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1 18:40...陶寺遗址是具备早期国家特征的都邑性遗址,其考古新发现、研究新进展,为古史探索提供了新材料,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有力实证和生动写照。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和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标志性成果,是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文化工程的重要进展,生动展示陶寺文化在... 0
-
11-14 23:00...自2002年启动以来,工程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项工程高度重视,2023年6月2日,他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 3
-
11-14 09:40...陶寺遗址先后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突破性的考古和研究发现,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绝特质的生动写照。陶寺遗址,距今大约4300年至3900年,是黄河中游最有影响力的都邑性遗址之一。46年考古工作,中国考古工作者完成遗址分布范围内约400万平方米的考古调查,勘探面积达280万平方... 1
-
11-14 06:40...由于东非大裂谷气候干旱地表蒸发量高热气流随坡上升在第一台阶遇到从马赛马拉高原下降的冷空气便造成持续的降雨所以才会出现茂以森林这片类似于热带雨林的小气候区茂以森林树木繁茂降水丰沛被称为马赛马拉的绿肺其中的河流也成为了周围4000多人的生活水源“尚奥保护区”便处在马赛马拉旱雨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茂以森林常年湿润的热带雨林气... 1
-
11-12 14:10...他们通过对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开展的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对各个地区的中心性遗址的考古工作,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经过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结合研究,以坚实的考古材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证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是真实可信的历史... 7
-
11-09 12:40...井头山遗址俯瞰图。(徐诚摄)可以说,在8000年、7000年这个(时间)层面,宁波一带在全国范围内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做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记者:您在讲座中重点关注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也讲述了诸多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您指出,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关键在于其持续的吸收、包容与交流。... 0
-
-
11-09 02:50...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和阐释取得历史性突破、实质性进展,提出了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文明起源作出中国学者的贡献;明确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用考古材料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和兼容并蓄突出特点有了总体性认识。下一步,中国社会科学院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 0
-
11-05 16:20...这是墓主人“喜”在生前摘抄、记录的“工作笔记”,内容包括《编年记》《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为吏之道》等,涉及秦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多个方面。△云梦睡虎地秦简上记载着大量秦律内容。(总台央视记者陈曦拍摄)其中的《秦律十八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备的古代法律文献,从农业生产到仓库事务,从货币管理到驿传... 14
-
11-05 13:20...一件合身的西装能够很好地勾勒出女性的身材曲线,而宽松的款式则容易显得臃肿。因此,在购买西装时,不妨多试穿几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款式。2、针织衫针织衫,作为衣橱中的常青树,以其柔软的质地和多样的款式,成为各个年龄段女性的宠儿。对于50岁的女性而言,选择一款质地优良、剪裁得体的针织衫,不仅能够很好地贴合身体曲线,还能在不经... 1
-
11-05 13:20...有序摆放在墓主人周围,竹简上的字迹清晰可见,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1155枚竹简,约4万字,这是墓主人“喜”在生前摘抄、记录的“工作笔记”,内容包括《编年记》《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为吏之道》等,涉及秦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多个方面。△云梦睡虎地秦简上记载着大量秦律内容。(总台央视记者陈曦拍摄)... 0
-
10-28 17:30...制作的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入围数字遗产最佳实践案例。会议现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CHCD)是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China)下设的针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领域进行研究交流的学术组织。相关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国际论坛创立于2010年,是聚焦文化遗产、整合学术产业、跨界... 4
-
10-18 12:00...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京津冀地区重要生态屏障。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文化积淀深厚,资源品位高,是全省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区。近年来,河北系统整合太行山沿线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增强太行山旅游带区域影响力,太行处处好风景,频频出圈。走进太行山旅游带,可以赏雄山、奇峰、深峡、险陉、怪石,领略山的雄奇、水的柔情,尽享天然画卷... 4
-
-
10-18 02:10...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庆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韩建业。他们均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亲身参与者,乃至主要负责人,是阐释“中华文明起源”这一宏大、重要主题的适当人选。本书《导论:“中华文... 7
-
10-11 2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3.3亿,医疗兜底保障机制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返贫的社会问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卫生健康发展之路。步入新时代,中国医学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医疗体系全面升级,互联网医疗、远程诊疗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为人民健康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75年来,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从首次分离沙眼... 2
-
10-11 17:20...从中国沿海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井头山遗址出发,前往河姆渡遗址、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大榭制盐遗址等地访古探幽、追鲛寻贝,望古港帆影,听欸乃声声。采访活动分9个专题,比较完整梳理了宁波8000年海洋文明史的发展历程、活化传承过程。每个采访小组由一名文字记者、一名视频记者、一名专家组成。一个专题,从前期踩点、专家对接、资料查... 0
-
10-09 02:30...新华社记者陈诺摄程大位于1592年写成的数学巨著《算法统宗》,集明代以前珠算之大成,将数学从筹码计数发展为珠算计数,统一算盘格式并完善了中国珠算口诀。程大位珠算博物馆讲解员程雪梅告诉记者,明末,程大位珠算法传至日本,清初又传入朝鲜以及东南亚和欧洲,在这些地区得到应用。珠算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以其独特的传统结... 3
-
09-01 19:40...遇见天坛溯源台基奥秘寻踪独乐寺见证木构建筑之美本期节目伊始,探源箱中的微缩模型把目标指向了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其中的祈年殿,更是享誉中外的北京标志性古建筑之一。据宋代《木经》介绍,传统木构建筑分为屋顶、屋身、台基三大部分,祈年殿6米高的台基,形制上足以媲美故宫太和殿。3... 1
-
08-25 21:50...在区域系统调查勘探、重点遗址考古发掘和既有材料梳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初步成果。一年多来,考古调查新发现史前、商周时期遗址和盐业遗存点100多处,开展与地域文明探源密切相关的发掘项目30余项,兴化草堰港遗址、溧阳鲍家遗址、常州寺墩遗址、连云港尤庄遗址、溧阳古县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发现。兴化草堰港遗址确认年代上限在距今... 2
-
-
08-23 02:40...在区域系统调查勘探、重点遗址考古发掘和既有材料梳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南博甘恢元作“淮河下游史前文化发展进程研究”发言。一年多来,考古调查新发现史前、商周时期遗址和盐业遗存点100多处,与地域文明探源密切相关的发掘项目30余项,兴化草堰港遗址、溧阳鲍家遗址、常州寺墩遗址、连云港尤庄遗址、溧阳古县遗址考古发掘取得... 1
-
08-18 18:50...历经夏、商、东周、东汉、魏晋、隋唐至北宋达到鼎盛,其在中国文明历史进程中具有独特地位。河南一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文化研究的“主战场”。2001年,国家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期工程重点研究的6处都邑性遗址5个位于河南,河南考古学者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先后负责并参与13个子课题研究,逐步成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 2
-
08-09 04:20...聚焦太湖流域文明源头、苏州史前文明发现历程、吴文化探源、苏州古城发掘及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五个重要文明探源课题,解开历史之谜,揭示苏州文化的深刻内涵,丰富了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领域。《苏从何处来》的拍摄手法颇具创意,以短视频形式呈现,创意设置了苏州广电“AI记者”苏小新,体现了手法新颖、语态活泼、网络感强的特点,吸引了年... 3
-
08-05 07:30...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思想发源地。近年来,山东深耕人文沃土,聚力打造研究阐释新标杆,深入实施“山东文脉”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复制回归珍稀汉籍1600余种,启动编纂6000多种、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计划用10年时间全面辑录整理山东历代传世文献,立起新时代“文化泰山”。“挖掘探寻‘山东文脉’... 3
-
-
-
本页Url:
-
2024-11-26-23:1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