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08 02:40 .. ,希望利用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为人类铺展能源自由之路。
因此,人们也将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实验装置称为“人造太阳”。
氘氚聚变作为能源,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氘氚聚变所需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极为丰富。
氘大量存在于水中,每升水可提取出约0.035克氘,通过聚变反应可释放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的能量;氚可通过中子轰击锂来制备,在地壳、盐湖和海水中,锂大量存在。
其次,氘氚聚变反应不产生有害气体,无高放射性活化物,对环境友好。
然而,“人造太阳”维持自身燃烧的条件非常苛刻。
英国科学家劳逊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了这一条件的门槛——也被称为聚变点火条件。
据计算,实现可观的氘氚聚变等离子体离子温度要大于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密度、温度和等离子体能量约束时间的乘积(“三乘积”)大于5×1021千电子伏特·秒/立方米。
数十年来,国际上探索了众多核聚变路线。
目前,实现核聚变反应主要有引力约束、 .. UfqiNews ↓
1
...全球成千上万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为这一项目而努力攻关.
2006年,中国正式成为ITER的参与方.
在这个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中,我国承担了近10%的科研任务,涉及超导磁体、电源等核心关键部件.
欧盟聚变委员会主席托尼·多恩感慨,相对于欧美国家,尽管中国的聚变研究起步较晚,但中国聚变项目的效率和进展令人惊叹.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是ITER中方任务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
“我们团队每年都有一百多人前往ITER总部开展联合攻关.”
EAST物理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说.
2023年,ITER项目提出了新的建设和运行计划,这意味着需要通过实验,提前演示并解决新计划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为何选择来一座中国的小岛开展实验?纵观全世界,EAST建成运行十余年来不仅屡破世界纪录,性能走在国际前列,与ITER技术路径、实验条件等一致,更在内壁材料等研究领域领先.
“EAST对.. 02-05 22:20 ↓ 17
...他警告说:“下一波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消耗的电力将远远超出预期,现有能源系统将难以应对.”
AI的“尽头”是能源吗?众所周知,AI拼的是算力.
而要提高算力水平有两个途径,其一是提高芯片等硬科技水平,其二便是以大量数据“喂养”算法,助其快快长大.
而要实现后者,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必不可少.
事实上,现阶段就开始担忧AI能源供给并不是杞人忧天.
今年以来,仅ChatGPT每月消耗的电力就相当于约30万中国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而且这一数据随着ChatGPT的迭代还在迅速上升.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也显示,2018年,计算机只用掉了全球不到2%的电力;但今天,这个比重已增长至10%;预计到2030年,计算机将会消耗全球五分之一的电力.
那么,未来的算力会需要多少能源呢?多位业内专家预测,至少需要消耗“地球已知化石能源储量的两倍”.
据美媒报道,有专家甚至表示,它会“烧掉14个地球”.. 04-06 22:30 ↓ 16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