地域文化的特色,不仅为名字的由来增添了趣味性,也强化了剧中穿越元素的合理性和逻辑性。第一集中,高考生苏萧美在澡堂泡澡减压时回答关于北宋的考题时意外穿越回北... 2
-
09-14 18:20...表达了无尽的乡愁:“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做江南未归客。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时光荏苒,这棵荔枝树渐渐枯死。2007年,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干枯的荔枝树挖出来,保存在馆内,又在原位栽了一棵新的荔枝树。如今,每年荔枝成熟时,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都举办别开生面的荔枝主题活动,人们举头望着累... 2
-
05-25 10:20...也在于作者尊崇的不虚构、不戏说、不演绎原则,立足史实,忠于文本。作者在浩渺的历史文献中漫步,信手拈来般援引文献经典,展现出对唐宋社会深刻而全面的了解。作者深入文本,细挖史籍,融入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其深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从细微之处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层面的真实面貌。从庞杂的史料中... 1
-
-
05-24 07:00...眉山、开封、密州、杭州……一块块看去,神思也仿佛在跟着苏轼的脚步辗转。“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但纵观苏轼的每一次重要人生转折,都与河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与弟弟苏辙一起前往开封参加科举考试。次年,年仅20岁的苏轼一举高中,才华名震京师,受... 0
-
05-20 20:50...他都要闪亮地过。他盖了草堂,认认真真打理生活,他爱上了黄州鲜美的鱼,还写下了《煮鱼法》,将自己独一无二的秘诀传于后世。有历史典故,有美食秘籍,有厚重的旁白,也有幽默的动画,这些融合在一起,成就了这部纪录片的与众不同。菘菜即是如今的小白菜,把它和鲫鱼一起下锅,只需加入一点点盐,就能激发食物原生态的鲜美。半熟时,放入姜、萝... 2
-
05-10 11:40...故名”,实际上,高安城却是个水患频仍的江南小城。苏辙刚到任就被前不久发生的一场洪水当头棒喝:位于南街河边的盐酒税舍被洪水冲到河里去了。苏辙只得向知州求助,暂时把家安在了北街州府的部使者府。这年十二月,他将被洪水冲坍塌的州府听事堂东面的房屋进行修补,作为自己宴休的地方,名之曰“东轩”,并写下《东轩记》一文。《东轩记》简直... 3
-
05-09 18:20...你能够取得破天荒的成就。并且满怀期望地承诺:“等你登科那一天,我一定给你补齐这首诗。”话又扯远了,咱们还是回到苏轼邀请吴复古、姜唐佐一起吃馒头的事儿上来。苏轼专门将这件事儿记录了下来: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事须莫与谬汉吃,送与麻田吴远游。——《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饼餤(dàn)”是一种面食,“笋饼餤”... 1
-
03-19 18:40...《诗经》里的《木瓜》《芣苢》《卷耳》等篇章就有涉及本草的内容。《楚辞》里的众多馥郁香草,如白芷、江离、露申等,既可入诗入画,也可以入药。至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诗词和文赋之中,关于本草的内容更是浩若烟海,俯拾即是。历代诗人词人,如杜甫、白居易、苏轼、苏辙、陆游等,都挥洒下了不少关于本草的诗篇。古代儒医相... 0
-
02-18 18:30...去辽国得在路上花几个月时间,所以吩咐二儿子苏适帮忙收拾行李。苏辙在1089年农历八月接到任命,这年十月才正式动身,大约在年底抵达木叶山,见到辽道宗,次年正月返程,在二月回到京城开封。去时两个月左右,返程两个月左右,一来一回用了小半年。在这小半年里,他创作了一批关于见闻与心情的诗,结集为《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中一首《病... 14
-
-
02-17 11:30...例如《岁时广记》记载,宋朝宫廷厨师将腊肉蒸熟,切成细丝,在盘中摆出花形;或将油饼、馓子、麻花、馒头摆入大盘,垒出金字塔形状,中间插以金银丝扎成的花朵。百事吉是宋朝人过年时在餐桌上摆放的一种利市,这种利市是这样的:将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个盘子里,先将柏枝折断,再依次掰开柿子和橘子,是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但是古代的水... 1
-
01-16 01:10...文坛双子星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的忧国丹心被刻画得入情入心。回到历史现场,见证千古名篇诞生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文化的代表者和集大成者,他们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被视为中华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韩愈的《马说》《师说》,柳宗元的《江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赤壁赋》等,都是几... 0
-
12-02 13:30...以人民为中心,画好最大“同心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跟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一个道理。可以说,我们的力量在人民,我们的底气也在人民,我们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首先就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中的“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判断一个官员是否有官德的标准,就是... 1
-
11-21 07:30...小地名苏坟园,此处传说为苏轼家族墓园。1974年苏东坡孙苏符墓及周边另一座墓葬被破坏。目前苏符墓残墓上已经被现代建筑覆盖,另一座编号为M1的墓葬近年来再遭破坏,因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考古队,于2018年12月-2019年4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考古发掘,发现M1墓葬本体保存较差,墓室仅馀底部;茔园被破坏... 33
-
10-19 18:50...郦波老师讲述“一门父子三词客”的苏家家风与家教。瑞莲池边,郦波结合《夜梦》一诗解读苏洵在家教方面的“大智慧”;南轩中,苏轼、苏辙兄弟俩共同学习、相互对句的时光被传为千古佳话;母亲程夫人以《后汉书》对苏轼的规劝和关怀,也对其精神成长起了重要作用……从父亲苏洵用“坑爹”的方式鼓励两位孩子读书,到苏轼、苏辙兄友弟恭的手足之情... 0
-
09-26 11:40...我们将跟着葩姐的步伐进一步了解丘濬在思想文化、市场经济等方面的贡献。节目也将为我们揭示丘濬、海瑞等有明一代名臣如何影响后世海南学子,成为他们跨越海峡,投身时代,实现抱负的人生榜样。葩姐手记与丘濬实现迟到的相认这里是海口丘海大道水头村丘濬文化公园,一代文宗丘濬在此长眠。巧合的是,不远处就是海瑞墓,同一村子出生的海南双璧生... 0
-
-
07-27 18:00...教师需加强“以文修身”,传统文化素养的获得,最根本的动力就是教师自身发自内心的读书渴望,最重要的行为模式就是自愿自主的经典阅读习惯。高校教师需要精读传统文化典籍,如“四书五经”等。教师要做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如在谈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时,就可以引申到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对民本思想的论述,苏... 4
-
04-20 00:00...兄弟相隔虽近,却不能立会,二人都写诗表达心情。苏轼《晓至巴河口迎子由》“闻君在磁湖,欲见隔咫尺”,表露出凄凉复杂之情,而苏辙作二诗答之,则以劝慰为主,“从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不如休”。或许正是有苏辙此次的“磁湖之劝”,苏轼在黄州完成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蜕变,而磁湖也从此被打下深刻的文化烙印。高空俯瞰下,黄石城在山里... 5
-
-
-
本页Url:
-
2024-12-04-10:0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