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05 06:00 .. 这也是我国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作为遗产项目名称的基本理据。
“过大年”的历史极为悠久,这点从春节的名称变化便足以见得。
早在《尔雅·释天》中就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的记载,正月初一在历史上也有元正、元日、元旦等称呼变化。
虽然各个时期春节的名称不一,但“过大年”的习俗却传承下来,可谓不同在名,不在实。
因而,当代人应以连续性、整体性的视角来看待春节。
从上古时期的年终祭祀、岁末庆典到现代的电子鞭炮和微信拜年,过年习俗在文化内涵上包罗万象,在实践形式上纷繁多样,在精神内核上始终不渝。
其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5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也集中体现了春节所寄托的人伦情感和家国情怀。
吃年饭、贴春联、穿新衣、挂灯笼、祭先祖、访亲友、逛庙会等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庆贺活动,是中国人体会认同感和历史连续感、强化人与自 .. UfqiNews ↓
3
...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朱伟华表示:贵州省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我们不光有好山好水,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非遗就源自我们曾经的衣、食、住、行.
历史上,非遗的大众化消费群体非常多,当下则需要在现代消费环境下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非遗+旅游”二者同时具有一种“活态性”,极易结合、延伸为一种产品业态.
活态传承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非遗先天具有市场基因,很多非遗项目从诞生起就在千百年的创造、生产和销售中,借助商业的力量才流传至今.
非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参与性”,贵州各民族节日特别多,六月六、姊妹节、三月三,很多的节日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节日有非常强的参与性,少数民族会表演他们的舞蹈、芦笙,展示非常美的银饰、刺绣等,通过这些活动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他们在那个特定时间点来了以后,既能看到贵州的美好山水,同.. 05-25 16:00 ↓ 27
...《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圈粉无数,直播“三星堆遗址”举世关注,“唐宫小姐姐”火遍全网.
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
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发放消费券、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创新文旅产品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推动旅游市场疫后有序恢复运行.
由此可见,不管是从政策扶持上、媒体传播上还是景区打造上,这些都成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契机和通道.
如今,淄博已经成立“烧烤旅游”的服务专线,在名声大噪之时,正是将此种烧烤文化与当下热点相结合,破除单单“味蕾旅游”的壁垒,破圈传统意义上的烧烤之城,才真正做到标新立异,一举成为行业的新型标杆,引领新风尚.
新时代下的文旅.. 05-16 13:40 ↓ 26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