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10 07:10 ..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如推进光伏+、核电、海上风电等,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同时合理控煤减煤,推动清洁替代;重点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完善碳排放相关规划、建立预算管理、目标评价、统计核算等制度。
同时,也对相关产业企业提出了新要求。
企业需加快低碳工艺研发,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满足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要求,否则面临成本劣势。
在景川看来,此文件强调了目标导向,能耗双控侧重能源效率提升,碳排放双控更聚焦于温室气体减排,区分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从而避免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约束。
“管理上看,新增碳排放预算、产品碳标识、区域碳普惠交易等创新工具,形成‘规划—监测—考核’闭环体系。
加强了监测预警管理,针对电力、钢铁、化工等高碳行业,常态化开展碳排放分析,实施预警管控,推动技术升级.”
他称。
.. UfqiNews ↓
1
...6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1.3%.
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8亿tCO2,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9%.
其中: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28.2亿tCO2,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28.2%;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0亿tCO2,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1.0%;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1.6亿tCO2,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21.7%.
2005-2020年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由9.3亿tce,上升至22.33亿tce,扩大2.4倍,年均增速为6.0%.
“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5.9%、8.3%和3.7%.
2005-2020年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由22.3亿tCO2,上升至50.8亿tCO2,扩大2.3倍,年均增速为5.6%.
分阶段碳排放增速明显放缓,“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 03-12 22:50 ↓ 23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这一指标,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用能、可再生能源替代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体现了既尽力而为又实事求是的态度.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指的是每生产1单位GDP所消耗能源量与基期相比的降低比例.
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能耗约束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动能转换,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约束性指标之一.
但是,疫情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这一指标完成情况滞后于预期.
“十四五”时期后两年,我们要通过努力,争取在完成目标进度上赶回一些.
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舆论关注的热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必须彻底改变大.. 03-12 02:40 ↓ 16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