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20 05:00...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街区内,耦园、全晋会馆等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串珠成链,承载了古城2500余年厚重历史。人们漫步曲折迂回的古巷,听听弄堂深处的评弹,看看河道中的乌篷船,探寻姑苏原味。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无人机照片,2024年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0
-
04-20 04:40...白马踏新泥……”藏身平江河畔的琵琶语评弹艺术馆每天演出6到7场,几乎场场爆满,很多人慕名而来只为听一曲吴语《声声慢》。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街区内,耦园、全晋会馆等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串珠成链,承载了古城2500余年厚重历史。人们漫步曲折迂回的古巷,听听弄... 1
-
04-20 04:20...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作为泉城文脉的“金名片”,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两大历史文化街区,总占地面积41.78公顷,共有144处省市区各级文保建筑。为保护好泉城历史文脉,济南古城先后投入10.5亿元,实施零散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了百花洲及双忠祠街、芙蓉街等13条老街巷的整治工程和状元府、题壁堂、寿康楼、督城隍庙4处省级... 0
-
04-20 03:20...是全市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扎根巴渝大地、讴歌伟大时代所发出的爱国之声、人民之声、重庆之声。乐音交响,余音绕梁,重庆文学一派生机勃勃、繁荣发展的景象。追溯城市的文脉和文学传统,汲取现实赋予的创作灵感和资源,贴近社会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生存命运,一部部“渝字号”文学精品应运而生。现实题材“讴歌”计划、精品创作“扶优”计划、文学评... 0
-
04-20 03:20...相关藏品在考古、历史、艺术等学科的研究探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郑州博物馆新馆位于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文翰街9号,2021年5月开放,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至今接待观众超过265万人次。清代苏轼书《醉翁亭记》刻石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苏轼应好友之请,以楷、行、草三体兼用书体写成此《醉翁亭记》长卷,书... 1
-
04-20 03:10...“这家书店培养了我对中华文化的阅读喜好。”油麻地分局自1979年成立伊始就以传播中华文化为特色。书店共三层,第三层主要经营中华文化书籍及用品,仿佛一个古色古香的世界:红棕色木书架上不乏装帧古朴的书籍,其间点缀有笔墨纸砚和玉石、茶具等,书架间还挂有书法和国画条幅。100余平方米的空间内,数十个书架分门别类摆满了上千种书,... 0
-
-
04-20 01:00...让中华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就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首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从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 2
-
04-19 21:00...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文化遗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传统村落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预防性保护、系统保护积极推进,到深入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等建成... 2
-
04-19 20:50...成群结队打卡拍照。“‘起凤桥,起凤街,拜孔子,入府学’,之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很多人来起凤桥打卡,今天带着孩子过来,讨个彩头。”桥上,一对来自辽宁锦州的夫妻正在给女儿拍照,小女孩手里还拿着刚刚买的鲁绣小团扇。济南的明府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作为泉城文脉的“金名片”,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两大历史文... 2
-
04-18 11:10...是阐释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的一次有益尝试。在参与节目部分工作中,我感受到专业性与严谨性对提升文化类节目品质的重要性。对简牍整理、保护、修复的展现要确保专业性。简牍是对竹或木制成的书写材料的统称,包括简册、牍、觚等。把竹、木劈成窄长条,就称作“简”;分解为较宽的长方形片状,就是“牍”;削成四面、六面等多面体,则叫“... 0
-
04-17 15:50...(300163.SZ)实控人卢先锋刚因将签订“卖壳”协议的事隐瞒了5年,被证监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而在3月18日后,海信网能董事长陈维强以及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还曾先后于3月25日、4月12日前往石家庄,并安排了拜访张成锁的工作行程,也联系到了张成锁,但都被张成锁拒绝了。来源:罐头图库史文伯还反驳了“海信网... 10
-
04-17 15:50...对城市空间的时代特征、美学意义的关心相对而言有限。在很多人眼中,城市是生产和生活的空间,是一个为各种功能和需求服务的巨大容器,但对于城市的文化性、艺术性和遗产价值还缺乏充分认识。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只有某些重要的历史地标建筑、优美的广场街道才能称为文化遗产。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
-
-
-
-
本页Url:
-
2025-02-03-16:4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